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参考:太平无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31日15:19 青年参考 | |||||||||
清民时节谭伯牛 1912年2月12日,溥仪与民国政府签订《清室优待条件》后,正式宣布退位。清朝灭亡,直接原因是前一年1 0月10日的辛亥革命。而辛亥年之所以有革命,多少要归功于11年前的义和团暴动;暴动激成八国联军进京,加快中外接 轨的速度,为革命创造了条件。而义和团暴动之所以发生,则有赖于前数十年间的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为之提供了极端 民
宁熬到40岁才当上皇帝。他上台后执政约30年,其执政风格可概括为“老成持重、讳言变革”八个字,正如龚 自珍诗所谓:万马齐喑究可哀。在漫长而残酷的皇位争夺战中,谨慎、稳重的性格是宁赖以最终取胜的法宝。当上皇帝后, 这种性格自然衍化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执政风格。将这种执政风格加以量化和制度化的功臣,则是军机大臣曹振镛曹文正公 ,今日不赘述文正公在军国大政方面的举措,只讲一条他在书法上的指导性意见,庶几能见微知著,看出曹氏在政治学上的高 深造诣。 如果说天下太平是治国的最高境界,那么,这种境界的表征就是太平无事。果若无事,反映在臣子们的奏折中,便是 报报流水账,说一说套话。经过十余年努力工作,宁自信天下差不多已经太平,可是,京中外省官员们的奏折依然长篇累牍 ,批阅起来,不胜其繁冗。看来,不是天下不太平,而是大臣太RAP,怎么办呢?曹文正公出了个主意: 国家承平以久,天下本无事,但是,一些人偏就喜欢危言耸听,没事要找话说,小事往大里说,以博取善于办事的虚 誉。皇上若因此怪罪呢,不免蒙上拒谏的恶名,他还捞着个敢言直谏的名声;但篇篇都看呢,实在又费时费力不讨好。我说呢 ,皇上今后看折子,压根儿别看它内容如何、事情曲折,而是专挑那字体来看。凡奏折字体不用馆阁正体,学这个碑那个帖的 ,统统给他拈出来批评;要还有笔画错误、重字漏字的,就给他罚俸降职。他们若见皇上对字体纰漏这种细节都严格要求,自 然就明白了皇上持重为体、不事虚言的心思,今后再有陈奏,必然深思熟虑,出言慎重,不敢造次了。 主意不错。宁依计而行,逮着几个点儿背的重重处罚。杀鸡儆猴,立竿见影,此后章奏便“语多吉祥,凶灾不敢入 告”了。通过奏折看国势,俨然一副太平无事的气象,道光帝和文正公不由得相视而笑。 于是,在君臣愉快的笑声中,英国军舰“有事”于东南,洪秀全在南方小镇创立了上帝教。大清国,出事了。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