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南京晨报聚焦栏目专题 > 正文

智能交通将“控制”南京主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09:04 南京晨报

  转眼十运火炬已经熄灭一周,十运会的安全保卫工作获得公安部的通令嘉奖。其中,开幕式奥体中心的疏散工作连人带车只用了38分钟,比原先1个小时的预案提前近半小时,令国内外专家公认为是2008年奥运会的一次成功预演,而赛事期间全城顺畅的交通更让外国记者频频赞叹:“古城美丽,交通更美丽!”

  近日,北京奥组委也已派出有关人员前来考察,学习十运南京交通的操作。昨天,
全程参与十运交通方案组织运作的南京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严庆陵副局长接受晨报记者专访,谈盛会交通顺畅经验,展望十运之后,如何以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留住金陵“美丽”交通。

  □管控

  限制与负荷间找平衡

  如果把全城都关起来,那

十运会的交通肯定没什么问题。‘限制’是最简单的管理办法,”严庆陵说,“但那样当然不行。既要保证全运会的顺利进行,又要方便群众,尽量不影响市民出行,这里面有一个权衡问题。”

  南京市对此出台了几个政策,比如国庆节为十运调休,比如倡导市民在十运期间改变出行习惯,尽量不开私家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还有一项特别举措是11日到14日连续四天实行单双号出行限制,在主城区55条主干道上,小型客车按车牌,单号单日行驶,双号双日行驶。“一线民警与媒体都大力宣传,让广大市民有意识地把我们的城市道路更多地留给十运客人。”同时,机关单位也带头做到离家不远的尽可能步行上下班。如此一能健身,二可节能,同时还缓解了交通压力。有十运会的成功交管在前,南京今后类似的大型活动中以及日常管理中,严副局长认为还是要限制措施尽可能少,尽可能人性化。“要根据每次活动给城市交通增加的负荷量,相对应地制定限制措施,尽量给市民的出行少添麻烦!便民第一,适度管制。”

  □市民

  坚持文明出行成就十运交通

  十运期间,南京主城在没有大幅削减交通流量的情况下,没有一起死亡

交通事故、没有一次长时间塞车,如此顺畅的交通环境,让市民备感舒心。对此,街头受访的市民都说:多亏了那些从早到晚站马路的交警们,他们这些天辛苦了!严副局长则代表广大交警表示:“盛会期间,广大市民的交通文明意识很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很感谢大家的配合!”

  家住水西门的王先生就在单双号管制的特别日子里,与朋友们以邻里互开“公交”的方式,遵守管制规定的同时也没耽误上班。他告诉记者,虽然11日、12日两天放假,可自己天天要到公司加班,提前两天他已经开始发愁,因为自己的PO鄄LO车号为单数,双号就不能开车出去,结果上社区网站一聊发现,不少附近小区的私家车主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大家商量后想出个妙招:单日由他和几位私家车主开单号车统一接送其他几个网友上下班,双日则换双号车车主为大家服务。私车公用的日子里,大家也通过十运拉近了距离。

  统计数字显示,10月11日到12日,南京主城区的交通量比平时下降25%,奥体中心附近下降50%,从老城到新城的跨河地区下降30%。10月14日,奥体中心附近下降35%,跨河地区下降14%……在后十运时期,严副局长表示在加大科技投入、警力支持的同时,更需要市民保持一如十运期间的交通文明高素质。

  □后十运

  智能交通信号控制主城

  近10万人,3500余辆车,此次十运开幕进出场的巨大交通流在南京道路交通管理史上还是首次遭遇,交管科研部门请目前国际领先的交通GIS系统帮忙,难题迎刃而解:通过高科技数据库管理系统,瞬间调配交通流,开幕当日总体交通组织尽在掌握。

  据交管局科研室顾怀中主任介绍,GIS是地理信息系统 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 的英文缩写。当外界情况发生变化时,只要更改局部数据,就可维持GIS数据库的有效性和现实性。此次十运开幕,科技人员只需将人流量、车辆数、出场时间等参数,一一输入已按南京路况设置好的十运交通GIS系统,数秒间,计算机便能显示出基本的交通组织方案。

  十运之后,交管部门正在规划部门和东大等高等学府配合下,全力发展包括GIS在内的南京道路交通智能系统。“整个流程像人的神经系统。”据介绍,为捕捉到道路上的信息,系统安置了很多“触角”。它们或是挂在路口的摄像探头,或是传感器———有的埋在路口的停车线下,有的埋在禁止车辆掉头的实线下,车辆驶入感应范围,传感器马上运作,把信息传给“大脑”———设在指挥中心的控制平台,经过处理,控制平台发出相应指令。

  该系统的关键则是交管科研部门正在紧密筹划中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信号控制系统之一,其特色为“自适应”,即红、绿灯信号随马路上的车流量的多少而实时变化,某个方向的车比较多,绿灯的时间就会自动延长。另一个功能是———“线装调控”,即俗称的“绿波带”,把一条马路上多个路口的红绿灯联合起来设置,在车辆保持匀速的情况下,使车辆通过一个绿灯后,接下来也能连续碰到绿灯。

  此外,智能系统的其他要素:交通违法监测系统、道路交通监视系统和区域交通诱导系统,在连续四年获得全国畅通工程一等城市的南京已经运作相当一段时间,并日趋发展成熟。据严副局长介绍,借十运会东风,在道路改造已基本成形的南京交通现状下,交管部门计划在政府支持下,斥巨资将明城墙以内、主城区的各路口都覆盖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届时可根据路口交通状况,对任何路口的红绿灯信号进行每分、每秒实时调整,让南京道路更加顺畅,令石城更加“美丽”。

  □相关新闻

  南京“秘密武器”监控交通“门面”

  这边车辆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站外带客”,那边监控中心已经录下了所有违章镜头。记者从南京市运输管理局获悉,投资110多万元的运政指挥中心,在全市14个重点区域布控,全天候监视道路运输市场,这在全国尚属首家。

  昨天,记者探访了这套全国最先进的运政监控系统。在运政指挥中心监控大厅里记者迎面看到一堵很大的视屏墙,上面有14个小屏幕和1个大屏幕组成,南京的中央门、15路公交站、桥北客运站、四平路以及运管处的下关管理所等处的情况一览无遗。一个显示为南京商厦的屏幕上,画面定位在一辆到泗阳、淮安的长途客车的身上,只见车辆停在路边,司机站在车外拉客。“车辆的车牌号能不能调出来?”“当然可以 ”随之车牌号放大变得越来越清晰,苏A298×1,车主将车牌倒数第二个数字贴了起来。“没关系,已经拍到了线路牌号,我们完全可以查得到。”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在这些路段都安装了可360度旋转的摄像头,可以对周边的情况进行全程记录。运政指挥中心负责人徐宁告诉记者,他们会每周将记录下来的违法行为告知车辆所属地的运管部门,由他们告知车辆所在企业,到南京运管部门接受处理,站外带客罚款1000-3000元。徐宁介绍,从7月份以来已经有30多辆车违章被拍到。南京运管处正准备采用新的执法方法,即将记录下来的违章行为刻成光盘,然后随处罚通告一起寄到其单位,对违章运营车辆进行处罚和教育。

  据了解,这是我省甚至我国交通系统第一个对客运违章实施监控的系统。徐宁介绍,这套设备作为系统集成、控制一体化平台,主要包括中心大屏幕显示、客运违章车辆远程视频监控、交通规费联网征收、客运联网售票、执法车辆GPS定位和96520、96196投诉热线等系统。

  据介绍,启用这套“秘密武器”的初衷,是因为在运政执法过程中,常出现违章人员暴力抗法、逃避处罚的行为,但因证据不足,执法查处有困难。有了这套“秘密武器”后,违章人员的一举一动都会被记录下来,证据确凿也就无处可逃了。

  相关专题:南京晨报聚焦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