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代人物周报专题 > 正文

从《头文字D》到《七剑》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17:20 时代人物周报

  张志成,香港电影总会副会长,《头文字D》前期筹备中和徐克的短期接触,促成他俩的合作。

  2003年张志成接手《头文字D》电影剧本的改编,投资方寰亚同时邀请徐克拍摄《头文字D》,是希望他能把武侠的精髓融入这部电影。

  经过9个月的剧本筹备,当分镜头和主角都已确定,在开机前的关键时刻,徐克却和投资方产生了激烈的意见冲突,徐克果断地终止了合同,退出《头文字D》。

  正是因为这次共事,才让徐克对张志成有了具体的了解,邀请张志成担任《七剑》的策划和编剧。

  7月8日,张志成与《时代人物周报》畅谈《七剑》。

  时代人物周报:如何结缘《七剑》?

  张志成:两年前,非典最高峰刚过,徐导来电话找我去聊天,提出要我一起搞电影。我当时有点意外,我们风格不太一样,我之前搞的都是现代戏。可是他说,就是要不一样的风格,才能碰撞出新的火花来。

  时代人物周报:之前没有合作过?

  张志成:从来没有过。

  时代人物周报:徐克的电影胜在哪里?

  张志成:他的空间总是很大,想象力很丰富,风格也富于变化。他一直在努力创新,从《英雄本色》到《东方不败》、《新龙门客栈》,他总能给人全新的展现。能从传统中发掘出新的花样和概念,这就是他的伟大之处。他的戏里面还总有东西,可以让你在觉得很好看之外,被引导去思考。作为商业片导演,这是很难得的。

  时代人物周报:风格不同,合作《七剑》有没有出现分歧?谁说了算?

  张志成:某些地方想法不一样,是肯定有的。但我自己当过导演,所以能理解他。再说这部电影一开始就是他的想法,《七剑》就是徐克作品。作为编剧,我是先消化了他的东西,再加上自己的感觉和想法,尽量用文字表现一个故事给他。

  时代人物周报:2003年徐克先拍《头文字D》,为何半途转拍《七剑》?

  张志成:其实当初徐克找我过去,最早并不是搞《七剑》,而是做《头文字D》。我们弄了9个月,差不多要开机了,徐导跟老板出现意见分歧,谈不拢就放弃了。

  时代人物周报:之后如何马上开动了《七剑》?

  张志成:我们做《头文字D》的时候,徐导就被邀请给电视剧《七剑下天山》做艺术顾问。投资方认为徐导有很多想法,是电视剧没办法满足的,如果给浪费了太可惜。所以他们提出,另外拍一部电影,当时还是2003年10月份。所以后来《头文字D》一放弃,就马上开动了《七剑》。

  时代人物周报:身为资深影人,又先后参与过这两部目前最火爆的影片,你觉得《七剑》与《头文字D》谁能胜出?

  张志成:很难说。《头文字D》可能在题材和总体包装上,更容易吸引一些年轻观众。相对来说,武侠片不是一个新类型。但问题在于,《七剑》是徐克作品。作为武侠电影大师,徐克曾经几次开创潮流。他好几年没拍武侠片了,《七剑》又跟以前的作品不一样,对于观众来说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

  时代人物周报:你更看好哪一部?

  张志成:打个比喻,《七剑》像一瓶红酒,而《头文字D》则像一扎啤酒。对年轻人来说,喝下一扎啤酒可能很容易。而红酒不一样,需要细细品尝,并学习如何去欣赏。如果年轻人想要提升享受品位,就会愿意去学怎么品尝红酒。

  时代人物周报:《七剑》拍摄中,令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张志成:一般来说,演员比较多,特别是有分量的演员的影片拍摄,常常会发生抢戏,出现不和睦,可是《七剑》完全没有。有时候他们也会飙戏,会自己跟自己较劲,希望在戏里的表现,不一定完全盖过别人,但最起码不能输,最后就变成这局你赢了,那下一局我就一定要扳回来。看他们互相较劲,感觉蛮有趣的。

  时代人物周报:据说拍摄其实很辛苦?

  张志成:我估计他们中不少人,可能从来没拍过那么辛苦的戏。去天山拍摄时还是12月中旬,应该说都没有在这么冷的环境中工作过,但他们还是能克服严寒完成拍摄,我觉得很感动。比如有一场戏,杨采妮和刘家良要站在河水里与反派打斗,拍摄时气温零下8度,河面都结冰了,下到水里那种滋味就可想而知了,可他们还是能很投入地去演。还有孙红雷,他是第一次演打戏,很认真,不少危险动作坚持要自己上。当时赶戏太紧,可能休息不够,结果有一场跟甑子丹对打的戏,被刺伤了眼睛,他只休息了两三天,就要求回来继续拍,这种精神是非常难得的。

  时代人物周报:电影版《七剑》和电视剧版《七剑下天山》最大的区别?

  张志成:《七剑下天山》中七剑是七个男人,而《七剑》中武元英被改成女孩。这样的改变,人物关系和整个感情戏的线路变化就很大了。《七剑下天山》中唯一女主角刘郁芳跟七剑都有感情纠葛,这样会让人感觉不太好。《七剑》中重新铺排就好很多,而且也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

  时代人物周报:号召力很大的武侠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向来容易引起争议,电影《七剑》的改编,你与原著作者梁羽生先生有沟通吗?

  张志成:没有,其实我们是很希望跟他交流一下的。影视和小说是完全不同的媒体,必须要有改动和发展,才能好看。应该说,电影《七剑》并不仅仅局限于那一本小说里面。编剧本的时候,徐克说过:改编一本小说,对原著最大的尊敬,就是掌握了它的精神。

  时代人物周报:听说徐克有意将《七剑》拍成中国版《指环王》,打算继续拍完六个系列故事?

  张志成:对,他有这个想法。徐导在弄这个电影之前,就已经把原著通读了几遍,然后重新构思了一个七剑世界,写了一本很厚的书。可以这样说,他已经重写了《七剑》,那里面的事件更完整。不过,目前还只是在聊一些想法。

  元彬 打造电视版《七剑》

  作为业内鼎鼎有名的武术指导,元彬创造了不少功夫经典,电影《鹿鼎记 Ⅱ之神龙教》、《刀剑笑》,电视剧《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尤其与徐克合作的《刀》、《新龙门客栈》、《黄飞鸿四之王者之风》,更是吸引了无数功夫迷。由于档期问题,尽管徐克在电影《七剑》中没能与元彬合作,但出于对老搭档的信任,徐克把电视剧版《七剑下天山》的武术指导重任交给了元彬。

  电视剧的空间很大

  1992年,元彬与徐克在《新龙门客栈》里初次合作;1993年,两人再次在《黄飞鸿四之王者之风》里牵手,不过这次合作的方式很特别,徐克的身份是编剧兼监制,元彬的身份是导演兼武术指导;1994年两人又合作了《刀》,三部片子都有不俗的票房成绩。对老搭档徐克,元彬评价很高:徐克的脑子很快,幕前幕后,他是一个能手,一个电影奇人。

  2004年初,徐克决定执导《七剑》,在考虑武术指导的人选时他第一个想到元彬。“徐克找我的时候,我正在忙央视的《白蛇传》,还有香港电影《大块头有大智慧》,他就找了刘家良。”

  在电影方面合作无望后,徐克想到了自己担任监制的电视剧《七剑下天山》,这次终于促成合作。“我跟徐克在新疆呆了一个星期,专门讨论这个电视剧怎么弄。”元彬向《时代人物周报》回忆道。

  与《七剑》的万人瞩目相比,电视剧相对而言要安静很多,但作为动作指导,元彬依然压力不小。“在我来看,压力就是创意,没有压力根本没实力,也出不来好东西。”

  对于电视剧《七剑下天山》,元彬说发挥的空间很大,“《七剑天下山》的剧本相当好,比较好拍,因为所有的重点都勾出来了,每一个演员的性格,每一把剑的身份、前生未来、遭遇都写得很好,很容易去处理每个人的风格。我要做的就是按照剧本去设计,胆子大一点,但不能太神,我喜欢实在一点,不喜欢飞来飞去、炸来炸去。”

  跟电影版《七剑》的武打设计,元彬说不会有太多的比较,因为每个人的风格不一样。“刘家良是南派的,属于南方传教的比较实实在在的风格,而我是戏班出身,花哨加上实在,加上演员本身的功夫,浓缩后再放出来,感觉会很好。”

  元彬七八岁就在香港跟着师傅习武练功,与成龙、元彪、洪金宝一块在学校打闹着长大。

  现在的武戏很乱

  现在,电脑特效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功夫片里,甚至有占主流的趋势,元彬觉得这是因为不懂武戏的人在作怪。

  “现在根本不是武侠的也可以做成武侠,有些现代剧也搞得飞来飞去的,我觉得太乱了,不应该这么做。观众都很聪明,要求也越来越高,有些人以为把武功弄得蛮神的、蛮夸张的就可以吸引他们,其实这些多了观众反而很容易反感,科技的滥用会减弱动作片本身的魅力。有的老板单纯把特技作为卖点,提出要加这些,又要加那些,弄得比较乱,因为他们没有打戏的感觉,只觉得在画面上看得过瘾就行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是比较痛苦的。”

  成功的动作片,元彬认为除了剧本、导演,演员非常重要。如果演员是武师出身,肯定会给角色加分。“实打加上适度的拔高与夸张,是最吸引人的。我从80年代就在国内拍戏,接触到的动作演员不但演戏好,动作的魅力、节奏感也相当不错,比如说李连杰、赵文卓、吴京、吴越,这些人都合作过,都是武术上的高手,跟这样的人合作,我很多的设计都是结合他们的特点,把他们的本事、功力充分发挥出来,感觉特别真实。对不会武术的演员,比如《新龙门客栈》里的张曼玉和林青霞,尽管有办法通过一些技巧、包装让她们也成为一等一的高手,但必须承认,拿假刀跟真刀的感觉肯定是不一样的,真打比假打肯定更有看头。”

  这一点,与徐克此次《七剑》动作设计回归朴实风格的思路,异常吻合。

  元彬觉得一个好的武术指导,没有武术功底是不行的,同样,没有经验也不行,没有经验会被剧本、导演牵着走。

  “比如拍金庸剧,金庸只写出武功,没有想过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什么吸星大法、独孤九剑、葵花宝典,这些怎么拍啊?我们就要思考、琢磨,想办法实现。作为武术指导还要考虑很多问题,通场、音乐、武术、造型、配音,都要设计的,所以一直到现在,我新的东西要看,旧的东西也要琢磨,要有创意。”

  我不喜欢在好莱坞拍戏

  袁和平在好莱坞的发展获得了成功,元彬一点也不羡慕。之前他也在好莱坞拍过几年戏,比如与洪金宝合作的《过江龙》,但那里的文化令元彬接受不了。

  “我不喜欢在好莱坞发展,它的感觉、历史、故事、背景、生活方式跟我们差别太大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有很多故事可以拍,它们没有,所以它们只能盯着将来、盯着市场、盯着包装,它们的影片中充斥着新科技、电脑动画。我喜欢在国内拍我们的历史,到那边去拍,它们只是利用我们的功夫,但没有用我们的历史背景,所以塑造不出那样的效果,拍不出中国的历史感觉。而且它们喜欢用枪,那还要武术干嘛,拿起枪就很难打了,感觉总是不好。”

  近几年,元彬频频与电视剧牵手,反而离电影越来越远,很多人认为是电视剧的钱好挣,元彬反驳说,“其实拍电影的钱多一点,花的时间也比电视剧少,有时候电视剧很多镜头后来都扔掉了,有时候为了拖时间,又要故意拉长对白,或者用打斗来凑够,比较乱一点。”

  “从我个人的喜好上,我还是喜欢拍电影,因为电影拍摄时只有一个组,所有的对白、镜头都由这个组完成,风格是统一的,电视剧一般会分成两三个组,就有两三个导演,每个导演的风格都不一样,后期制作比较困难,很难形成统一的风格。”

  为什么功夫片是主流,甚至像张艺谋这样的导演也趋之若鹜,元彬说,“因为功夫片在国内好卖,尤其是有海外市场,功夫片就是一种身体语言,老外即使不懂中文,但能看懂动作,容易有共鸣。尽管好的文艺片,故事也不错,但卖点不如功夫片那么有震撼,几十年都是这样。”

  不难看出,元彬的中国情结蛮重的,这种情结,似乎让我们可以更为期待他打造出来的电视剧版的《七剑下天山》。

  中国功夫的“壳”,西方精神的“核”

  在华语世界没有哪一种书像小说一样流传,在华人社会也没有哪一种电影像功夫片一样风靡。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从1928年张石川、郑正秋拍《火烧红莲寺》开始,经过李小龙到成龙、李连杰,从《龙争虎斗》到《藏龙卧虎》、《英雄》、《十面埋伏》再到《功夫》、《七剑》、《无极》,中国功夫片经历了由边缘到主流的漫长阶段。

  在全球化的文化、商业语境下,中国功夫片无论观念还是技术,一直在求新求变,进入了所谓的“新武侠”或者“后功夫时代”。

  怎样的“新武侠”

  “(功夫)武侠片已成为目前中国最具商业、文化价值的主流电影,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武侠电影研究专家贾磊磊说。

  何谓新武侠?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陈犀禾博士认为,“以中国武侠作为传统文化的形式和载体,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思想观念进行新的创造”。

  应该说,新武侠的先驱者首推李安的《卧虎藏龙》。其意义在于,“通过强烈的视觉影像手段,表现了好莱坞以前从未表现过的江湖故事。同时,李安进一步对传统武侠电影的叙事手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写,更易引起西方人的兴趣,但又明显具有中国特点。”中国电影研究中心研究员饶曙光说。

  至于《英雄》,陈犀禾博士说:“张艺谋的江湖故事更偏向于对现代性的思考。没有打打闹闹,没有简单的国仇家恨,而是置身恩怨之外,对恩怨情仇进行历史哲学的提升。”

  这种求新求变,无疑为其他导演提供了参照和灵感。徐克与刘家良合拍《七剑》,就被认为是武侠写意与写实的大融和。

  “徐克是中国难得的技术高手,当年也与刘家良合作了不少影片。但路线不同让两人最终分道扬镳,可到了《七剑》,他们又重新走到一起。这说明不管写实还是写意,当两者按自己的轨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融和在一起,产生新的文化气象。不然,他们两人最后都有可能出现问题。”饶曙光说。

  中国功夫的“壳”

  统计表明,《卧虎藏龙》全球总票房为2.13亿美元,《英雄》1.76亿,《十面埋伏》也有8000万。不管从文化还是商业上,近年中国功夫大片都呈现出一派“全球化”景观。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认为,“《英雄》的戏剧性在于它是一部充满了中国文化象征的电影,但这部电影的坚固的内核却是全球的。这个完全脱离了中国历史的限定性的故事,被赋予了对于新世纪的全球格局进行想象的宏伟意义。具有东方神秘色彩的唯美主义的武打构成了这部电影的消费性,也是它赖以吸引观众的基础。”

  “新武侠”的产生不仅是技术层面“合流”的结果,更是东方武侠文化与西方英雄主义“合流”的成功。

  “武侠电影具有鲜明反对权威的精神,也是一种励志、上进的精神象征,这与美国西部片的开拓、进取、正义等精神殊途同归。如果西部片是美国精神的象征的话,那么,我就觉得武侠片也是中国精神的符号之一。而这两种精神,在新的语境下自然地进行了重新理解和融和。”

  《英雄》是张艺谋第一部成功的转型之作,也一并把中国功夫片带入了全球市场。而功夫片在全球的气候,引起了西方制作商的注意,让他们加大了对中国功夫的引用力度。最典型的如《黑客帝国》、《杀死比尔》。

  北京电影学院徐皓峰教授认为,这种现象是全球化下“文化符号的彼此借用”。比如在梅尔·吉普森导演的《基督蒙难》结尾时,便借用了悲凄的中国二胡。不过,这并不影响西方人的观影兴趣。西方人大都不明白“武侠”“江湖”真正的含义是什么,他们消费的无非只是那些打得天花乱坠的中国功夫。

  饶曙光也认为,“西方人在影片中使用中国功夫,并不意味着他们真正认同我们的武侠文化。他们看到中国功夫既然成为时尚,便借用中国功夫去演绎美国精神,而功夫只不过是他们卖产品时用的一个‘壳’而已。”

  马中峻:武侠还不是主流

  “如果以传统为界,我认为《七剑》便是一部具有‘新武侠’意义的电影。”《七剑》制作人马中骏说。

  时代人物周报:与徐克合作,你最看重的是什么?

  马中峻:他身上那种年轻人才有的激情,他的创意和点子无穷多,尤其是对武侠的痴迷。在武侠电影方面,他应当算是大师级的人物。到了“大师”这个地位时,一般都会守成,但他却永远处在创新与突破的状态中。

  时代人物周报:你认为他突破的是什么?

  马中峻:我觉得他不仅是对武侠世界的突破,在人文等各个层面,都想有所追求。他创造的是一种“新武侠”世界。

  时代人物周报:你对武侠电影进入世界市场有什么图谋?

  马中峻:我常和欧美、日本、韩国的电影从业者谈论中国的武侠片。其实,从全世界范围看,武侠片还是一种“小众”文化,不是主流,更不是强势文化。

  时代人物周报:那好莱坞刻意融和中国功夫又说明了什么?

  马中峻:现在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好莱坞不管是请李安、吴宇森还是徐克,意图其实很简单,就是想丰富一下好莱坞原有的文化结构,而不是让这种文化成为他们的主流,武侠文化也不可能成为他们的主流。

  时代人物周报:从你们制作人的角度,如何化解这种局面?

  马中峻:首先,我们一定要立足于本国的市场,就是把故事、人物与本土的关系描述好。其二,把我们武侠文化所有的特点发挥到极致,把亚洲的市场做好,只有这样才可能有机会在世界范围内有自己的声音。

  张伟平:拍武侠片成为了我们的抱负

  “张艺谋拍完《英雄》与《十面埋伏》后,他在国外市场的号召力与名声前所未有的大。我想,这就是武侠片与商业片的魅力所在。为什么?因为看的人多,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美元背后站的是什么?站的都是人。”投资人张伟平说。

  时代人物周报:从投资者的角度,你认为张艺谋的武侠电影与传统武侠片有何不同?

  张伟平:张艺谋做了很大胆的尝试。比如甄子丹与李连杰的那场戏,他们是在意念之中完成对决的。从画面和内容,我觉得它已经升华了,不同于原先武侠电影中那种市民式的打斗。从大的剧情设置,它也告别了原有的那种国仇家恨、以怨报怨的哲学境界。同时,《英雄》还极大地展示了中华文化中的琴、棋、书、画等。

  时代人物周报:比较一下《卧虎藏龙》与《英雄》,你会如何评价?

  张伟平:我觉得《卧虎藏龙》与《英雄》最大的不同,是在于他们精神境界的升华。

  时代人物周报:那你对《十面埋伏》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张伟平:遗憾倒是没有,不过,我们明显感觉到了它在文学层面、叙事手法上的弱势。其实,当时我们看完了样片后,便都发现了这些问题。但我们是商业片,所以不能在没放映之前,就先自我检讨一遍。

  时代人物周报:武侠电影今后会成为你的投资重点吗?

  张伟平:对,肯定是。

  时代人物周报:你认为武侠电影会不会成为世界主流类型片?

  张伟平:这很难说。但是我想如果拍出好的武侠片,可能会成为一个时间段的主流话题。中国拥有几千年文化历史,这使得我们有很多的人物故事、素材、想象力可以拍出好的武侠片。

  改变历史的功夫片

  1928年《火烧红莲寺》 神怪武侠类型,引发第一次武侠片浪潮。

  1938年《粉妆楼》 香港第一部功夫片。

  1949年《黄飞鸿鞭风灭烛》 第一部黄飞鸿电影,此后50多年共有100多部黄飞鸿电影,香港功夫片的代表。

  1966年《龙门客栈》《大醉侠》 胡金铨在武打表现形式上吸取了京剧的武打风格,使武打有了起承转合的韵律和文化意味。

  1967年《独臂刀》 张彻的武侠世界极尽阳刚,武打动作写实,硬朗,奔放,开创了血腥的反叛的暴力美学,彰显了悲壮的个人英雄主义。

  1971年《唐山大兄》 李小龙进入观众视野,创造了香港当年票房纪录。

  1972年《精武门》《龙争虎斗》《猛龙过江》 李小龙的电影不但连创香港当年票房纪录,而且使香港功夫片走向世界,使功夫片成为最能代表中国电影的类型片。

  1978年《蛇形刀手》和《醉拳》 袁和平导演,成龙主演,开创了功夫喜剧的先河。

  1979年《蝶变》 徐克开创了新武侠片的历史,也终结了经典功夫片的历史。

  1982年《少林寺》 张鑫炎导演在中国大陆实地拍摄的,在武打电影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造就了新一代功夫明星——李连杰。

  1984年《蜀山剑侠》 徐克聘请好莱坞的特技制作人员,初步确立了香港科幻功夫片的新类型。

  1985年《警察故事》 成龙展示了自己全方位的发展实力,标志成龙真正成为功夫巨星的一部电影。

  1990年《双旗镇刀客》 大陆的何平在保持传统武侠电影的视觉空间的基础上,对传统武侠电影的人物谱系、剧情结构、武打程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改写”。

  1991年《黄飞鸿》 徐克重拍黄飞鸿系列,再次掀起功夫片新高潮。

  1994年 《精武英雄》 根据李小龙当年的《精武门》改编。很多影评人认为,无论是从动作还是精神上,都对于前作有了超越。该片也被认为是香港功夫片的一个新的顶点。

  1999年 《黑客帝国》 袁和平做武指入主好莱坞的第一部电影。“东方功夫+西方特技”的绝妙融合,在功夫片历史上难有匹敌。

  2001年 《卧虎藏龙》 从严格意义上讲,该片属于武侠片。不过,影片美轮美奂的打斗足以让它载入史册。

  2002年 《英雄》《十面埋伏》 创造了中国电影的票房奇迹,同时也将人们带入了功夫片的视觉革命。

  2004年《功夫》将袁和平和成龙开创的功夫喜剧引领进了后现代时期。

  武指

  功夫片的功夫大师

  “武术指导”这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功夫片的演职员表里是在1965年,香港长城公司拍摄的《云海玉弓缘》(导演:张鑫炎,武术指导:刘家良)。该片被认为是武打片的第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武术指导正式成为功夫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到上世纪80年代逐渐形成几大动作武师班底。其中尤以刘家良的刘家班、袁和平的袁家班、成龙的成家班和洪金宝的洪家班最为有名,又有程小东、元奎、唐季礼、元彬、董玮等著名武术指导撑起香港功夫片的另半壁江山——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才维持了功夫片的制作水准。

  另外,这几年美国的动作片和科幻片中加进些中国功夫已渐成一种潮流,而洪金宝、袁和平、唐季礼等知名武指在好莱坞的走红,也标志着“武术指导”这一特殊的电影行当已开始受到国际电影界的承认了。

  刘家良:正宗真实的功夫

  中国功夫片武术指导第一人。刘家良,广东人,1934年出生,在广州长大。他出身武术世家,7岁开始随父亲学武,父亲刘湛是黄飞鸿入室弟子林世荣的亲传弟子,因此深得黄氏武学真传。1950年刘家良随父进入电影界,从临时演员及龙虎武师做起。1963年,在《南龙北凤》中初当武术指导。在《云海玉弓缘》之后被邵氏公司聘为武术指导。

  在张彻执导的《方世玉与洪熙官》(1973)一片中担任武术指导,展开正宗国术的路线。1975年重投邵氏,执导首部作品《神打》,凭此片一炮而红,更奠定他动作片导演之地位。自1975年起,刘家良在邵氏公司正式当导演。其中《少林三十六房》(1977)对当时的电影界及武术界影响极深。1980年开拍及演出的《长辈》,女角惠英红凭此片在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中获得最佳女主角。刘家良所走的都是李小龙之后正宗国术真实武打路线,亦是香港从武术指导升任导演的第一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刘家良执导过不少脍炙人口的武打片,如《南北少林》(1985)、《五郎八卦棍》(1983)和《醉拳2》(1994)等。当中的《醉拳2》,以明快的节奏,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达到了当时动作片的一个高峰,其他武术指导纷纷仿效。刘师傅更凭此片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动作指导奖。刘家良一直坚持正宗国术真实武打的风格,强烈地表现华南文化与传统的根,更是他人难以取代。

  2002年与吴京合作的《醉猴》体现了他的一贯实打的风格,虽然票房不如人意,但也为看惯了特技功夫片的人带来一丝新意。此次他又与风格一向不同的徐克合作的《七剑》,一定能让我们眼前一亮——写实与写意的不同功夫理念下的激烈火花。

  袁和平:挑战视觉的功夫

  《黑客帝国》、《卧虎藏龙》和《功夫》等片的武术指导。年轻时绰号“大眼”的袁和平,如今已被尊称为“八爷”。他出身武术世家,父亲袁小田本是京剧武丑,精擅北派武术。20岁时进入电影圈做龙虎武师及龙套演员,25岁首次为吴思远导演的《疯狂杀手》担任武术指导,其时为1970年。

  1978年,袁和平成为《蛇形刁手》和《醉拳》的导演,与成龙首开功夫喜剧的先河。《蛇形刁手》和《醉拳》上映后反响极佳,两部票房皆名列当年十大卖座影片,甚至打入日本市场。袁和平也因此一鸣惊人,成为香港电影界继刘家良、洪金宝之后第三位由武术指导升为导演的成功范例。

  1982年导演的灵幻功夫片《奇门遁甲》,他从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中汲取灵感,不仅设计了超乎寻常的杂技式肢体动作,而且集中展示了烟雾、吊威也、魔术、杂技在内的香港突发特技。使《奇门遁甲》的人物造型、道具、布景以及打斗场面呈现出既恐怖又幽默的诡异风格,即便在当今香港电影中也称得上独树一帜。

  1990年的警匪动作片《洗黑钱》,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乏味,但袁和平、甄子丹、袁祥仁、郭振锋(这四人如今都已闯入国际影坛)共同设计的打斗场面完全打破了传统功夫片的套路模式,融合现代搏击与传统武术招式,既迅速敏捷、又拳拳到肉,动作潇洒、造型凌厉,同时甄子丹擅长的腿功亦发挥得淋漓尽致,堪称现代功夫片影史的典范之作。

  1993和1994两年是袁和平的创作旺盛期,他一口气担任了《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太极张三丰》、《英雄豪杰苏乞儿》、《咏春》、《精武英雄》、《火云传奇》七部功夫片的武术指导及导演,努力做到部部有新意。

  奠定“八爷”武术指导国际地位的电影是1999年沃卓沃夫斯基兄弟拍摄的《黑客帝国》。作为动作指导,他将导演“东方功夫+西方特效”的动作理念体现到了近乎于完美。之后他又为《卧虎藏龙》、《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黑客帝国3矩阵革命》、《杀死比尔》和《功夫》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制作担任动作指导。

  程小东:华美入境的功夫

  在香港武术指导中与袁和平齐名的是程小东。较之袁和平设计动作的真实质感,程小东则更加华丽飘逸,不循章法,有着舞蹈般的美感,他也很注重动作与情境的配合,形成铺张、奇异的风格,颇具艺术性和观赏性。代表作品《新龙门客栈》、《倩女幽魂》、《东方不败》、《大话西游》、《英雄》和《十面埋伏》。

  成龙:京剧杂技的功夫

  成龙,这个名字就是功夫片的金字招牌。同时他也是成家班的领军人物。20世纪70年代之后,以洪金宝、成龙、元彪为代表的“七小福”,一度驰骋香港武侠影坛。他们往往包办一部电影从编剧、导演到演员、武术指导的各个环节,其根本技能是来自当年戏班的武生功底。

  作为目前国际影坛最著名的功夫明星,成龙的成就实在不用过多着墨,他所拍摄影片中的动作几乎都是由他所领导的成家班精心设计。成龙是京剧武行出身,因此其影片中的动作十分注重场面的设计,群殴的场面更是借鉴了京剧舞台上的武生戏。另外,他还将动作和杂技糅合在一起,产生幽默刺激的观赏效果。作为闯荡好莱坞和海外市场比较成功的华人,成龙的成就和影响力目前尚无人能够匹敌。

  唐季礼:火爆惊险的功夫

  《神话》的导演和武术指导。唐季礼拍的大部分都是现代题材的功夫片,他与成龙是现代功夫片的黄金搭档,与成龙亲身涉险,多次受伤。同时他与成家班合作的《警察故事之超级警察》、《红番区》、《白金龙》等的成功,帮助成龙实现了十几年来进军好莱坞的梦想,而他自己在美国导演的第一部电影《脱线先生》也有不俗的票房成绩。他的功夫片追求大场面火爆激烈的节奏,将人物置于惊险环境中,接近西方动作片的风格,很受好莱坞的青睐。

  特技人

  可以说没有特技人,就没有功夫电影。特技人,又被称为替身,几乎与功夫电影同时诞生的一种职业。

  特技可以分成三种:第一种是武行的替身,像武打动作、撞玻璃这些硬功夫;第二种是像火烧戏、在高处危险作业等更具有危险性的替身工作;最后一种便是驾驶摩托车、小轿车等的飞车替身,这样的替身难度是最大的。

  正是特技人各种舍命表演,才有了刺激精彩的功夫片。而他们却拿不到很高的片酬,也不会在影片职员表里出现,是真正的幕后英雄。但有些人还是走到了幕前,成为了幕前的英雄。

  最成功特技人:成龙

  2002年世界特技人协会终身成就奖。在《精武门》中那个被李小龙一脚踢飞,破窗而去又飞出六米的家伙就是他,在当时所有人都在考虑做完这个特技还有没有命在的时候,成龙自告奋勇挺身而出。结果,成龙落地时的感觉“就像是被车撞了一般”,但他还是为得到大师兄洪金宝、导演罗维和功夫之王李小龙三人的同时称赞而高兴。以后在他自己的电影里他很少用替身,坚持自己上阵,他正是以这种不要命的精神和特有的幽默,成为李小龙之后最优秀的功夫巨星。

  最专业特技人:陈一言

  人称香港第一特技人。1970年加入李小龙的龙虎武师行列。李小龙去世后,他转行做特技人,出演了李小龙遗作《死亡游戏》,成为香港第一代职业特技演员,后来曾作为成龙的替身参加多部电影的拍摄,大家熟悉的有《霹雳火》等。1977年,陈一言开设了神风特技制作公司,训练爆破、飞车等特技人,高徒中有柯受良、罗礼贤等知名特技人。

  最火爆特技人:罗礼贤

  罗礼贤在香港有“万能替身”的称号,各个领域的替身他都可以做。他的工作常常是开着燃烧的汽车,从陡峭的山崖上翻滚而下,最后在山脚下停下来并发生剧烈的爆炸,让人们看到炫目的火球。他今年已经41岁了,在从事电影特技业以前,他曾经获得过跆拳道黑带。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他开始在成龙著名的系列功夫片《警察故事》中做一些摩托车动作特技。至今为止,他曾经是刘德华、周润发、成龙、杨紫琼、周星驰、张国荣和张曼玉等人的替身,为香港的200多部影片做过特技表演。现在他已经从幕后走到幕前,成为香港最棒的特技指导和动作导演。

  最潇洒特技人:元华

  做过李小龙的替身——翻跟头。在《龙争虎斗》中,李小龙片头在寺庙同洪金宝过招而后空中翻腾两周,跳出人群落地的替身就是他。还有后面李小龙力战群雄,独眼龙抓着李小龙脚,李小龙又是一个后空翻摆脱敌人的替身也是元华。这一直是元华自己觉得最有荣誉的事情——功夫皇帝都做不出来的动作,只有我能做。之后的替身工作就没这么潇洒简单了,而是许多的玩命动作。元华曾经还是影帝狄龙的御用替身。后来渐渐在多部功夫片里担当倒霉搞笑的配角。当年和洪金宝、成龙一样是著名的“七小福”之一的他终于熬出头了,去年因出演《功夫》里的“包租公”获得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

  最特殊特技人:元秋

  难得的女性特技人。和《功夫》的元华一样,元秋也是当年著名的“七小福”之一。10岁便开始学习武术,经过七年的训练,她开始接触到电影。第一份工作是特技替身,这使她成为当时香港电影界中为数不多的女性替身演员之一。1973年她拍了第一部电影《顶天立地》,由成龙主演。之后,她在007系列电影《007之金枪人》里饰演“邦女郎”。

  1975年,元秋结婚后就退出了影坛。经过周星驰竭尽全力的请求,她最后承诺参与《功夫》的演出。《功夫》是从那之后她拍的第一部电影,但重返影坛也付出不小的代价,因为角色的需要,她在2个月内长胖了三十磅。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