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民周刊专题 > 正文

“银背”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15:47 新民周刊

  温州民间放贷的主要角色并非“地下银行”,而是至今仍活跃着的“银背”。“银背”和“会”密不可分。大部分的银背,往往也是镇上有名的大会头。除了收取零散的资金,他们更多时候以做会的方式聚拢资金。

  撰稿/吕明合 杨 江(记者)

  不少温州私营企业主口中的“民间借贷”和“高利贷”,指的是“地下银行”。“地下银行”客观存在,可要找到他们却不容易,记者多次试图找到“行长”,无奈私营企业主都“恪守诚信”,不愿意帮记者引见与他们发生过或正在发生“业务关系”的“地下银行”,连一点蛛丝马迹也不肯透露。

  不过,温州民间放贷的主要角色并非“地下银行”,而是至今仍活跃着的“银背”,所谓“银背”,就是“整天背着钱走东走西的人”。

  “银背”其实就是借贷双方的中介性质,很多企业资金短缺,第一个想到找的就是银背,正是通过他们,包括接受我们采访的那些资金紧缺的企业主与手头有大量余资想放贷的人取得了“联姻”,而“银背”从中抽取好处。

  要找“银背”并非难事。他们本身都是在当地有声望的人,作为一个“公众人物”,连村中的小学生都可以告诉你谁是“银背”。

  林三畏就是这样一个人。“只要有合适的利息,几天内我就能给你弄到几百万元!”51岁的林三畏(化名)语气平和。他,其貌不扬,1米67的个子,穿着一套蓝色廉价西装,怎么看,也不像个能轻而易举调动几百万元现金的大款。

  他的家在苍南巴曹镇,这是温州有名的渔港,北面是号称“中国第一农民城”的龙港镇,一度占据全国

商标徽章生产半壁江山的金乡镇和商业发达的钱库镇,则从另两面紧紧包围着这个小镇。

  “银背”并非人人能当。除了要有别人看得见的房子、店铺等固定财产,民间的好口碑和丰厚的人脉也很重要。林姓是当地的大姓,林三畏的族人遍布各地,他在镇上有两座临街的四层楼房,就在镇上最繁华的炉头村老街上,又有两家临街的百货店。在当地人看来,他正是做“银背”的绝佳人选。

  林三畏当“银背”始于1986年,到现在已有整整19年历史。那几年,正是温州经济的活跃期。一方面,温州几乎全民经商,却都缺少资金。另一面按照温州人的习惯,有散钱的都想盘活,放款出去能有几分利息都算盈利。

  缺失的中间一环,很快被迫切的需求催生出来。1984年9月,隔壁钱库镇的方培林挂出了一块“方兴钱庄”的白底红字招牌,这是新中国建立后,大陆第一家由私人挂牌营业的金融机构。

  “方兴钱庄”一挂牌就引发了很大争议,不久就被政府收回了营业执照。在借钱难的情况下,传统的老办法被人们重新翻了出来,“银背”这一行应运而生。

  一个可说明的数据是,1985年,温州全市农村个体户、联户和乡镇企业资金需求达6.5亿元至7亿元,其中银行和信用社借贷资金占总需求的30%左右,企业自有资金占24%,民间借贷占最大头,达到36%。

  而上世纪90年代初,金融部门在对苍南县钱库镇10户批发大户、26家商店和9家企业调查中发现,资金总需求为366.4万元的资金竟有62%来自民间借贷。

  “没办法,都是生活逼的。”林三畏说,他干这行,也是为了营生,此前他曾背起过蜂箱,也曾拿起过修鞋子的割皮刀,走南闯北跑遍了19个省份。上世纪80年代初,温州全民经商。有一段时间,他也和老乡们一起,背着一只编织袋,坐通宵的火车从一个地方流浪到另一个地方,卖的东西很多,有商标徽章业务、

打火机、纽扣订购,甚至是洋垃圾服装。

  “那时候往外面走的人太多了,口袋里又没几张钞票。大家都买最便宜的站票。在火车车厢的过道里,像乞丐一样,几张报纸一铺,就这样睡了。”

  1984年,最小的儿子出生了,不能再往外走了。没有别的活计,靠着此前走南闯北积下的人脉,两年后的冬天,林第一次充当起了“银背”的角色。

  林三畏说,除了1989年严打乐清郑乐芬、蔡胜南夫妻抬会案期间停了一年外,他几乎从未停过生意。

  总结20年经验。林三畏说,一个成功的“银背”,必备的有三点:朋友多,信用好,眼光毒。

  朋友多,筹钱渠道就会多。贩夫走卒、三教九流,这些人你都要打好交道。他们看起来寒酸,一不小心也能给你拿出几十万元钱。这些钱,他们没有投资渠道,迟早会送到“银背”手上。

  做“银背”,最讲究的是信用。林三畏说,只要有一次没及时还钱,也许以后就不会有人再借钱给你。他的一个远亲,就栽在了一起小事上。“那是我嫂子的姑姑。当时镇上最大的会头。”林三畏说,因为声誉好、放贷眼光独到,3年间,她就在镇上最繁华的地段,赚下了两座三层楼房。最好的时候,几乎天天有人捧着钱上门。

  “1990年,她放出了一笔总会4万多的贷款,对方是一家企业主。到期没还,资金链一下子就断了。她欠我嫂子的部分钱,到现在也没还上。”

  “做银背,眼光一定要毒。”林三畏说,每次放贷,他都要对借款者仔细“研究”,对那些有实力、有资产的人,他才会放贷。

  “银背”吸收资金,还有几条行规:一,身体不好的不收、年龄太大的不收,以免死无对证。二,个体存款100万元以上的不收,如果急需用钱,很难保证随取随有。三,人不能太多,钱也不能太多。名望大些的“银背”,转来转去也就500来人,资金总数不超过1000万元。

  高风险的回报当然是高利润。林三畏说,大部分时候,他都是按月息7厘到1分收进,再以1.5分到2分的月息放出,中间的利息差就是他的利润。

  “这样的利息,你们看着高。其实不是的。”林三畏说,碰到企业资金“套牢”要临时应急,更高的利息大家都能接受。去年有家企业向他的一个朋友借了150万元,光一个月利息就得10万元。“就这样,救了企业老总的急,还了利息,企业老总还有得赚。”

  “银背”和“会”密不可分。林三畏说,大部分的银背,往往也是镇上有名的大会头。除了收取零散的资金,他们更多时候以做会的方式聚拢资金。

  做银背的收入,几乎支撑起林家开支的半壁江山。林三畏的二女儿和小儿子很宽松地读完大学,刚毕业的小儿子,还在宁波市区新买了套96平方米的公寓。这样的家庭,在这个只有5万多人的小镇上,足以让人仰视。

  “银背”是有声望的,“得罪我们,就意味着得罪了财神爷。”林三畏说。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