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场风花雪月的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3日10:40 青年参考 | |||||||||
本报特约嘉宾杨锦麟 三月桃花绽放,杜鹃飞红。又到了唤醒记忆的时候了。 “文化沙漠”,这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滩文人墨客对香港先入为主的论断。大漠戈壁的沧桑与荒凉,一时间成了 充满商业气息的香港的另一个烙印。两种截然不同的影像如
20世纪70年代,香港经济迅速起飞,通俗文化随之兴起,粤语歌取代了国语歌成为时尚。于是,粤语歌星应运而 生。上世纪80年代前后,陈百强、罗文、张国荣和梅艳芳群星璀璨,其间,瞬间即逝的大小歌星不计其数,但能够给人们留 下美好和震撼的却寥若晨星。 香港的“次文化”更多的是对日本和西方通俗文化的克隆和抄袭,但也给当时仍处于信息饥渴的内地传递了珍贵的音 符。20世纪80年代,国门打开之后,内地的新生代对外面的世界的精彩和神秘,更多的是从邓丽君、罗文等歌星的旋律中 获得了点滴精神满足。 “次文化”和通俗歌曲的产业化、商业化运作,导致了歌星的层出不穷。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是许多追星族如痴如 醉的梦幻情境。人们看到的是精心包装和炒作之后,歌星妩媚娇柔或风流倜傥的形象,却不知台前幕后的强颜欢笑和苦辣辛酸 。 终于有了星光黯淡的落幕时刻。陈百强、黄家驹、罗文、张国荣和梅艳芳在人生舞台上相继谢幕,标志着一个时代的 结束。结束的不仅是他们的躯体,还有他们不为人知的哀婉、寂寞的魂灵。 每一个歌星的悄然逝去,都是一个时代的休止符。香港娱乐界的花样年华其实早就依稀可见眼角的鱼尾纹。罗文之后 ,再没有人能唱得出《狮子山下》的气魄和底蕴;张国荣之后,再没有人能唱得出《风继续吹》的岁月沧桑;梅艳芳之后,恐 怕再没有人能唱得出《坏女孩》的桀骜不逊和难以模仿的性感与放肆。 江山代有才人出。香港的歌坛有四大天王,还有叶倩文、王菲、郑秀文……然而,香港的“次文化”却呈现了更多的 急功近利和更多的轻浮焦躁。Twins和F4迷倒众生,字里行间似乎仍缺少那一星半点的“那个年代”的神韵。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已随风远去,看看天际的那一抹晚霞,努力寻找那些再也难以找寻的生命休止符…… (杨锦麟:香港凤凰卫视资深时事评论员,毕业于福建厦门大学历史系。擅长两岸三地时政评论,著述已达数百万字 ,是香港知名的两岸关系问题专家。由他主持的《有报天天读》,是凤凰卫视2003年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之一。)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