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解读香港(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4日10:08 青年参考 | |||||||||
3.暖暖的感动 谈及香港,不能不说香港的流行文化。 记得有人讽刺过香港只有娱乐没有文化,这只能代表某些学院派的看法罢了。娱乐永远都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而且 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时下,娱乐文化成了人类精神大
一直以来,香港人偏爱肚子甚于脑子。香港是美食天堂,世界各地的美味佳肴在此汇集。香港电影就有许多以饮食为 主题的,如《满汉全席》、《食神》、《饮食男女》等。看过这些电影的人,无不惊叹港人在饮食研究上所下的工夫,普通百 姓论及饮食也是头头是道。 舒服了肚子自然容易忘记脑子。对于精神的饥渴,港人多是马虎应付,以快餐填之,满足于一时的感官刺激。持赞成 态度的人说,快节奏的生活、压力巨大的竞争,人的精神紧张,容易疲惫,寻求一些刺激,放松、解放自己,又有何不可? 然而,放松其实有更多的选择。文化的营养愈是不良,精神的代谢功能愈容易损伤。于是,吃惯“文化流食”的红男 绿女,便沉浸在搞笑、性感、暴力、恐怖甚至变态的喧闹和刺激里,豪门的明争暗斗,黑帮的腥风血雨,打打杀杀,倒也图个 感官享受、大脑休眠两不误。 有什么样的观众,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电影。这个命题的反命题也成立。譬如说香港的CultFilm,据说在港内 港外都很有市场。虽然我们不必把它提升到国格或民族尊严上来,国外有人需要这样有异国情调的刺激,从人性的角度讲,从 商业的角度看,都不难理解,只是需要明示一点,那就是,这些电影并不代表香港的全部。 平心而论,香港的电影还算争气。近年来,一些演员、导演,纷纷到好莱坞谋求更大的发展。周润发、成龙、李连杰 、杨紫琼、吴宇森、徐克、袁和平等,都干得不错。自然,他们多是以“打”著名,西方观众也多是痴迷他们神奇的身段和手 法,影响毕竟有限。欲求文化意义上的更深层面的扩展,香港艺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香港的文化事件中,明星是非常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讲,香港群体人格的构架,多是以明星的人格魅力为基石构 建的,并且,相当一部分是由演艺明星通过电影角色或个人行为来诠释、完成这种精神传播的,如李小龙的侠义和自强、周润 发的潇洒与大气、成龙的勇敢与勤奋、刘德华的精明与小心等。他们不但塑造了鲜明的银幕形象,释放出耀眼的个性魅力,通 过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加上星迷推波助澜的追捧,某种流行文化特定的精神导向,便“润人细无声”了。影视中,李小龙、 周润发的“侠义”,成龙《警察故事》中的“忠诚”,现实中影人邵逸夫捐巨款兴教育的“善”,刘德华劝导影迷学习的“爱 ”,在无形中都彰显了娱乐之外的精神力量。在紧要关头,那些艺人,常以文艺的形式汇聚香港人文的力量,对于这种东西, 不要总以“作秀”一言蔽之,相信艺人的真诚,来一点儿暖暖的感动,不是很好吗? 谈及香港的气质,我们不能不提到梁朝伟。他的忧郁气质绝对不属于香港,但却是香港一直心驰神往的。这源于香港 人的“旧上海情结”。香港人历来对上海抱有莫大的好感,惟一有自家人的感觉的便只有上海人。 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把这种情绪以一种桔黄色的记忆呈现在亦真亦幻的梦境里。这部影片的最大成功并不在故事 本身,也不在结构手法,而是在情绪的演绎上——旧上海的情绪演绎。这种情绪,在于精致,在于冷艳,在于文雅,在于感伤 。听听旧上海的歌曲,翻翻旧上海的故事,你会恍然大悟。对于旧上海的电影解构,王家卫无疑是相当成功的,他触动了香港 人那根微妙的神经。惟一可与之相比的,便是《红玫瑰与白玫瑰》。自然,后者的故事要比前者更成功,更有韵味。《花样年 华》虽没有后劲,但颜色更加诱人,更有情调。相比之下,张艺谋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虽然气势宏大,却无法让人喜 欢。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虽然香港的娱乐文化非常发达,但缺乏一种原创性的精神气质,缺乏一种文化嫁接的精巧技艺。其文化作品,无论音 乐、影视,模仿的痕迹都非常明显。香港的文化品位不高、口碑差,也源于此。如何学习,如何创新,香港似乎更应该向日本 、韩国学习。要学得精髓,掌握方法,走出简单模仿的窠臼,拒绝单纯抄袭的诱惑,那么,香港的流行文化将更漂亮,走得更 远。 娱乐再繁荣,影视再发达,也只是现代文化的一方面。欲求承载一个宏大的国际都市,这些还远远不够。当然,城市 文化的特色,也不需要面面俱到。香港的娱乐文化,潜力最大,也最适合香港的个性。我们不需要重造,或只需要校正一下航 向,也许很快就会走进一片新天地。否则,总跟在别人屁股后面瞎转悠,是不会有多大出息的。 4.知足常乐 在一种状态下呆久了,便会麻木,不正常变成了正常。港人虽有这样那样的牢骚,但大致还满意时下“马照跑,舞照 跳”的生活状态。灯红酒绿,纸醉金迷,自我感觉一直良好的香港,继续张扬着它的繁华,沉迷于它的风情。 窃喜物欲的自由,惰于精神的自醒,加上政治稳定,经济富足,使得港人更容易在“知足常乐”的精神自得中,在花 色丰富、营养单调的文化快餐里满意地过活。人生万象,万象人生,就这样循环于简单甚至有些枯燥的命运轨迹上。外人眼里 的水晶球世界,也有些滑稽地凝滞于嘈杂的喧闹之中,缺乏厚重的人文铺垫,罕有大气的精神导向。香港,只能有些无奈、有 点不甘地陷在物欲的泥潭里。 生活在继续,香港也在前进。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在成功地竖起现代文明的路牌、骄傲地开启一扇面向世界的东方 之窗后,面对新形势、新局面,无论商业还是文化,都迫切需要更深意义上的突破。不谈其他亚洲三小龙的重新崛起,不谈东 亚其他城市的暗自较劲,单单一个“野心勃勃”的上海,已让香港感到逼人的压力。香港欲求维持城市的荣誉和地位,就必须 奋起,从更深广的层次、更精确的视角来审视自我,突破自我,重新塑造一种更别致、更大气的城市文明。只有精神内核得以 改善,人文精神得以雄起,一个崭新的香港才会在痛苦和自醒中蜕变。 毕竟,商业的口红,纵是艳丽无比,也终有褪色的一天。 (摘自www.xiaoyan.com)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