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东方伊甸园”之旅专题 > 正文

三联生活周刊:你知道“东方伊甸园”是哪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8日11:49 三联生活周刊

  记者◎孟静

  3月30日下午,成都依旧是想象中的潮湿,武侯祠后院戏台上搭建了一个录制现场,湖南卫视的节目《象形城市》做的专题《问城记》准备询问十个城市,第一站定在了政府作风比较开明的成都。在这里邀请了原台北市文化局局长、学者龙应台和成都市主管城建的副市长孙平对话,内容当然是关于这个城市的。但是第二天,成都的媒体接到的通知是:对于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同方电脑掀动四月风暴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这件事一律不要报道。原因是龙应台在成都行走了两天之后,与八位市长座谈时,出于好奇谈到了文化预算和拆迁问题,发生了不愉快,与她共同录节目的也换成了副市长孙平。当地的所有报纸都在不惜版面地灌输一个概念:成都有了一个新名字——东方伊甸园。

  为了推广这张城市新名片,成都市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从2004年3月至2005年2月,从全国多个大城市组织100架以上旅游包机,载运15000~20000客人前往成都旅游观光;把“都江堰放水节”冠名为“东方伊甸园·放水盛典”,组织了来自成都、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长江流域城市的999对(个)“亚当”、“夏娃”,自驾车追逐水头,从藏汉等民族中挑选圣女、玉女主持圣典;组织专家座谈、论证,邀请北京记者报道“东方伊甸园在成都”不是凭空杜撰,而是确有根据;当地一个歌手把新专辑主打歌改为“东方伊甸园”;这个域名被市民抢注送给市政府;一位90岁老作家要写一本《东方伊甸园》;在附近的十陵建一座东方伊甸园景区……成都重新命名的气氛可谓热火朝天,实际上,在武侯祠龙应台录制节目的现场上,就挂着两幅非常醒目的标语——“世说花重锦官城,新语东方伊甸园”。据了解,“问城记”试图提出而不是解决问题,因此录制不容政府的缺席,但是作为附加条件的是,政府希望该节目配合政府的新名片宣传。

  龙应台在《象形城市》录制一开始就直言她对成都的失望:“和我去过的其他城市没有区别,拆得非常彻底,不是成都失去了我,而是我失去了成都。”热爱家园的成都市民还是忍不住对龙应台的“失望论”产生了激烈回应,嘉宾建筑师刘家锟干脆就驳斥龙的“市民观”,他认为,为了保存美学的表象,不进行旧城改造,而让居民生活在没有马桶、人均不足3平方米的老宅里,才是不人道的。但他们对“东方伊甸园”的观点耐人寻味而且几乎一致,现场有观众提到东方伊甸园时表示:成都就是成都,不需要换任何新名字,它依然是美丽的。龙应台轻轻掠过了这个话题,同在现场的副市长孙平则不置可否。

  “东方伊甸园”这个创意来自于成都市房管局局长在该局网站论坛上的一篇文章,这个概念一经提出,深获市委领导的激赏,于是作为城市的新名片大力宣传。一个网友在论坛上发言说:“最近几年来,成都一直在为寻找自己的城市名片忙碌,“多彩之都”、“成功之都”、“休闲之都”……名片变换频繁,似乎还找不到一个贴切的词来做为这个城市的名片。“东方伊甸园”很契合成都的形象,成都同“东方伊甸园”的描述也很相似,“东方伊甸园”几乎包含了成都所有的特有要素:神秘、神奇、古老、富饶、安静、休闲、祥和……”是不是大多市民都持有同样观点呢?市民谢涛对记者说:“老百姓只管工资涨不涨,至于起什么名字,那是媒体关心的事。”西南民族大学的教授祈和辉一方面表示不愿接受记者采访,一方面又说:“你看到成都学界有就此事发表意见的吗?这个名字完全不能成立。犹太教的创世传说被移植到中国是不成立的,作为文明古国没有自信,会让别人看不起。”她把这种心态归结为殖民文化心态。

  为了佐证这个名字,《成都商报》在3月初推出了系列报道:一个美国制片人比尔到成都旅行,他携带了一份1920年的《国家地理》杂志,上面一篇文章《东方伊甸园——中国西部》。于是,一个普通旅行者的一句闲话被无限放大,成为“东方伊甸院”学说的有力佐证。《成都商报》的一位记者在私下里告诉说,其实他们谁也没有真正看到过那本杂志,而这个获得过艾美奖的外国人的到来并不是巧合,而是花钱请来的,以一个外国人的角度证明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取名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开发旅游,成都一直只是西部交通的中转站,无论是去拉萨还是九寨沟的游客,都从此借道,并不会多作停留,“休闲之都”吸引的是常住人口,而不是旅行者,旅游业一直面临瓶颈。新加坡《联合早报》说,“伊甸园”这个名称更能引起西方人的认同,这也正是成都市政府希望的结果。不过正如祈和辉所说,西方人并不会接受这个莫须有的概念,而如果他们接受了更不得了,这就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有被异化的危险。据说,《象形城市》将于4月中旬播出的这期节目,不知出于什么压力,还是提及了宗教色彩过浓的东方伊甸园,然后更多强调了他们自己对成都“鱼人码头”的印象。造概念是媒体的习惯,把它理解为对成都新名片的不理睬,也是自然。

  相关专题:“东方伊甸园”之旅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