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法国电影回顾展”遗忘的6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06日16:27 青年参考 | ||||||||
“法国电影回顾展”的组织者在选片上颇下了一番心思。然而,一些在法国乃至世界电影史上影响深远的法国影片, 或许是由于名额的限制,没能进入41部展映影片的行列。通过下面这个短短的介绍,或许可以稍微弥补一下这种遗憾。 《月球旅行记》
(ATriptotheMoon)(1902年) 导演:乔治·梅里爱 影片描写了一群奇怪的科学家乘坐炮弹飞船登月,在与月球人搏斗一番之后回到地球的故事。作为早期电影的代表作 ,梅里爱在“视觉奇幻”和电影特技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探索,其贡献并不输于卢米埃尔兄弟。可以说,他同时为未来的 电影艺术开创了“造梦”和“记录”的两个向度。然而,如同梅里爱最后死于贫病的命运一样,他的历史地位和功绩,如今也 在相当程度上被后人遗忘了。 《筋疲力尽》 (Breathless)(1960年)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主演:让-保罗·贝尔蒙多、简·西伯格 迈克尔犯下命案后企图远走高飞,结果被女友出卖横尸街头。戈达尔的这部影片不仅经常让主人公的行为逻辑难以理 解,更创造性地使用了大量违反常规的对白方式和跳跃式剪辑,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被公认为“新浪潮”最重要的代表 作之一。而“新浪潮”的另一位扛鼎人物特吕弗也参与了本片的策划,这更为它增添了一重光环。 《圣女贞德的受难》 (ThepassionofJoanofArc) (1928年) 导演:卡尔·西奥多·德莱叶 主演:玛丽娅·法康内提 这部黑白片时代的默片,在突出主题方面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影片中的场景简化到了不能再简化的地步,几乎所 有的镜头都集中在角色的近景甚至特写画面上,捕捉人物面部表情中最细微的变化,藉以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推动剧情。全片 虽然没有一句对白,但“受难”的含义已经深深刻在女主角痛苦而高贵的眼神中。 《四百下》 (400Blows) (1959年) 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 主演:让-皮埃尔·里奥德 同样是特吕弗的作品,如果说《华氏451度》因为是一部英语影片而落选的话,那么影展的组织者放弃《四百下》 而选择曾在内地公映的《最后一班地铁》,则实在令人费解。影片讲述了一个名叫安托万的孩子,在学校与家庭中都无法得到 理解和温情,最后被送进儿童教养院的故事。影片是“新浪潮”中现实主义类型的代表作,曾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特吕 弗后来又拍摄了《四百下》的4部续集,合在一起成为著名的“安托万系列”。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LastYearatMarienbad) (1961年) 导演:阿伦·雷乃 主演:黛尔芬·塞里格 阿伦·雷乃在影片中营造了一个从未有过的谜宫。一个男人竭力说服一个女人,想让她回忆起两人间曾经有过的一段 私情。然而她越是回忆,银幕上的形象越是怪异而自相矛盾。影片希望运用这种手法表现记忆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这使它成为 电影史上最晦涩的作品之一。 《独行杀手》 (LeSamoura) (1967年) 导演:让-皮埃尔·梅尔维尔 主演:阿兰·德龙 这部影片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香港导演吴宇森正是从阿兰·德龙在片中扮演的那个孤僻、冷俊而 又不失善良的杀手身上汲取了灵感,从而创造出《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等影片中的一系列杀手形象,并最终形成了他的 “暴力美学”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影片中的杀手是独行的,而梅尔维尔却并不孤独。 (林凡)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