郭生祥:改革也要饮水思源

2014年12月18日07:29  环球时报 收藏本文

  郭生祥

  改革的确繁荣了中国经济,于是现在的人喜欢说“分享改革的红利”,但是饮水思源,改革的红利又是哪里来的呢?

  如果说改革的红利不少是由改革前的革命带来。或者说后30年不少红利是前30年的制度转轨带来的,会不会有人不同意?

  其实,改革前的公有制、计划经济、“一大二公”正好是改革后产权逐步明晰、渐进市场化、“少数人先富起来”的资本,正是在这个基础上,随着改革的深化,慢慢地再衍生出部分市场资本主义、外来资本主义。

  从某种程度上讲,改革的高速度是改革前的革命带来的。沿着这个思路,甚至连今天政府的土地财政也可以说是改革前的革命带来的;同样许多人的发财致富也是改革前的革命遗留的;2000年前后国有银行大量改制上市,2008年前后外资纷纷“解禁”,不少赚得“盆满钵满”,也难以否认这是“革命-改革”的“制度性变轨”带来的“红利”。

  从“公有制”“计划经济”“一大二公”“斗私批修”突然转轨到“包产到户”“承包制”“抓大放小”“MBO”“股改”等,先让经营权普遍搞活,再让国有产权“孤立”在私有制的“汪洋大海之中”,那时又没有“物权法”,确实难以避免被“零敲碎打”,人们突然兴起的“发财梦”加上“胆大”的“侥幸梦”,终于汇成了一股“极端自私自利”的暗流、潜流,真应了一句“物极必反”。好在国家还是掌控着市场资本主义、外来资本主义。尽管市场中“所有人与所有人为敌”,但是国家还是最后的“守夜人”,还没有完全丧失“维稳”的能力。尽管市场流失了些革命的价值以及改革的红利。但是对于革命和改革来说,只要国家最后还能够清除腐败,那革命和改革的最后“净值”也许还是“正”的。

  在新中国60多年的历史上,很多人认为革命极左,改革极右,无论怎样原本它们都不希望腐败。当初的制度选择是符合当时客观环境和条件的,在当时也都一定程度地解放了生产力,从资本保值增值的角度,要是没有这前后30年的理想主义、前后30年的“相反”,可能就没有这60多年世界第一的高速度。从这个角度,如果说革命是“黑脸”的话,那么改革就是“红脸”,尽管二者“相反”但是却“相成”,对比那些看似“相辅”、却因为“同性相斥”,反而难以“相成”的国家,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是前30年的积累成就了后30年的速度,但如果要让这个速度善始善终,还必须在接下来的30年里迅速构建一个“社保现代化、中小企业现代化、三农现代化、金融现代化”的框架体系,矫正“革命-改革”模式的失衡与扭曲,或许只有这样才可最终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真正的现代化。▲(作者是澳大利亚精算师协会名誉主席)

(编辑:SN090)

文章关键词: 改革 红利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今评媒:生命前,他们为什么在不该笑的时候笑?
  • 环球时报:中国不希望俄罗斯倒下,这谁都知道
  • 环球时报:红色不是“左”,它是中国真正主流色
  • 今评媒:领导人发表文章背后有何门道?
  • 新京报:福州官员不雅照,究竟是谁设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