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作为一种消费品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7日12:46 青年参考 | |||||||||
在卷首照片上,齐泽克有着马克思式的络腮胡子,弗洛伊德式的警觉眉头,——他在衬衫口袋里别着一支钢笔。—— 这个细节太让一个中国知识分子感到亲切与熟悉了:亲爱的齐泽克兄弟,你的商标在我们这里已经落伍啦! 作为一个东欧知识分子,齐泽克和我们的大多数公共知识分子一样,有着资本主义的知识背景与社会主义的生活经历 。他是个马克思加拉康主义者,他擅长的事情:“其一
但没有一个第欧根尼是从天而降的吧?我相信两千五百年前的那位古希腊智者也是一位地球人。齐泽克是个实实在在 的大俗人,他生长在这个世界上,他关心着全世界。他只是不断地用拉康的“大对形”和“小对形”将这个“实在界”拆拆分 分,最后他总是成功的:“实在界”像是被扯烂了的一团破棉絮,每个洞孔里都袒露出质地、肌理、组织、结构,齐泽克的眼 睛与思想在洞孔后灼灼发光,真理在望。 真理在望的同时,也总是遥不可及。我们跟着齐泽克的论述,像是被扔进了一台滚筒式洗衣机,每一下旋转都如此合 乎逻辑,但是所有的旋转不是能够向着一个真理之核而去,我们在此起彼伏的道理中头昏脑涨。——一开始,简直找不到合适 的阅读方式,我觉得我不应当像读康德一样读他,并且不情愿在读完他的一本自选集后,像条可怜的开司米围巾,先是被浸得 湿漉漉的,然后被泡得胀鼓鼓的,接着被绞得干巴巴,最后搭拉在一个细铁丝三角衣架上,筋疲力尽地说:“我读过一本齐泽 克了。” 这样读他的理论,就像齐泽克插一支钢笔在胸前一样,拘谨过时、简直可笑。哲学作为一种深度与高度指向的时代也 许已经接近尾声。如果说一个“平面的、漂浮的、破碎的”后现代社会正在并已经部分地到来,那么语言与理论正失去它的巴 别塔意义,它倒下了,然后观光客们在小摊贩那里买一块小碎片,摆在起居室的窗台上。 理论正在成为一种消费品。齐泽克的哲学是这类新兴消费品中的优质品。他的作品里闪烁着一些经典理论的小碎钻般 的光,同时流转着大众文化的亲和妩媚之色。虽然是信口开河,但却又节节有据,读一读他的书,起码算是做做逻辑思辨的体 操,——只是不必将自己折腾得太累,运动过劳。而齐泽克最拿手的,是在指草言花,纵蹄而过,在理论与文本之间,答答的 马蹄声可不是一个个美丽的错误:有长长的注解单,是诺言,也是证据。心力好时看看齐泽克,会觉得有趣,比写得差的侦探 小说还要有趣些。但心力不济时,看得那是一个烦啊:天天这么讲道理讲下去,有完没完?可怕的不是道理不对,而是漫长的 道理无边无际,那么正确地滔滔而来,让人绝望。 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这本齐泽克自选集,TheGrimacesoftheReal翻译作《实在界的面庞》, grimace,更确切的意思应当解作“鬼脸、怪相”。他对世界的种种解说,也像是清楚明了地到了荒诞的程度。所以, 一切去荒诞中找意义的结果是徒劳的,我们也不必等待戈多了。翻开书吧,它非常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消费法则:一本哲学书 可以做成一本图文书。在一个无足轻重的引语边,赫然印上了福柯的满面笑容的照片,谈到了希区柯克,更可以借机印上许多 海报。——在此,大师照片与电影海报的意义是同等的,等着一个消费者。它们搁在一起,发酵着,散发出一种引诱的气味。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