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浪人物专题 > 正文

陈雷激:古琴的悲风与流水(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6日15:55 南方周末


陈雷激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本报驻京记者 夏榆

  陈雷激一身中式丝绸服装,端坐琴凳,手抚古琴,闭目沉吟。他的背后是绢灯、青花瓷器、蓝色线装古籍和青铜器,是曲折的木制的阶梯和雕梁画栋的阁楼。琴案前是四足的古鼎。古曲《高山流水》响起,陈雷激自己却沉浸在寂静中,在寂静中寻找古曲的意境和古琴的韵味。

金手指颁奖大典急招 古天乐新片征召女主角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美丽新生代

  在全国政协礼堂西厅的华宝斋,陈雷激和素有″亚洲第一排箫″之称的演奏家杜聪联袂袂演出“琴箫之夜”专场音乐会。《广陵散》、《阳关三叠》、《平沙落雁》、《秋风词》,这些远古的乐音通过古琴弹奏出来,在柔美的排箫和幽婉的埙音的和奏中,回旋在宁静清雅充满书卷气息和历史遗迹的厅堂。

  每次弹奏前,陈雷激都需要沉静,让自己进入寂静状态。“古琴音乐需要在一个万籁俱静的氛围,就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那种感觉。我感觉不好,会影响到听众的感觉,只有我感觉好了,才能把听众带到我所感觉到的世界。我觉得音乐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东西,它是另一个世界的东西。”“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演出结束之后,陈雷激如此评说他的古琴。

  陈雷激1967年出生于上海音乐世家,9岁开始学习古琴,12岁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古琴专业,直至大学毕业,十余年一直师从古琴大师龚一先生,在古琴演奏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演奏出音刚劲,徽分精到,音准从不含糊游离;表现上追求拙朴纯真,摒弃矫揉造作,重功力而轻外表,听来既豪放跌宕,又清丽委婉,舒展惬意,意味无穷。

  1989年,陈雷激赴法国学习钢琴、作曲及指挥。像那个时期的很多年轻人一样,当初陈雷激也是把出国当作寻求新生活的开始。但他一踏上法国,就感到梦幻的破灭。“在学校时,我一直用的是学校的一张名为‘琅石泉’的宋代名琴,毕业时,只能万分遗憾地交回去。要去法国了,却始终没找到一张心仪的琴。龚老师把他刚收藏到的名为‘养和’的清代琴送给了我。‘养和琴’由于不太适应飘泊的生活,状态一直不太好。”

  在欧洲举办的第一场演出是在德国的海德堡。那时陈雷激刚到法国不久,他的法国太太帮他联系,做他的翻译。那是在海德堡大学的一个演出中心,他在那里演出,台下都是跟他不同肤色的人。“我感觉气场不对。”于是,他就想回家。那次演出完以后,他就迫不及待地回国,那是第一次回国,回家的时候归心似箭。

  但回家没有多久又不顾一切的出去,但是到了法国他就面临着现实的生存的困扰。一个古琴演奏家在国外生存并不容易。“古琴不一样。如果我是拉二胡的,会活得很好,拉二胡很容易赚钱,你可以到处拉,总比端盘子容易赚钱吧。就是那些学西洋乐的人,比如钢琴和小提琴,也很容易活,学钢琴的人很多,他可以教学生。而古琴就不一样。对很多异国的人来说它是陌生的。

  真正的问题还在于对待古琴的态度。“我一直把古琴看得很尊贵,它的历史和它的音乐的表现力,让我觉得它不是一件随意对待的乐器。最初到法国的时候我很少参加演出,有很多演奏家到了国外为了生存,会到各种场合演出,往往找你做这种演出的场地都是嘈杂的,不安静的。有人叫过我,我坚决不去。我想如果仅仅为了赚钱,我情愿去端盘子,去做苦力。”“那不是脆弱。我就认为古琴最适合中国。别的地方、别的国家让我有不适宜的感觉。在欧洲的生活经常会让我有文化的飘零之感。印象最深的是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演出。以前我觉得我是在想象音乐,但那次我是在体验音乐。音乐的感觉在你体验的时候会特别深。那次我弹的是《潇湘水云》,是南宋浙派琴师郭楚望所作的,音乐表现云水掩映、烟波浩渺的艺术境界,但也透露出作者对国势日危的关切心情。那次演出我的感觉特别深,而且在演奏的时候强忍着才没有哭出来。”

  到法国的第二年结婚,然后有了第一个孩子,但陈雷激还是没有归属感。文化的断裂和差异给他的感觉依然很惶惑。直到有了第二个孩子,陈雷激才决定学习法语,开始想在法国落根。这之后,陈雷激平均每个月有一场古琴音乐的演出,一年是12场,在法国十多年算下来怎么也有百多场了。

  “现在应该感谢那段生活。某种程度上说是法国人帮助了我,法国把我的中国文化养活了,养到现在。没有法国这个市场,我可能在法国一天也呆不下去。

  我看到很多到海外的中国音乐家为了生存出去打工,到饭店,到餐馆。”

  陈雷激最难忘的是自己举办的一次音乐会。“为什么我自己办音乐会,因为那时候我没钱了。我说开个音乐会吧,就去找我家附近的教堂,有一个波兰牧师,还会说汉语。我进去跟他聊了聊,我说我想租这个地方开音乐会,他说行,而且免费给我提供,教堂还给我做广告。我就给朋友打电话,朋友又给朋友的朋友打电话,音乐会就成了。也不卖门票,我卖唱片。那场音乐会获得的收入相当可观,让我觉得我可以依靠音乐生活了。”

  在法国,陈雷激接触了更多的西方音乐,先学习钢琴、作曲,后来又学习指挥,同时仍继续着自己的古琴音乐之旅,在欧洲经常参加各种音乐节,举办古琴音乐会,努力把古琴音乐传向西方。他与一些作曲家合作,尝试用一些西方音乐的表现形式与古琴艺术相结合,如罗忠鎔作曲的古琴协奏曲《琴韵》、刘湲作曲的古琴协奏曲《幽兰》、陈其钢作曲的《古琴协奏曲》等作品。

  在法国陈雷激最要好的朋友就是陈其钢,他们合作过古琴协奏曲《逝去的时光》。有一次,陈其钢要给马友友写大提琴协奏曲,不知道怎么写,陈雷激就给他把所有的古琴曲弹了一遍。陈其钢最终选择了《梅花三弄》的旋律。以前,陈其钢不觉得古琴有什么意思,这之后,他对这种乐器总是心怀敬意。

  在异国他乡,从最初的水土不服,到后来的生长扎根,这个变化在陈雷激看来其实是音乐意识的变化。

  “学音乐不是学乐器,你要把音乐这一门学通了,而不只是精通一件乐器。我学习钢琴、作曲和指挥,与交响乐团合作,尝试演奏古琴协奏曲……所有这些就让我有机会对音乐领域有了更广泛和更深入的了解。这样再看古琴就不一样,我会站在世界的角度去看这件乐器。我发现以前的态度有那么点不对,我们总是谈古人怎么弹。对古人的敬仰、对大师的崇拜会让我们对自己信心不足。等我真正把世界音乐作为古琴的背景来观察的时候,我为古人自豪,但也对自己很满意。我觉得我自己也不错。我不能说自己怎么样,但我能说自己对乐器的把握具备了某种境界。”

  “当然我知道这很难。”陈雷激最后说。

  相关专题:新浪人物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