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晨报 > 正文

白毛女续:谁最先发现黄培淑(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19日18:30 内蒙古晨报
白毛女续:谁最先发现黄培淑(图)

曾宪东将他五年前拍摄的照片给黄培淑看 内蒙古晨报记者 苏晓东 许战国摄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曾宪东:五年前发现了黄培淑

  昨日上午,著名专家、学者、教授曾宪东拿着剪下来的《内蒙古晨报》近几天刊登的有关黄培淑的报道来到晨报找到记者,手中拿着一本日记,里面贴着黄培淑的照片。他指着照片说,2000年夏天,他用一个胶卷拍下了黄培淑,并且有一盘录相带记录了黄培淑5年前的生活状况。

  曾教授说,当时山洞里看到黄培淑时,黄培淑的头发还没有白,上身穿着破旧的衣服,下身没穿衣服,他十分震惊。当时他看见孙润山老汉给她送饭,黄培淑捧着饭盆狼吞虎咽地吃着饭,样子十分可怜。他给了黄培淑一个面包。

  以后,曾教授又去了两次三道营乡三犋夭村,给孙老汉送去白面和大米,当时孙老汉的养女只有16岁,上初中二年级,因父亲无钱供她上学而辍学了。他想帮助孙老汉的养女,回到呼市给孙老汉的女儿联系到内蒙古一家高校校长家当保姆,曾教授给孩子买了棉袄,并留下电话号码,让老汉跟他联系。可孙老汉听村里人说:“那个人是个骗子,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曾教授想帮助孙老汉一家的美好愿望随即破灭了。

  这5年来,黄培淑住在山洞里的苦难情景在曾教授的脑海中是一个恶梦,他曾找过很多部门想把她解救出来,可一直没能成功。他在日记中记录了数万字的关于黄的事情。多年来,他深深牵挂着黄培淑,以为她可能死了。当他看到《内蒙古晨报》上独家报道的黄培淑的事情,又看到现在有这么多的人在关心着黄培淑,他很高兴,从现在开始,他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本报发现黄培淑的前前后后

  到昨天为止,曾宪东教授是最早发现黄培淑的城里人。两年前的冬天,呼市摄影家协会副会长任志明在下乡采风中也意外地发现了黄培淑。当时,黄培淑穿着大棉袄蜷缩在洞口,她的头发还没有发白。他用镜头记录下了黄培淑住在山洞里的生活。这两年,每当他看电视、吃饭、洗澡、享受生活的时候,不由地想起栖身山洞的黄培淑的凄惨生活。他曾自费四处奔走想解救黄培淑,为此,他受了很多委屈,吃了很多苦。

  直到今年11月30日,记者前往任老师家中采访他多年拍摄的帮助“空巢”老人的故事时,记者在与任志明老师聊天中听他说:“还有一个更可怜的人,是个四川女人,住在山洞里20年了。”凭着职业的敏感,记者立即感觉到这是一个重大的新闻。

  “你们要是能报道,我带你们去,什么时候都可以。”任志明老师激动地说。

  第二天,也就是12月1日,在任志明老师的带领下,记者一行两人来到了和林县三道营乡三犋夭村。

  路上我们有些担忧,现在黄培淑(当时不知道她的名字)还活着吗?在县城,记者给黄培淑买了两袋食物,这些东西对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人算不得什么,可住在山洞里的她是没有吃过的。我们默默地祈祷,希望这个不幸的女人仍然活着。

  走近山洞,记者轻轻地抬起头,看见有一位妇女拎着棒子坐在洞口,她的头发乱蓬蓬的,而且已经发白。我们轻轻地从她面前走过,这时,她从身旁拿起一个小土块扔在我们前面。我们拎着食物返回去,一步步接近山洞。5米、3米、1米……我们嘴里一边和她说话,一边把食物递在山洞里,黄培淑接过了橘子、梨……

  就这样,记者认真、详实地采访了此事。文章于12月3日在本报整版独家刊发,随即,新华网、新浪网等上百家媒体相继进行了转载,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引起区内外众多同行的跟踪报道。

  这半个月来,记者每天都去看望黄培淑,用手中的笔和镜头全面、详实地记录了黄培淑的山洞生活以及从山洞到窑洞、从窑洞到内蒙古第三

医院,再到四川老乡解囊相助及亲人相见的全部过程。

  让一个在山洞里生活了23年的四川被拐女走出山洞接受现代化的治疗、与亲人相见,为的是让她得到社会的关爱。见证了这一幕又一幕,记者的心情非常复杂,同时也很欣慰。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