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民工孩子牵手北京朋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9日02:49 新京报 | |||||||||
寻找京城失学农民工子女之同在北京手拉手 “同在北京手拉手”活动正式开始,20个孩子相互结识,不少已成为好朋友 昨天下午,海淀行知学校,汪孟泽搂着刚认识的孙赢赢和他的妹妹孙盼盼不肯松手,孙盼盼不好意思的低头笑了。10对刚结成“对子”的孩子开始了他们的友谊。
昨天上午,9户家庭也首次走进10名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感受到他们真实的生活环境。20双分别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小手拉到了一起,虽然见面的方式各异,但在很短的时间里面,他们已经相互熟悉,不少已经成了好朋友。 本报讯昨天是本报、中国青基会、希望工程北京捐助中心联合举办的“同在北京手拉手”活动的第一天,北京9个爱心家庭(其中有一个家庭有一对姐弟)将10位结对农民工子女接到自己家中,全家共度周末。20双分别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小手拉到了一起,成为难忘的朋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负责人表示:给农民工子女一个平等的就学机会不容易,消除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孩子隐形的隔膜更不容易,“同在北京手拉手”活动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 昨天上午,9户家庭也首次走进10名农民工子女的家庭,感受到他们真实的生活环境。“一家几口租住的平房还没有我家的阳台大,不参加这次活动,根本无法想像,就在我们身边还有这么一群孩子,生活在那么恶劣的环境里。”一名爱心家庭的家长感慨地说。同时,农民工子女顽强的自立能力和对知识的渴求也让这名家长深受触动。 “此次活动也让城里的孩子知道生活的艰辛,让他们真正学会吃苦,学会付出。” 农民工子女问题专家金光印作为城市爱心家庭的家长参加了此次活动,他说:“很高兴,孩子之间能够相处得这么融洽,农民工的孩子,注定会成为城市的未来。城市人应懂得,帮助他们,就是帮助自己。对于需要帮助的农民工及其子女来说,给他们一些关怀,对于我们并不难做到,对于他们则有可能改变整个人生。”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负责人陈燕云说,2004年1月,中国青基会推出了救助失学农民工子女的“希望工程助学进城计划”,目的在于给他们提供一个教育平等的权利和机会。给农民工子女一些助学金和一些资助容易,但消除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孩子隐形的隔膜却不容易,“同在北京手拉手”活动是一个有意义的尝试。只有集全社会之力,才能真正实现像温家宝总理题词中所期望的那样:“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为了见面没睡好 爱心家庭孩子:马野 农民工子女:张军 地点:张军家中 昨天上午10时,马野一家的黑色帕萨特还没有在通州区立华小学门口停稳,张军就跑到了车的后门口。 车门一开,马野的父母走出来。“叔叔好!阿姨好!” 张军大声向初次见面的马野打招呼。马野的母亲叫来一直跟在身后的儿子,“来,跟你的新朋友握握手吧。”两个孩子有点不好意思地伸出手,轻轻地握一握。张军笑着,眼眯成一条缝。而马野看起来更腼腆一些,紧紧抿着嘴唇,脸稍微有点红。“我早上5点多就起来了,7点就在学校门口等你们了。”张军说自己昨天晚上一晚上没睡好,“总想着今天的事儿了”,张军说学校的同学都很羡慕自己,自己也很激动。 在之前的报名电话里,马野的妈妈说自己的儿子是个“内向、沉稳”的孩子。与张军刚刚见面的时候,马野几乎很少主动与张军说话,倒是张军时不时悄悄看看马野,观察这位今天初次见面的北京孩子。 相比儿子的羞涩,马野的父母非常热情。他们仔细询问张军的生日(两个孩子差半岁)、什么时候来北京的等等。 来到张军家里,一间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马野和父母站在一进门的地方。顺着张军手指的方向,马野看到张军的床———用砖头和木板组合而成。屋里惟一可以称做桌子的,是一张大约半米多高的台子。 马野的父亲问:“你在这里写作业啊?” “不是,这是我妈包馄饨(张军的母亲给别人早点摊打工)。我在学校写作业,写完再回家,家里没有地方。” 张军回答。 马野在旁边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不停地打量这间屋子。 后来,在记者的询问下,马野悄悄说,这是他第一次去这样的小朋友家里,因为他以前的朋友家里都和自己家差不多。“这儿有点小”,马野说的时候,有一点犹豫,脸上有些不好意思的笑容。想了想,又补充说,“还有点旧。” 今天起就是朋友 爱心家庭孩子:李馨然、李欣洋 农民工子女:侯丹丽、侯战强 地点:侯丹丽家 “没想到啊,北京还有这么穷的地方,四环内还是高楼大厦,一公里不到的这里就全是平房了……”李欣洋的母亲说。当李欣洋一家,在记者带领下来到侯丹丽姐弟家时,他们都惊呆了。 泥泞的道路、低矮的平房,虽然屋外一片晴空,但十多平方米的屋内却显得有些昏暗。家里除几张床和一张旧桌子外,没有电视、没有空调、没有现代化城市家中任何一样家电。“虽然我心里早有准备,但是孩子家的情况还是让我感到了意外。不过从现在开始,孩子们就是好朋友了……” 三个孩子坐在了一起,有些不好意思说话。 “你好,我叫侯战强……” 还是弟弟侯战强先说话。“你好,我是李欣洋,很高兴认识你……”孩子们的友谊就在这简单的问候与交谈中开始了。 李欣洋的母亲问小战强,“你几月的啊,战强?”“1月份。”“哦,那你比欣洋小,你要叫他哥哥。”“哥哥好……” 由于是第一次见面,孩子们彼此间还有些紧张,都不太说话。不过,随后的游戏却让三个孩子很快熟悉起来。 和侯丹丽结对子的李馨然已经去美国读书了,昨晚11时李欣洋的父亲发电子邮件告诉远在美国的女儿李馨然,和她结对子的侯丹丽已经到家了。 相互印象 1号 孙赢赢(农民工子女):汪孟泽找了好多玩具给我玩,很多我都没有见过。 汪孟泽(爱心家庭孩子):我很高兴认识了赢赢哥哥,今天我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我希望能经常和他一起玩。 2号 丁亚文(农民工子女):“我见了姐姐觉得她特别亲切,特别像我的亲人。 朱佳钰(爱心家庭孩子):“我觉得她也挺喜欢玩的,她比我胆小,还有就是她的个子太小了,也太瘦了,看着像营养不良。” 3号 陶帅(农民工子女):他只比我大一岁,但就像一个大哥哥。 戴超(爱心家庭孩子):陶帅挺开朗的。 4号 陈欣(农民工子女):李伊楠文静、懂事,还挺温柔的。 李伊楠(爱心家庭孩子):陈欣性格直爽,挺可爱的。 5号6号 侯战强(农民工子女):“我觉得李欣洋很热情,对我很好,我们很玩得来。” 侯丹丽(农民工子女):“李欣洋会很多东西,我觉得他很聪明”。 李欣洋(爱心家庭孩子):“侯战强非常大胆,也非常懂事。”侯丹丽做的土豆丝很好吃,我今天吃了大半盘。“ 7号 李贝贝(农民工子女):我一直以为北京的孩子都会瞧不起我们,认识思思才知道,北京孩子不是那样。 王思思(爱心家庭孩子):“贝贝就和我想的一样,朴实、可爱、爱学习。尽管看起来她要比我小很多,可是一说起话,她似乎比我更懂事,更体贴父母。” 8号 李蓉蓉(农民工子女):“(孟笑寒)还教我怎么在她的吊床上荡来荡去,我开始很怕的,她教了后就不怕啦。” 孟笑寒(爱心家庭孩子):“小姐姐会做家务,我们家都用洗衣机,但她教我用手洗。” 9号 闫磊磊(农民工子女):“闹闹(金天小名)爱说话,还一刻不停地动,我感觉我们能够成为很好的朋友。” 金天(爱心家庭孩子):“磊磊哥哥说话很好玩,我有强烈的感觉我们能成为很好的朋友。” 10号 张军(农民工子女):“我以前觉得北京人都很善良,马野就是。” 马野(爱心家庭孩子):“张军比我活泼,比想像的还瘦。”[ 责任编辑:王亚丽 ] 相关专题:寻找失学民工子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