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纪念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专题 > 正文

厦门六勇士骑车重走滇缅路千里追寻抗战历史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9日17:44 海峡网-厦门日报
厦门六勇士骑车重走滇缅路千里追寻抗战历史

到学校去借宿,睡在用几张桌子拼成的床上。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厦门六勇士骑车重走滇缅路千里追寻抗战历史

大坪子希望小学的孩子面临失学


厦门六勇士骑车重走滇缅路千里追寻抗战历史

滇缅路上有很多地段是这种铺了小块石头的弹石路。


厦门六勇士骑车重走滇缅路千里追寻抗战历史

行程示意图


  在中国西南的群山中,20多万妇女、老人和孩子靠最原始的工具,在9个月的时间里用手抠出的一条1000公里的路,平均每向前延伸1公里,就有3个生命倒下去。它就是被当时的西方记者称为“中国第二个万里长城”的滇缅公路。

  在这条公路上,有一群从海外归来的华侨组成的“南洋机工归国服务团”。为了解救危难中的祖国,他们告别了国外舒适的生活,毅然投身到抗日的风火硝烟中,将紧缺的战略
物资,通过这条路运回祖国,运到前线,在这1000公里的抗战运输线上,平均每一公里就有一个南洋机工青春鲜活的生命倒下。

  这条血肉铺成的运输线,这群挽救民族危亡的英雄,吸引着厦门的6位青年。于是,他们出发了,骑着自行车,沿着滇缅公路,追寻60年前的历史碎片,他们要告诉人们在这条路上曾发生过的一段不寻常的过去。

  滇缅公路全长1153公里,在我国境内东起昆明,西至畹町,全长959.2公里,当年,滇缅公路成为了获取抗战物资最可靠的国际通道,物资就从缅甸到昆明,再沿滇黔公路和川黔公路运到陪都重庆。

  寻找在这条路上的无名英雄

  当我们踏上了云南这片土地时,我认识到艰苦的里程开始了。因我们将在滇缅公路长达3个月的骑行拍摄、采访、寻找。我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回不是旅行,我们是工作。

  有人会问,你们为什么要选择这么一条路线?为什么要以这样的骑自行车的方式?

  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他们,我们之所以选择这条路,不是因为它的险,也不是因为它的风光,而是为了去探知一些鲜为人知的事,去寻找一些散居在这条路上的无名英雄。

  我们之所以选择用骑自行车的方式,那是因为这次活动完全是我们的“一相情愿”,是自费的。不过,庆幸的是,我们得到了厦门日报的支持和帮助。

  选择自行车的方式有几个好处。第一、我们可以真切地体验滇缅公路上的任何路段,虽然进度比较慢,但我们每经过的地方都能仔细地探寻和感受。第二、这种消耗体能的方式锻炼身体又磨炼意志。当你在中午的12点还没吃饭的时候,前面是十几公里的坡,后面又离村镇挺远的,这时候翻越这道坡是没得选择的。第三、一群人同行,能让你体验团队协作的快乐。

  可能大家还会问,你们是如何走完这条路的?在路上你们有没有想过回头或改用其他的行走方式?我可以很坦诚地告诉大家,我们这一路完全是骑出来的。因为我们的活动方式是要拍出一套记录片,以全程记录的方式。

  很欣慰的是,这一路上我们走过的路并没有像当年那么的险,在路上我们总是运气比较好,我们顺利地寻访到了我们要采访的人,也在路上遇外地问到一些很宝贵的资料和线索。

  我想,做任何事情,只要心诚则灵。还有很重要的是理解。当你所做的事被人认知和理解,那么成功就不远了,只要加上一点点支持,效果可想而知。

  一次次被震撼 一次次被感动

  每个人一生中印象深刻的事很多,被感动的事也很多。但经历不同,感受也不同,被感动的点也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用心。

  当行走在这条充满故事的滇缅公路上时,我们每个人都在用心体会着。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张张沧桑的面容,我们被一次次地震撼,被一次次地感动。

  “苦啊”一位修筑过滇缅公路的老人用那低沉和带着一丝酸楚的语调轻声地说。

  这位修路的老人名字叫杨守清,现住云南省云龙县大粟树村。杨老讲到,当年修筑这条滇缅公路时的劳工几乎都是老百姓,每户都要出工。修路没有什么工具,大多是从自家带的一些簸箕、锄头等简单的工具。吃住都是在工地上。有的人没有工具就用双手挖和搬,虽然手指头破了,但在听到日本人要打到家乡时,他们狠命地干,日夜不停地开土方,炸山石。他们就睡在工地边上,当时瘴气很厉害,很多人由于当时物资的紧缺死于这些疾病。

  我们一路骑行,对于这条路真的是深有体会,可想当年修路的艰难程度有多大。可能大家也听说过了云南十八怪,其中有一怪是这样说的:走路比坐车快。

  当滇缅公路修通时,就连剪彩也没有就开始通车拉物资,这时在陈嘉庚的号召下,一批批的爱国华侨归国参加抗战。现在这批南洋机工在国内还健在的不多了,其中有王亚六、杨保化、罗开湖、翁家贵等不超过二十几位。

  当说起当年为什么放弃安逸的生活,毅然回国参加抗战时,王亚六老人非常激扬地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你们要是生活在那个年代你们也会这样做的。”

  当问及他们回国参加抗战后悔过没有,他们每个人的回答都是一样的,连一秒钟的思考都没有,脱口而出地说:“不后悔。”

  他们回答得多么平实多么有力啊,每每听到这些回答,我们都不禁为之感动。而且,这些老人们对生活的心态至今仍然非常积极,他们说:“我们今天健康地活着,但当祖国需要时,我们仍然愿意奉献出余热。”

  发生在这条路上的中国远征军的故事同样令人不可忘记。看着松山上的一道道壕沟和一个个炮弹炸开的土坑,仿佛听到了震天的厮杀声。腾冲的农民作家段培东告诉我们,当时他采访过的一些远征军说,一场战打下来,剩下没几个人,他们看到的是满山的尸骨,有的战士手还插在敌人的肋骨上。最让人敬仰的是,有一位战士牺牲前,奋力用手中的军刀在树干上刻着“誓雪国耻”。这一幕幕在当时是多么的悲壮和感人!  (江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专题:纪念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夏日风情
夏日风情精彩图铃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