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专题 > 正文

清朝考试要查祖宗名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6日01:20 天津青年报

  本报记者王志辉

  1903年2月2日,北洋校士馆举行了一场由327名应考者参加的甄别举人、贡生、生员、监生的考试,由当时直隶总督袁世凯亲自点名、监考,当时没有人会想到,这是天津举办的最后一场“科举考试”。从此后,天津结束了几百年的传统考试制度……

  崔旭的《津门百咏》盛赞道:“天津科第好文风,二百年来运大通。癸未春闱尤鼎盛,五人一榜捷南宫(科举时代中进士被称为‘捷南宫’)。”

  天津戏剧文庙博物馆副研究员邵红从各种史料中找到,从明成化二年到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的400多年间,天津进士有141人,其中明朝11人,清朝130人。清道光三年(1823)癸未科,天津县首次5人同中进士,此后又有5次5人同中进士。一科中进士最多的是1898年戊戌科,天津县共6人同中进士。

  据《天津县新志》记载:“迨至光绪庚子以前,登乙榜者几占全省中额十分之二,甲榜则占全省中额四分之一,科名之胜,亦云极矣。”会试中额一般根据各省应试人数多寡而定,戊戌科,直隶中式额二十二三人,而天津县有6人,可见清末天津文风之盛。

  天津科考须进“棚”

  有考试,自然就得有供考试的地方,天津戏剧文庙博物管理办公室的副主任朱立柱告诉记者:“天津卫举行岁考的地方叫‘校士馆’,也有人叫‘试馆’、‘试院’,我们通常叫做‘学棚’。但是,古代除了南京,其他城市都没有专门的屋子供学生们考试,只是搭个棚子,临时用一下。那时候的地点在东门内南隅的提督学院衙门,与文庙隔街相对,也就是今日的新安购物广场。”

  据河西区文史委委员张绍祖介绍:“天津因为当时的卫学只相当于县学,还没有达到举办会试的资格,所以学生们大都是到北京去参加会试,天津卫的考棚,应该有两个,还有一个大概在现在东南角的铜锣湾广场。”

  科举也发准考证

  如今考试,学校千叮咛万嘱咐的就是———绝对不能忘了带准考证,否则,考场门前就剩下哭的份了。同样的,科举考试自然也少不了准考证。

  入场处的门前站着的是目光如炬的士兵,考生们挨个儿凭“票”入场。考棚里的每个座位上都有座位号,为寻觅座号,考生们根据自己领到的“座号便览”和“浮票”来寻找自己的座位,这两种东西就是当时的“考号”和准考证。

  清代科举考试准考证名为《院试卷结票》,是清代参加秀才考试时所用。考生们在赴考前需要亲自去领取《院试卷结票》,在赴考时,需“于点名时执票领卷”,“如无票卷者不准入场”参加考试。

  准考证要写祖宗名

  当年的准考证要比现在复杂得多。据了解,清代考试准考证上不仅写有考生的曾祖父、祖父、父亲、老师及邻居的名字,还需要两位保人画押,以备在领取考卷时查验考生真实身份。在准考证左上方,盖有一个方形的大红印章,确认是政府发给的真实“准考证”。

  据介绍,除了“准考证”,科举考试还有“补考证”。补考证除了也需要填写长辈、老师、邻居和保人外,还要求填写参加补考者的身材、面貌、痣、胡须等特征,“以防冒顶”,比准考证的要求更加严格。北京文庙工作人员认为,因为当时的准考证上还没有贴照片,只能通过众人签名担保和体貌特征来防止冒名顶替。

  科举考试的考生必须遵守一定的书写格式,甚至一段一句连一个字都不能差的行文方式来书写,这就是今天人们常说的“八股文”。邵红说,当年严修在参加科举考试时,就因为八股文格式写错了一句,被降到了第二名,但由于他的文采,又被提回到第一名,所以他考试那年,一次出了两个“解元”。

  科考作弊怪招连连

  邵红告诉记者,作弊是科举制度中绝对杜绝但又屡禁不止的现象,作弊的手法花样翻新、防不胜防。清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前要搜身,如发现只纸片字,都将治罪,所以考生们把答案写在衣服上或质地相当的绢上,相对还是比较保险的。

  科举考试中将作弊用的东西称为“文场备用”(夹带)。有在宽2厘米、长24厘米的薄纸上用蝇头小楷抄“优秀制艺”的夹带条;有用极薄的绸片,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八股文,还有清代考生舞弊用的夹带衣,前后里外均密密麻麻地写满蝇头小楷,不用放大镜还真难看清上面写些什么,更有的想出各种办法,在能够带进考场的东西里放进“夹带”。

  在目前已经发现的“夹带”中,一件以白绢所制的,长约2米,宽0.47米,字若米粒的“夹带”最为神奇,在这张白绢上,密密麻麻地写着10万字之多,内容均为《四书》、《五经》等必考科目,按八股文格式事先做好。而且为了方便及时找到所需要的内容,“夹带”内容均用文字编号。专家讲,白绢很软,毛笔笔锋一触即滑,很难落笔,很难想像这位仁兄当年是以什么样的惊人毅力才把这10万字写完的。据考证,有人为了让考生能够很快地找到自己要用的文章,还出了一本“压库”书,里面把可能会考到的文章全部摘抄,方便作弊时查找,“心眼多”的考生也几乎人手一本。

  考场作弊是科举中的大忌讳,轻则取消考试成绩,重则将会身首异处。天津清代著名的水西庄查家,就曾经因为被人弹劾科举作弊,被取消了考试资格。

  定式不破八股文

  八股文是中国明、清封建王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它内容空洞,专讲形式,玩弄文字。这种文章的每一个段落都要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

  八股文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在顾炎武的《日知录·试文格式》讲道:“天顺以前,经义之文不过敷衍传注,或对或散,初无定式,其单句题亦甚少。成化二十三年,会试《乐天者保天下》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乐天,四股;中间过接四句,复讲保天下,四股;复收四句,再作大结。弘治九年,会试《责难于君谓之恭》文,起讲先提三句,即讲责难于君,四股;中间过接二句,复讲谓之恭,四股;复收二句,再作大结。每四股之中,一反一正,一虚一实,一浅一深。其两扇立格,则每扇之中各有四股,其次第文法亦复如之。故今人相传谓之八股。若长题则不拘此。嘉靖以后,文体日变,而问之儒生,皆不知八股之何谓矣!”又说:“发端二句,或三四句,谓之破题。大抵对句为多,此宋人相传之格。下申其意,作四五句,谓之承题。然后提出夫子(原注:‘曾子、子思、孟子皆然。’)为何发此言,谓之原起。至万历间,破止二句,承止三句,不用原起。篇末敷衍圣人言毕,自摅所见,或数十字,或百余字,谓之大结。”

  相关专题:天津建卫600周年纪念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