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接受与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15:19 青年参考

  骆驼

  你怎能既描写苦难,又赞美世界?

  本月辞世的波兰诗人切斯瓦夫·米沃什曾经这样提问自己。他很快就给了自己一个简要的答案——“如果你真切地感 受到了世界的恐怖,那么惟一合适的态度就是拒绝它。”

LG CDMA手机一元抢先拍 大奖新浪iGame免费抽
玉兰油欧莱雅等6折起 展示时尚,飞扬青春

  虽然日后他又在一首诗中断言,我们是接受的,而不是选择的。

  事实上,这是多数流亡者的初衷。特别是对于一个流亡的诗人,这样的态度往往更有切肤之痛。作为这世上更敏锐的 观察者,诗人更多地体验了日常之外的事物,喜悦和忧伤,美好与残酷,甚至从政治的正确延展到灵魂的痛楚。这是期待桂冠 者不能不面对的现实。

  通常的评论也多从这个角度出发,认为他早期诗作的特点已经预示了他后来的创作——一种历史性的视点与一种个人 性的经验的结合。

  见诸报端的纪念文字从米沃什的文学成就谈至知识分子的责任,上下到强权时代和今日世界的众多苦难。的确,正像 他的同胞幻想作家S|·莱姆所言,他“有能力说出我们在过去所遭受的一切”。可是最后,人们总还是忽略了米沃什诗人身 份的本身。

  而诗人无非比其他人更多地形容和表达了“这个世界”,通过寻求一种语言、一种形式。用他自己的表达就是,“一 首诗……其自身的完美就有足够的力量去承受一种现实。”在这里,在这个用文字拼接的有着音韵与图形之美的一小块方圆里 ,诗人可以通向一个自指的精微世界。

  这个逻辑的成立就是构成诗人所谓“赋与未曾有名称”的所有。言众人未言,言众人难言。

  “他们说有人创造了你们,但是对我,这似乎不能……信服。”一个到了老年仍旧坚持写作的诗人似乎有理由相信, 自己有与上天相似的权利,把一句话说得斩钉截铁。

  与歌唱“世间万般美”并且“一生爱着布拉格”的捷克老诗人塞弗尔特不同的是,米沃什始终感到自己是一个“被驱 逐者”,尽管他始终坚信人类自身的价值。这是他常常在写作中对自己的根源和精神危机进行探讨的原因。

  米沃什1911年出生于维尔诺即今天的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当时立陶宛仍属波兰(直到1940年归属前苏联) 。尽管此后一生漂泊不定,米沃什仍然把波兰视为祖国,并坚持用波兰语写作。他曾说:“我是一个波兰诗人,不是立陶宛诗 人。”“二战”后诗人曾担任外交官。1960年来到美国。在那里,他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斯拉夫语言和文学教授。

  1989年,诗人结束了30年的流亡生活,回到波兰,定居克拉科夫。同样流亡在美国的俄罗斯诗人布罗茨基曾论 及流亡的代价,觉得是被那像利刃一样平直颤抖的地平线切掉了思想的一大块。然而,那铭刻在眉宇间的灾难,却未能永久、 一劳永逸地趋避成功。

  1936年米沃什出版了自己第一本诗集《冰封的日子》。他后来的主要作品都在波兰之外用波兰文写成,有《拆散 的笔记簿》、《被禁锢的头脑》、《波兰文学史》等。在我国米沃什最早有漓江出版社绿原译本《拆散的笔记簿》,译笔精彩 。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议机动车撞人负全责
新丝路模特大赛
新浪财经人物(1500个)
可口可乐含精神药品?
同学录开张欢迎加入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出国办护照完全攻略
张学良的红颜知己连载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