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甲夫妇收养脑瘫弃儿 12年耗尽百万家财(3)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31日01:20 新京报 | ||||||||||||
“也得为我们考虑一下” “我也受罪了。”长女周华只是偶尔出现在家中,她逗男孩玩了一会儿。 而另外的三个子女已不再回家了。 脑瘫男孩出现时,周华17岁,弟弟16岁,另两个妹妹15岁和13岁。按照父母的说法,四个子女都比较听话,家庭和睦。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周大健进入这个家庭,开始与他称为“哥哥姐姐”的人共享父母之爱。甚至,被认为是独享了这一切。 12月17日,29岁的周华出现在家里的时候,一身暗色冬装,额头上已看得出细细的皱纹。5年前的一张照片上,她身穿红衣白裙,斜倚
进门后,周华并不和父母打招呼,而是径直走到一个房间里,她的眼睛直直地瞪着半掩着的房门。门外,张昊夫妇正在陪着周大健看电视。 “他还小的时候,给家里带来了一些欢乐。我们几个都大了,突然出现一个小家伙,挺讨人喜欢的。几个人轮流抱着他睡觉。” 周华说,自己很有耐心,看护周大健的时间也最多,“小家伙有舔别人脸的习惯,晚上他舔着脸才能睡着,从来没有人嫌弃他。” 但作为家中长女,周华还是觉得父母对周大健太慷慨了,他们想方设法讨男孩高兴,却对自己的子女特别吝啬。“周大健来我家后不久,小妹要买一辆自行车,说了好几次,我爸才给了200块钱。而他给周大健看病,从来没有皱过眉头。周大健有两个轮椅,每个都上千块。“ 子女们还发现,父母会对他们隐瞒一些事情:一瓶200元钱的药,他们只说是20元;住院花10万元,只说花了两三万元。 1996年,脑瘫男孩进入这个家庭的第4年,矛盾爆发出来。 那一年,周华21岁,开始恋爱了。 “我们双方都比较满意,下一步就是双方父母见面。”周华说话的声音压得很低,“我和我妈说过好几次,但她没当回事,老说没时间。”周华回忆,那时她第一次对母亲有了反抗意识。 周华当时最大的心病,是怕男朋友知道家里有一个周大健,她竭力说服母亲送走周大健,但母亲不答应。 “家里有这样一个人,别人都以为会遗传。”周华的那个男友,在见到家里的这个脑瘫男孩后,就提出分手了。 “我不反对他们收养周大健,可也得为我们考虑一下吧。” 1996年秋天,周华就与弟妹商量,试图用陆续出走,引起父母对他们的重视。 趁张昊夫妇在北京洽谈生意,周华将周大健丢给了弟弟,只带了一套随身衣服离家出走。几天后,张昊夫妇从北京回到郑州,就让儿子去找姐姐。 “儿子对我说,找她做什么?回来还看周大健?”张昊回忆说,她知道是孩子们商量好的,周华迟早会回来,找了几天没有找到,只好作罢。 而这时周华每天都给弟妹打电话,问周大健还在不在,父母有什么反应。几个月后的1997年春节,她没有回家。又过了几个月,她终于放弃,回到家中。 “我妈只说了‘回来就好’,还让我继续照看周大健。”周华说,“我甚至都想偷偷将周大健扔掉。但他们肯定会很伤心的。” 说这话的时候,家里的晚饭已经做好。一大盆烩菜,一大盆馒头。父亲周峰坐在沙发上,端着一杯药酒,母亲张昊则开始喂周大健吃饭。周华看了看父亲,转身出门。 “她一般不在这儿吃。”张昊打圆场。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