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后现代》:当饮食遇到后现代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11:35 国际先驱导报 | |||||||||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国人说“民以食为天”,西人说“吃什么就像什么”(You are what you eat)。一个消费主义笼罩的社会,必然讲究吃,不是要吃饱,是要吃出品位。做饭的“大长今”成为韩剧新宠,能在镜头前炒菜的刘艺伟是当家主持,谈饮食与谈男女的书一起摆上了书店的橱窗,谁比谁更诱人?后院的厨房被装扮成了鲜亮的前台,聚光灯下,连油烟味闻起来都谗人,还让君子远庖厨吗?
廖教授的书不是菜谱,也不是饮食文化随笔,可以归类为文化研究。书的结构类似一种模式化的广告文案:我姥姥出嫁时用胰子洗脸,我妈妈出嫁时用肥皂洗脸,轮到我出嫁,改用洗面奶了。在书中,饮食仿佛洗脸,而不同的时代就像三个女人,廖教授要追问的是:在前现代、早期现代、现代,以及后现代,饮食呈现什么不同的形态?同样,如同那则广告的重心是在烘托洗面奶的优良品质,本书的研究重点也落在分析饮食遭遇后现代出现的别样景观上。不同的是,该广告叙事是一种进化论,从胰子到洗面奶,仿佛猴子进化成了人,但廖教授的视角却是非线性的、后现代的。要洗脸,胰子、肥皂、洗面奶,怎么都行。 在前现代,饮食通常是政治、宗教秩序的隐喻:调和鼎鼐。于是饮食具有了仪式的特征。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当政者是主厨,烹调国家的各种料理,使之和谐。而宗教的力量也在影响日常饮食,食谱往往与天地、自然、鬼神相关,具有宗教与环境的意涵。一套价值体系在厨房里烹煮成熟。 七到十七世纪,人类进入了现代早期。具有地方特色的食物风格逐渐形成,川、湘、扬、淮、京、沪菜系各具特色,表现着不同的文化性格,成为地方人文景观。民族国家也正在逐渐生成,不同的文明逐渐发展出不同的民族菜系,中国菜、法国菜、意大利菜、希腊菜各美其美。 现代时期的饮食是机械复制。理性化的批量生产,效率很高,但本雅明不爱吃,说那些东西缺少“光辉”。中产阶级又制造出了所谓的文明,要吃有吃相。比如怎么使用刀叉?如何控制嘴巴运动?这套餐桌礼仪,埃利亚斯叫它“文明化”,福柯则称它“规训”,总之吃得不爽! 好不容易后现代了。 逯耀东先生却痛陈:“某当奴”(麦当劳)与“啃大鸡”(肯德鸡)文化来势汹汹,“传统的饮食文化被夹着生腥的牛肉饼,外加洋葱和酸黄瓜的两片面包所倾倒、粉碎”,那叫全球化。 全世界人民都在啃着大鸡,却惦记着特色菜,越民族的反倒越世界,那叫地方化。 如果走进一家餐厅,招贴画和餐厅音乐让你仿佛回到了“上山下乡”的年代,不是时光倒流,那叫恋旧化——在后现代,怀旧已经不再只是针对很久以前的家园或友人。社会变迁太快,人们要回去重新回味近几年做过的事情,于是“对当下的怀念”成为了饮食的料理。 食补是时尚,“吃什么就像什么”,人人皆可为猛男。后现代的文学、电影、音乐、广告文化中,弥漫着食物与情色萦绕、寻索、眷恋的细节描述。吃着盘里的,想着床上的。“食色性也”,孔子语录成为了后现代的预言。这叫饮食情色化。 后现代的厨房,真是用什么料都有理。 之所以说廖教授做的是文化研究,是因为他的料理是文学与电影。其实拿他人小说、电影下锅,做自己的大菜的人并不少,如今也很时髦,能否做成大菜,可全凭眼光。史家说:用新眼看旧书,旧书皆新;用旧眼看新书,新书皆旧。为小说与电影找到饮食的维度,于饮食中尝出微言大义,勾勒出时代与饮食互动的复杂谱系,廖厨师的学术烹饪的确颇有新意。只是书中堆砌的大量学术概念,仿佛饭菜夹生,牙口不好的,还真是嚼不动。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