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社会记录》:研究生网上写信寻姐姐(上)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00:05 CCTV-新闻 | |||||||||
寻人启示 杨德超坐电脑前看Google earthd的地图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11月14日22:05播出节目《姐姐》(上),以下为节目实录。 主持人阿丘: 最近网上有一封信引起的震动不小。这封信在国内三大门户网站一出现,半个月内点
这是一封什么信?怎么就引起了这么多的争议? 简单地说,这是一位正在厦门大学读研究生的学生写给自己父亲的信,信很长,您看用四号字打出来,都足足十几页,有近8000字。在这儿我不能给大家细读,信里说的最重要的事情,是这位研究生他要寻找三年前离家出走的自己的亲姐姐。他把信放在网上,也是希望网友们多多转贴,帮助他寻找姐姐。 我也仔细读了这封信,读完以后,我理解了为什么网友们的看法那么不一样,的确信中的内容让人五味杂陈,但这其中最刺痛网友的是今天的“寻找”,一个弟弟对姐姐的寻找,一个竟然迟到了“三年”的寻找!姐姐离家出走,据这位研究生弟弟自己信中讲,至今已三年零八个月。而姐姐的亲人,包括写信的姐姐的亲弟弟,为什么在姐姐离家出走三年之后才想起来去寻找?这三年中,姐姐的父亲、母亲、尤其还有一个读研究生的亲弟弟,难道就从来没有想起来过离家出走的亲人吗?没有力量?没有时间?还是……是呀!我们没法理解,这三年的跨度刺痛了大家。更何况,如同信中所讲,为了弟弟读书,为了那个贫穷的家,姐姐的付出,曾经是那么的惨重! 现场采访:杨德超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杨德超(哭泣):我没想到我是这么一个残酷的人,我自己从来没有想过,没想到自己是这样一个形象。 画外音: 杨德超,就是写信的人,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三年级研究生,他的姐姐杨艳梅,于三年前离家出走。 影像资料:姐姐照片 画外音: 照片上这个女孩子,就是杨德超的姐姐杨艳梅。姐姐,1974年出生,农民,小学毕业即辍学在家,做家务干农活。2002年初姐姐离家出走,至今已经三年零八个月。
杨德超(哭泣):我根据这个局面,我就判断她生还的可能也很小了。 记者:为什么现在才想起来找? 杨德超:到了今年8月18号的那个晚上,就我同学张会勇在他的电脑上安装一个叫Google earthd的地图,这个地图能够清晰地显示出我们国家的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川。我当时很偶然的来实验室,就看到了那个地图,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想看看,东莞和信阳之间是个什么样子? 画外音: 今年8月的一天,杨德超打开了电脑上的这个程序,这是一个全球卫星图片浏览软件,可以清楚地显示地面上的山脉,河流,铁路,建筑。无意中打开这软件的杨德超,望着这些铁路、公路,忽然想起了姐姐,想起了姐姐的一段往事:八年前,很少出远门的姐姐前往东莞打工,可是在一天夜晚下班时遭到三个不怀好意的男人暴力袭击,姐姐拼命反抗,最终逃脱,但遭到连续的暴打,极度惊吓之后,姐姐精神受了刺激,她未带任何钱物行李,不顾一些的连夜从广东东莞沿铁路线徒步向老家湖北广水跑。而这一跑,就跑了40多天。 现场采访:杨德超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杨德超:她是沿着铁路线一直走回来的,然后我就看那个铁路线,这个铁路是从广东东莞一直延伸到信阳,其中的湖南那是一个非常多山的,铁路线在大山和一条江这样一个中间穿过,而湖北是有数不清的湖泊,我当时看到这样的一个情景,确实就不能想象,在那样一个环境之下,她是怎么走出来的?在那样的夜晚,一个女孩子孤独地走在路上,没有人陪伴,没有钱买吃的,没有地方住宿。 影像资料:杨德超坐电脑前看Google earthd的地图 画外音: 那天晚上,这样的一幅地图,似乎第一次让杨德超感受到了当时姐姐步行一千多公里的艰难和对家的渴望,也让他想起了当时他见到的姐姐的情形。 现场采访:杨德超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杨德超:然后我就看见她(姐姐)脸色非常苍白,头发很乱。然后指甲,我看一些指甲都破了,而且那个时候听说,听我父亲说,还是他重新给她买的一双鞋,因为那时候她脚上已经没有鞋了,衣服就是看得出来是长期没有洗,很破。而且我父亲给我讲的一些事情,给我触动最大,就是她在村里面,在路上,农村一些小孩把她当疯子一样追打,讨饭的时候有时候讨不到的话,就只好偷偷地跑到村民的家里面猪圈里面,抢着猪吃的饲料。 影像资料:姐姐照片 Google earthd的地图 画外音: 姐姐是从广东东莞出发,步行四十多天后,迷失方向,饿得晕倒在河南信阳的,在警方帮助下,姐姐终于回到家中;这一段平时坐火车只需要16小时的路程,姐姐走了四十多天。回老家的当天晚上,姐姐和正在准备高考的杨德超匆匆见了一面。 现场采访:杨德超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杨德超:她尽量掩饰她那种遭遇,按照我们常理的话,一般可能姊妹,姐姐兄弟都会抱头痛哭,但是我们家当时不是那样一个场景,她甚至脸上还露着微笑。当时是惟一我看到,她掩盖不住的东西,就是她的身子在颤抖,颤抖的很厉害。她当时还一面劝我父亲不要再说了,不要多说。另外就是希望我继续读书,准备好7月份高考 主持人阿丘: 这样的地图,在 8月18号那天夜里,让杨德超终于又一次想起已离家出走三年多的姐姐,他决定给作为一家之主的父亲,写一封信。 影像资料:杨德超写给父亲的信 亲爱的父亲:我好像好久没有给家里写过信,如果我写信回来,那肯定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当你准备看下去的时候,你要做好心理准备!虽然我知道你眼睛不好。 今天我突然仔细研究了一个地图,专门研究了两个地点:从广东东莞到河南信阳。如果你能记得,你一定知道那是当年你的女儿,我的姐姐杨艳梅从广东步行回家的路线。 当她铁了心从东莞出来,当她连东西南北都搞不清楚的时候,是什么东西召唤她做出如此重大决定?是家,是家的温暖,是父母兄弟的爱! 可是!可是最后当她千辛万苦的回到她心爱的故乡,我们全家是如何残忍的对待她? 影像资料:湖北广水杨德超老家空镜 画外音: 湖北省广水市骆店乡孙庙村,一个偏僻的山村,这里是杨德超的老家。杨家兄弟姐妹五人,其中有两个是精神病患者。杨德超排行老小。姐姐杨艳梅自小娴静聪明,但像许多偏远农村的女孩子一样,小学刚毕业,姐姐就不能上学了,做家务干农活,打工挣钱补贴家用,供弟弟读书。 主持人阿丘: 对于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姐姐的出走,杨德超说当年他并不知道。1997年4月,姐姐四十多天步行一千多公里回到家中,回到了亲人身边,按说一切不幸都应该结束了;但恰恰相反,姐姐的苦难才刚刚开始。杨德超说,当时村子里到处谣传说姐姐已经被人强奸了,甚至有更不堪的说法。而这样的流言蜚语导致了姐姐更多的不幸,原本已和姐姐订亲的人家,提出了退婚。 现场采访:杨德超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记者:这次退婚对姐姐的影响大吗? 杨德超:对姐姐的影响也非常大,本来她进城受到刺激不是那么明显,在此之前,她根本就没有表现过一次,就精神错乱,到后来就逐步地表现出来了。一个人站在那儿胡言乱语。她当时可能(觉得)这个事情传出去之后,她就觉得可能就是丧失了尊严,也丧失了一些选择权利。 主持人阿丘: 这次退婚,和外边的流言蜚语,让姐姐无论在家里还是村里都抬不起头来,她患上了轻度的精神病。而家里人,很快又给她订了一门亲事。 现场采访:杨德超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杨德超:这个过程很快,我父亲那时候感觉好像迫不及待,赶快把这个女孩嫁出去。 记者:为什么? 杨德超:因为一方面姓吴那家退亲对这个事情,他可能觉得很失落。 记者:很没面子? 杨德超:对,可另一方面觉得这个女儿嫁出去这个可能性可能很小,说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找个人嫁出去了事。 主持人阿丘: 而对于发生在姐姐身上的这一切,杨德超无暇顾及,当年他全部心思都在高考上。 现场采访:杨德超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记者:这个高考是不是在你的心目当中,包括在你们所有家人的心目当中,都是一个非常大的一个事情? 杨德超:这个是的,因为我们村里在我之前,是没有一个大学生,而我家又这么穷,那个时候如果我不走高考这条路的话,我回到家里甚至连个媳妇都找不到的,这是可以肯定的。因为我哥哥就是印证了这样一个结果。我哥哥那时候后来找媳妇,人家给他介绍了有十几个,没有一个成功的。我们全家人都希望我能够改变那一局面,能够给家庭带来一个转机,我是惟一一个能够带来转机的人,我当时很清楚,我肩负的责任。 主持人阿丘: 这一年8月,杨德超成为了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9月,杨德超前往南京,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这一去四年,他只回过一次家;姐姐出走前究竟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他不清楚,也很少过问。 现场采访:杨德超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这个实际上我搞不懂我们家人怎么那么坏呢?会恶劣到那个地步,怎么会让她,这么有忍耐力的一个女孩呆不下去呢?我都不知道,在那个环境下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我回家确实很少,有些事情只能靠我妈妈给我讲。 主持人阿丘: 姐姐的不幸还没有结束。姐姐再次订亲的事,杨德超是在南京的学校得知的,他说尽管他知道姐姐根本不喜欢,但他并没有说什么。 现场采访:杨德超 厦门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 记者:那时候有没有想过姐姐是什么样的心情,她要是不嫁给她,她在家里也不好? 杨德超:那时候,所以这就是我妥协的原因,她在家里待着也不好。你说不出嫁怎么办?这女孩子长大总是要出嫁的,你说嫁出去吧,嫁给谁呢,前面的退婚的事情我也很受影响,我也觉得她这样一个情况,我们这样一个家庭,谁还愿意娶这样一个女孩,所以我当时也是默认了我父亲的这样一个安排,我没有进行更多的干预,我对他们这种举动,我也不抱怨我也不说话。 记者:可是有没有人当时问过姐姐的心情? 杨德超:没有。我们家人都做自己的安排。我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管她的事情,我知道她不喜欢。但是我当时拿不出什么好主意。 相关专题:央视《社会记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