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帝国》到《控诉帝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09日11:26 瞭望东方周刊 | |||||||||
文/ 严搏非 《帝国》这本书是2000年在美国出版的,但它所描述的世界政治格局却由于“9·11”的发生而得到了验证 “9·11”以后,世界局势大变。冷战后的一些潜在的、尚未明朗化的政治势力骤然
这本书是2000年在美国出版的,2003年1月,其中文版在中国正式发行。这本书一出版就引起很大反响,“9·11”以后,则激起更多讨论。它在西方获得的反响,甚至超过了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和福山的《历史的终结》。 说实话,这本书就整体而言是不成体系的,逻辑混乱处甚多。然而,其中的大量论断却极为精彩。这呈现出一幅奇特的景象:由许多精彩的论断和预言串起一部逻辑混乱的名作。 这本书所讲的“帝国”大概有这样几个意思:第一,它是没有疆界的,没有国界可以限定它的统治权。第二,它是一种成功地终止了历史,并永远固定在现存时态的秩序。第三,它不仅统治人,而且直接寻求统治人性。它统治的对象是完全的社会生活。第四,“帝国”概念的内涵是一种在历史之外的永久而普遍的和平,这是一种新的全球化的主权形式,虽然,现在它还只是个概念。这本书断言,尽管国家的主权并没有消亡,但它们的控制力却已极大削弱了,这正是新“帝国”降临的征兆。 《帝国》在西方激起的讨论,在2002年末有了一个奇特的发展。21个美国最著名的左派在这一年的12月出版了一部论文集,名字叫《Implicating Empire》,译成中文可以叫《控诉帝国》。 说是美国最著名的左派,这是很可疑的,因为我们可以问:美国还有真正的左派吗?在文化研究和后现代的潮流下,美国知识界常被批评为:只剩下一批会玩深奥术语、专写没人看得懂文字的学院激进派,他们关心的不是活人的生死,而是电影、电视、小说等各种文本里的虚无政治。而这本书的出版,正如英国“新左派评论”的主编塔里·阿里所说的,它显示出“一个刺激并能启迪思维的异议传统仍存在于美国的学院之中,而且有日益壮大的趋势”。 这本论文集里也不乏一些写过虚无评论的作者,但这次他们却证明了,即使是最艰深的理论也可以出入最现实的政治局势之间。他们所争论的是: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时代?是个什么样的新“帝国”以及抵抗它有什么样的可能性?《帝国》一书的作者在其中也有一篇新作:《全球化与民主》。在这篇论文里,两位作者抛开了繁琐的哲学和观念史的分析,用清浅的语言勾勒了《帝国》一书的基本论点,它的重点是对民主的反思。- (作者为上海季风书园创办人) 相关专题:瞭望东方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