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震级高、烈度强的地震灾害不仅给尼政府带来极大挑战,也凸显出“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各国加强应急救灾领域合作的紧迫性。
高山之国尼泊尔25日发生8.1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目前救援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尼泊尔属于发展中国家,这次震级高、烈度强的地震灾害不仅给尼政府带来极大挑战,也凸显出“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各国加强应急救灾领域合作的紧迫性。
这次地震发生后,尼泊尔周边国家反应迅速。印度“C-130”运输机当天即搭载着3吨装备和40人赶往尼首都加德满都。中国地震局也启动三级地震应急响应,不仅派出工作队赶赴西藏灾区,同时密切监视震情发展趋势,及时了解尼泊尔灾情,向有关方面提出抗震救灾建议,中国国际救援队拟定今天赶赴尼泊尔。震后72小时,是救援的黄金时间,国际社会在应急救灾领域反应和协调的速度,决定着救援效率与成败。具体到尼泊尔,由于交通不便,能够及时提供紧急救援的恐怕只有邻近国家。从这一点上看,国际社会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急需加强应急救灾领域的机制化建设。
2004年底的印度洋海啸,重创印尼、泰国、斯里兰卡、印度等多个国家。斯里兰卡这个人口规模仅2000万左右的国家,遇难者就超过了3万人,失踪者近6000人。笔者采访时任斯里兰卡总理拉贾帕克萨时,他特别提到需要加强海啸预警及灾害救援的机制化建设。去年年底,马尔代夫首都马累市水务公司海水淡化厂发电机组起火受损,淡水生产装置无法工作,马国内淡水供应告急,15万居民面临严重水荒。中国政府不仅向马方提供了紧急现汇援助,并通过民航班机向马累空运瓶装饮用水。此外,中国政府还紧急调派正在印度洋海域执行任务的海军援潜救生船赶赴马累,利用自带海水淡化装置为马民众供水。
刚刚在印尼结束的亚非领导人会议上,各国领导人经过认真讨论在多个方面迈出坚定步伐,包括加强和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和平的国际秩序,促进双边互利合作,消除发展鸿沟等。会议期间,各国领导人对“一带一路”做出了积极回应。柬埔寨首相洪森表示,希望与中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加强柬埔寨水路、航空等交通领域互联互通建设,并在卫生、农业、应急救灾等领域拓展合作。
“一带一路”,基本上以发展中国家居多。对这些国家而言,无论是工业农业生产,还是基础设施建设,都面临很多困难。而经常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及意外事件,如前面提到的印度洋海啸及马尔代夫淡水危机,也往往不是仅凭本国之力就能从容应对的,急需加强应急救灾领域的国际合作。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相关国家在应急救灾领域的合作也必然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关报道见04-07版
本报特约评论员 洪琳
(原标题:尼强震提示一带一路加强救灾合作)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