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浪人物专题 > 正文

李勇枝:首席航天员医监医生(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3日15:22 《人物》杂志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李勇枝,1963年3月生于青海西宁,1989年毕业于山东中医药大学,获硕士学位。1989年-1993年任教于青海医学院,并在附属医院兼临床。1993年入北京中医药大学读博士,师从著名中医学专家王绵之教授。1996年博士毕业入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医监医保分系统主任设计师。

  航天员,男性;七大系统总指挥,男性;现场总指挥,男性……航天事业在人们的
黄页微成本营销方式 古天乐新片征召女主角
小户型主阵容揭晓 多媒体互动学英语
印象中更像是男人的事业,而这其中,有几抹明媚的亮色就显得格外可贵——比如,杨利伟的首席医监医生李勇枝。

  李勇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医监医保分系统主任设计师。所谓医监医保,就是医学监督与医学保障,它的工作主要包括航天员的医学选拔、医学检查与鉴定、防病治病、航天特殊环境适应性训练以及载人航天飞行前、中、后期的全过程医学保障。

  李勇枝名字中极其男性化的“勇”字和极其女性化的“枝”字的强烈对比,以及职业名称的难以理解,使我们在见她之前无从想像她的外貌。采访当天,她很周到地安排下属下楼来接我们,见到她,很清丽的一个女人,又年轻,有点诧异。在事先的采访准备中,能够找到的关于她个人的资料极有限,只知道她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40岁。

  李勇枝爱说自己是个非常普通的人,但运气总是刚刚好。她的毕业论文为《导师王绵之教授扶正固本思想研究》,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李勇枝曾与提高太空适应性的有关研究有过接触。那时她就想,自己的课题和航天倒是有一点关系,要是工作以后能在中医和航天的交叉领域里搞研究,开辟出一块新领地,倒是挺有意思的事情。毕业前,她去首体的人才交流会溜达,看到“国防科工委”(现在的总装备部)的条幅特别显眼,就随便问了问是否需要学医的。结果这一问就一头扎进了载人航天这个事业,那是1996年,我国航天员的选拔工作刚刚开始。

  入所不久,李勇枝及其他三位同事就被送到了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进行乘组医生资格培训。在俄罗斯的三个月里,他们和俄宇航员一起参加了所有的训练,并作为乘组医生参与了俄罗斯联盟TM第26乘组航天飞行任务前、中、后期全部的医监医保工作。回国后,李勇枝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方法,结合国内实际,将医监医保体系从无到有地建立了起来,并将中医理论与航天员的选拔、医学检查以及日常保健工作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现在,李勇枝领导的系统已有40多人,而且一大半儿是男性。

  1998年,中国航天员大队正式组建。从此,李勇枝的生活就和航天员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五年来,他们与航天员如影随形,对航天员公寓实行24小时值班制,为所有的航天员配备了专职医生,并保证随叫随到。

  一进李勇枝工作的办公楼,就闻到一股浓浓的中药味。这座办公楼更像是一个小型医院,内科、外科、中药房、西药房,一应俱全。对航天员的健康情况李勇枝了如指掌,每年一次的年度体检和三次季度体检,使她精确掌握着航天员们每一个细小的生理参数。以至于,体检时她不用看对方的脸,搭上脉就知道这是谁。但是,即使航天员是铁打的身板也有每个人的薄弱环节,李勇枝凭着自己深厚的中医功底,实时地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为他们调配不同的药茶。现在,航天员们都喜欢上了这种药茶,杨利伟返回后没多久就又喝上了这种被人戏称为“十全大补汤”的茶。

  长期的合作使医监医生和航天员之间建立起了非常信任的关系。在长期的太空飞行中,航天员最为信赖的人就是乘组医生,医生通过单独的秘密通道与航天员通话,实时地给予航天员心理支持,而且通话内容对外界保密。我国这次由于是一人一天的飞行,而且飞行之前又已经做了充分的医学准备,所以三次医监通话都是公开的。但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情况也会逐步改变。

  除了对航天员进行日常的健康监督和维护外,医监医保系统的另一个任务就是为着陆以后的医学援助做准备。这次“神五”发射,陆上布有数个应急搜救点;海上分若干海区和搜救船只予以接应,最远的船只布置到了太平洋海面上;飞行前、中、后期,我们的医监医保人员遍布酒泉发射基地、北京指挥中心和着陆场区各个地点。而在此之前,李勇枝和她的下属已经多次来过这些地方,由于医监医保系统人力有限,他们必须提前在各应急搜救区寻找后支医院,并对那里的医生进行专门培训,以备“神五”着陆时的医学救援。

  因为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加班已是常事。每天晚上,家人已经习惯了候着班车的到来,然后从窗户看一眼,只要发现车里没李勇枝的影子就立刻开饭,因为他们知道这一来李勇枝的到家时间又没有准点儿了。儿子作文里的妈妈是一个不知疲倦的人,从他懂事起,对妈妈的印象就是在灯下工作。2003年,李勇枝因为劳累过度,犯了严重的结膜炎,在家歇了几天,儿子才惊奇地发现妈妈也有累的时候。一个朋友开玩笑地对李勇枝的丈夫说:“我要找这么个老婆,早跟她离婚了。”

  中国的载人航天成功了,李勇枝的医监医保系统也早已在有条不紊的运行中,但这远远不是她的目标。她的目标是发展航天中医药学,让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都用上我们国家的中药。在这一点上,李勇枝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每有新药出来,都会有和航天员身体条件相似的人在模拟太空的环境里试验药效。说到研究,说到将来的目标,李勇枝明显地兴奋了很多。

  曾有人问过李勇枝,是否想过“神五”成功之后自己会怎么样。她回答说,没想过成功之后会怎样,倒是经常想不成功会怎样。几代人为之奋斗的事业要在这一代人的手中变成现实,有荣幸,更有压力。这两年,李勇枝的头发白了好多。

  “神五”发射当天,李勇枝在北京指挥中心。第一次天地通话,杨利伟向她汇报“我感觉良好”,她并没有我们想像中的激动,而只是在这之后打了一个盹儿。

  杨利伟成功着陆,整个航天城沉浸在一片欢庆的气氛中。李勇枝在两天的无眠之后又已经等候在了航天员公寓,她还要为杨利伟进行医学检查。整个过程,之前他们已经演练了无数遍。“神五”的成功让她的家人热泪盈眶,李勇枝所感觉的却只是平静。现在,她已经开始了“神六”的准备工作。

  由于在航天系统已声名远播,经常会有人来找李勇枝看病。工作太忙,她只能利用中午或晚上的休息时间“义诊”,有时下班了,有人来找她,她就蹲在马路牙子上给人看,看完病只有一个要求:班车走了,你送我回家吧。

  好学生——优秀工作者,李勇枝是这条直线的完美实现者。只是这个好学生当得太标准了,标准到婚姻都是由中学班主任“包办”。李勇枝和丈夫是初中同学,但不同班。她对他最初的印象来自于公布的成绩榜:居然有人比自己成绩好。这之后,高中,大学,他们再没见过彼此。然后,1988年.李勇枝在山东中医药大学读研究生.丈夫也在中国科技大学化学专业本科毕业后攻读自然辩证法的研究生,班主任为他们牵线,凭着脑子里那个高分的印象,李勇枝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为了能在一起,研究生毕业后李勇枝和丈夫双双回到了青海老家。李勇枝去了青海医学院,任教同时也兼临床。丈夫则分到了青海省委党校。1992年孩子出生,在带孩子的空闲里,李勇枝的心又不安分了。把小家伙放在脚头,李勇枝又开始了学习到半夜的刻苦生涯。1993年孩子一岁生日刚过,李勇枝赴北京考博,念完毕业,孩子已经四岁了,丈夫决定跟她来北京,抛下在青海大有希望的前途,在清华谋到了一份教职。

  李勇枝很崇拜丈夫。她认为学哲学的丈夫看问题时比自己站得高,虽然不是一个专业,但在工作方法和思路等等这些大的方面能给自己以指导。

  为了拍到李勇枝家庭生活的画面,我们来到了这个有两位博士主人的家。见到了令李勇枝感念不已的双亲和被称作“我的舒肝解郁良药”的丈夫李正风。家不大,和他们的身份有些不相称,但极整洁。

  这是一个典型的西北人家,所有的人话都不多,长幼秩序和彼此间的关爱都体现在了一举一动中。卸去工作中果断严谨的表情,李勇枝细致地呵护着儿子,妥帖地服侍着父母,这个着紫色衣裳的女人不再是我们印象中的“航天保姆”,而变成了一位真真正正的“航天丽人”。

  相关专题:新浪人物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