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三联生活周刊专题 > 正文

陕西皮影的半城市化生存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15日14:11 三联生活周刊

  记者◎金焱

  1月9日晚上8点,陕西华县高塘镇南麦村一带久违的皮影戏在塬上开演。开演前噼里啪啦地一阵鞭炮,先把围拢在前排的村民们震得退后好几步,也把在戏台下钻来钻去的孩子吓了一跳。呛人的烟气未散,板胡和着粗犷略带沙哑的碗碗腔响了起来。

  村子里的大部分人并没有聚拢过来,就在戏台所在的弄口直接出去的岔路上,另一台皮影戏实际已经咿咿呀呀地唱了很长时间——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皮影演出,而是一台小电视在放DVD的皮影戏碟子。小孩子照例挤在最前排,他们流着青鼻涕,有的咬着不知从哪捡来的针管,有的吮着刚从旁边推自行车的糖葫芦生意人那儿买来的小串糖葫芦,和松散站在后面的大人一样,他们也因天气冷而抄着手,探寻地观望着。他们中有的人与其说是被皮影戏吸引,倒不如说是被这台小电视机所吸引。

  无论哪种形式的皮影戏那天都被淹没在各种嘈杂的音响中:不绝于耳的敲锣打鼓声,东一下西一下燃放爆竹的声音,还有在村子里巡回的“军乐队”发出的声响……尽管架起了一只大喇叭,皮影戏的热闹仍然底气不足,它好像只是热闹中的一个点缀,一个大过程中的小环节。对于高塘镇甚至在华县来说,这一天之所以有皮影戏演出,是因为皮影戏在当地约定俗成的规矩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当天当地一个农户在办丧事,1月9日晚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出殡的前一天晚上,所有活动都在此刻达到高潮。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民俗文化研究所所长赵宇共连续七八年时间在陕西做田野调查,他发现从1995年以后,关中地区农村传统习俗有一种全面复归和文化的变迁,他对记者说:“在这一地区,从生育习俗、结婚习俗到丧葬习俗、节令习俗等等,都重新呈现出一种自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普遍化和隆重化。”

  在传统习俗复归的背景下,皮影戏作为民间传统的娱乐方式,其存在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赵宇共说,在农村电视开始普及的今天,皮影戏及其他剧种在农村,只是在仪式场合中使用。

  实际上,不管民俗的重要性在如何光大,从演出的角度,在独立性上大打折扣的皮影戏在农村却还在逐渐萎缩,他们更多期待在城市、甚至国外寻找生存空间。与此相对应的是,服务于皮影戏的皮影刻制,在发展成一个民间工艺美术品种的同时,从演出工具嬗变为独立的民间工艺品,他们也同样把市场定位于城市和国外。

  一个人和一台戏

  潘老汉

  1月9日晚6点10分,潘京乐老汉从坑坑洼洼、起伏不平的过堂走进里屋,开始准备晚上在临村的演出。过堂是当地村民用于招待访客的地方,不论穷富都会放一张四方桌和两把椅子。潘京乐住在陕西华县高塘镇南麦村潘塬组,潘塬组是一个相当偏僻的地方,偏僻也使皮影以一种原始状态能在这里得以保存。

  今年74岁的潘老汉在华县唱皮影名气很大,过去很多人叫不出他的全名,只知道有个“秃子娃”。有人想请皮影戏班子演戏,也点名找和潘老汉搭班唱戏的“秃子娃”戏班。

  潘老汉如今见人会郑重其事地拿出他的中英文两种文字的名片——他的戏班子的俗名已经换成了“华县光艺皮影团”。他会乐意提及三件事,一是人们过去叫他“十五红”,“我十三四岁拜师学艺,15岁就登台演出。我师傅当时在华县皮影戏唱得最好,他叫刘德娃。我5月25拜师,11月就开始演戏,当时割草时瞎唱几句,村里的人都奇怪呢,说我唱得好。”潘老汉的右耳朵上夹着一支当地农民抽的自自己卷的粗大的卷烟,粗细不均像抽过几口又夹回到耳朵上的样子。他拿出上辈传下来的有100多年历史的月琴,月琴做工粗糙,面上有一大块凹进去,据说是常年弹唱留下的手印。在潘老汉的即兴弹唱中,还不忘不时与坐在地上和他脾气一样倔的小孙子斗嘴。

  然后他会指引你看挂在过堂上的照片,其中一张是他与《活着》剧组葛优等人的合影,这也是他在国内最荣光的一件事,“在那电影里最早出场的是我。葛优他们从天津来录我的音,回去后模仿,不过在电影里那葛优唱皮影是装个怪腔,我们不那么唱呢”。

  这张特别不起眼的照片挂在过堂的墙上。潘老汉的过堂两个出口各用一扇破木门与外面隔开,空旷的塬上吹来的风冷冷地灌进点着灯泡也看不清什么的屋里。陕西农民生活的穷困和匮乏在潘老汉家里无法掩饰地透出来。这种生存状态起初会被他高大、比邻人都要排场些的门楼所迷惑,这也是潘老汉愿意提及的第三件事,“香港、台湾还有国外都请我去过,日本啊德国啊,我去德国呆了四五十天,挣了一万多人民币。1996年我回来,这栋新房就盖起来了。”

  潘老汉的生活还是集中在住了一辈子的老房子中。赵宇共说,陕西农民的贫困是外地人所无法想象的,潘老汉的家就可见一斑。靠里面的一间老房子是他存放戏箱的地方,屋子一侧顺势堆放了三个从小到大的破旧木箱,然后就是一铺大炕,胡乱地堆放着几床薄被,墙上贴着小燕子赵薇的海报。最小的箱子还是潘老汉的戏箱。

  华县皮影雕刻艺人薛宏权和这些老艺人很熟识,他说,过去有皮影戏箱的都是大财主,那时他们比富就比一个戏箱子里谁的东西多,“一个箱子里有几个财主”。那时候一个县甚至一个州也就两三个人会做皮影刻制的手艺,轮流地被财主们请来请去。而皮影班社演出则要租别人家的戏箱,这种做法一直延续了多年。

  现在潘老汉是这里惟一拥有戏箱的,据说《活着》里用的皮影道具就是潘老汉戏箱中的。一套戏箱里起码要有70个身子和300个头,这样互相穿换一台戏就可以演了,戏箱最多的可能要达到500个头和1000个身子。

  薛宏权说,过去大集体时,在春节期间生产队要请人去唱皮影戏。有时候甚至是几台戏一起唱,对台戏看谁唱得好,那时候真得唱得非常卖力。一场下来挣几十块钱,五个人平分,有戏箱的拿两份,所以很多时候钱都是6的倍数。

  现在几个人到附近村子里演戏一次三四百元的收入,收入高了,但这个平分的制度依然沿用。薛宏权说,最初因为钱少所以算得特别细,几分钱都要分得清清楚楚——搭班不能因为钱闹不痛快。像潘老汉这个班社已经合作了三十多年,长期合作心里不能有疙瘩。

  五人忙

  和潘老汉搭班的刘东耀说,一般老艺人组织起一场戏来要五个人,所以皮影戏在当地又叫“五人忙”。其中重要的一个是唱的——生旦净末丑固定由一个人唱,有时候一唱就是八个小时,唱的同时还要打大鼓弹月琴,相当于一个乐队的指挥。唱手的地位相当重要,刘东耀说,潘老汉在戏班里就是一言堂,他说要谁就是谁。另一个重要人物是演的,也有称之为“挑线”手,操纵皮影表演。薛宏权说皮影演出因此有个说法叫“一口叙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

  陕西东路皮影是以同州梆子和碗碗腔为主要剧种,而所谓的东路指的就是华县一带的皮影。西路皮影则指凤翔皮影,曾上演过的剧种有秦腔、眉户、碗碗腔等。凤翔是西路秦腔的中心,也是陕西省西路皮影的中心。皮影演出在凤翔曾经颇为盛行,有统计说,截止1998年,全县共有皮影班社30多家。凤翔皮影和华县皮影有所不同,陕西省民俗协会会员鲁旭说,前者一个戏班人员加起来能达到十人左右,最基本的配制是:挑线手、板胡师、鼓手和两三个唱手。在凤翔县内班社众多,比较有名的班社有“好善班”、“益蛮班”等。

  在华县,刘东耀说粗算下来也有七八个剧团,以“秃子娃”潘老汉牵着的名头最响,其次是姜建和的戏班。显然刚刚30多岁的姜建和的戏路与传统戏路不同,因此被刘东耀称为“学出来的没有农民味”。能演200本大戏的潘老汉的戏团在竞争中因为“代表传统”而屡屡被请到西安的酒店或出国演出,刘东耀说就是在县里,他们的剧团演出也要比别人贵出几十块钱。

  鲁旭说,皮影戏的表演手法近似于电影,人物不分天上地下,可以随意来去,变化无常。而且多在农村迎神赛社的庙会上演出,因而,上演剧目特别广泛,尤其以神怪戏最受群众欢迎。皮影的主要演出对象是各种庙会,而庙会唱戏的主要作用是“喜神”,也就是让神佛高兴,以便更多地福佑当地善男信女。因而,皮影戏绝大多数是以歌颂神佛功绩为主要内容。

  皮影戏在农村的趋势是,逐渐退出庙会演出市场,进入庆生、祝寿和丧事、周年纪念等个人活动,1月9日上演的皮影戏就是这样的例子——潘老汉说这种场合要唱苦戏,类似于《雁塔寺祭灵》一类的,而剧目的确定是主人家说的算,最多潘老汉可以拿一个参考意见。

  潘老汉的戏团那天先是唱了一出祭灵的折子戏,然后是正戏《雁塔寺祭灵》。在演唱之前一个多小时,戏台子就迅速搭好了。皮影戏兵舞台的结构也相当特殊和简易,薛宏权说有“七长八短”和“九块楼板一张桌子”之说:舞台为楼阁式,用四根长四米左右的椽为支柱,用小椽架顶,前方空开,顶部及左右后三面用芦席封顶遮挡,形成舞台框架。距地面1~1.5米高处平架四根椽,形成阁楼。阁楼上沿四周铺上木板,构成中空的平台,供放置乐器和演职人员坐。

  主家和剧团分工明确,薛宏权说,主家备料,包括几床被子,用于垫在屁股下面,有时唱“天明戏”,用被子保暖;搭戏台则由戏班子自己搭,“他们相当有经验,只用脚量几步,就挖坑下椽子”。

  孤独的皮影

  在农村,皮影戏的演出别致而富有乡村情趣。鲁旭描述说,“在村后庙前的空地上,或是刚收割过的庄稼地里,树起四根杆子,挂上一张亮子,点了一盏油灯或拉个电灯,就具备了所有演出的条件。大部分人并不挤在台下,而是东一簇西一伙聚在一起,或者讲着台上正演着的戏剧故事,补充着正戏以外的传闻。或者干脆就说些离题万里的风花雪月,庄稼收成,缓解着身体上的疲劳。女人们则领着小宝贝,围着台下的小吃摊子打转转。台上唱得回肠荡气,台下谝得兴高采烈;台上打得紧张激烈,台下谝得喜笑颜开。你演你的,我谝我的,各不相干。只有台上的小丑出来插科打诨时,台下才会发出一致的笑声。”

  加上1月9日晚上的演出,潘老汉的剧团也由原来最多时一个月二三十场降到现在的一个月只有五六个晚上的演出。这种萧条也直接透过演出场面表现出来。1月9日晚7点多钟,台子搭好后,潘老汉等人被主人请去吃流水席,一班年纪大些的老戏迷就顺势找到沿墙的大石头,背靠着一捆捆玉米杆坐下来,天气很冷,他们互相只是偶尔聊上一两句。

  看热闹的渐渐多起来是在白色的纱网拉起来后。纱网斜挂在舞台前方空开的部位上,因为纱网在灯下完全透明,当地人称之为“亮子”。亮子的后上方悬挂着现接的灯泡,皮影的影像因此投在亮子上,皮影戏背景的亭台楼阁摆放完毕,演出也就要开始了。

  在这个村子,皮影戏也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没演了,因而在演出前后,村民们反倒对戏台以内的东西饶有兴味,不时有人掀开台边上的帘布探头张望,有人还趁机和里面的人打个招呼。有的发现低身钻到戏台下反而可以看到更多东西,于是戏台下就不停地有大人小孩从里面钻进钻出。

  看的观众始终没有热闹起来。在舞台对面,出殡的人家请了几班人马,既有传统的吹拉弹奏班子,也有现代西洋军乐队一样的吹吹打打;城里歌舞厅中的旋转灯光也安放在灵车上,花花绿绿的东西从高处的红灯笼到下面的各式供品,看得人眼花缭乱。

  赵宇共说,有些人家办丧事还会请来跳“的士高”和唱通俗歌曲的,而在农村的庙会上会出现更有趣的现象——一边是大棚子里几近脱衣舞的表演,一边是武术学校的人大冬天光着膀子卖艺。这边家家户户都支起棚子打麻将,那边年轻人在聚精会神打台球;这边传统的秦腔唱得如泣如诉,那边打出著名香港歌星的牌子模仿真人秀……“所有传统的和现代的文化在一个村落里很热闹、很和谐地在一起存在。”

  毕竟,经过这些现代元素的冲击,皮影戏注定是被冷落的命运。曾经有一段时间,西安市的一些大酒店专门来请这些皮影艺人,“让他们现场表演,观众基本上是外国人,中国人没多少人看。”薛宏权说,现在一些老艺人相继谢世,则潘老汉这样的艺人如果哪一天觉得别人出了好价钱,把他的戏箱卖掉,那就彻底没有皮影戏可看了。

  声明:《三联生活周刊》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

  相关专题:三联生活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千万元爱心资助,免费治疗各种肝病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春天的树枝,总有发芽的冲动。桃花摇曳,下雪天晴的日子里是谁在缠绵呵护着你?
  报名优惠:注册会计 英语口语 在职硕士、职称英语 少儿英语

【 新浪IVR语音业务开通 拨打125908586 听笑话/恐怖故事 1258685 结交帅哥/美女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在耳边呢喃诉爱意
跳一场激情双人舞
非常笑话
最最最酷辣的笑话
每天都来爽一爽!
图片
铃声
·《手机》-来电
·梅艳芳 床前明月光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情趣内衣
红运内衣
  • 危险曲线紧身衣
  • 温柔撩拨吊带裙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某国难征兵源,便想出一办法: 如果服兵役,将得到一美女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