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培育一种健康的慈善文化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1月27日00:04 红网 | |||||||||
《华商晨报》报道:为治好11个月大女儿的先天性心脏病,吉林农民刘福成在花光了6万多元钱后,无奈下写信向他听说过的“中国富豪”们求助。据说富豪已经回话:我们肯定会捐钱。 生命诚宝贵,刘福成亟待同情、理解、资助、关爱,富豪们应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这似乎没任何异议。需要思考的是:直接写信向富豪求助的做法,是否会产生某种负面的社
凭心而论,刘福成是被逼成这样的。按说在一个完善的现代社会里,就像任何弱势者都可以吃饱肚子一样,基本医疗也应是社会保障的底线。更何况,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假如贫困人口得了重病因没钱医治就只能等死,真正需要良心拷问的应该是整个社会,首先是我们的医疗体制。假如“刘福成”们享受了“医保”,他不可能在“叫天天不应”的绝望中想到直接求助富豪这一招。 由此联想到整个社会的慈善事业以及人们的“慈善心理”。献爱心、捐助等等,作为当事人双方,都存在着特定的心理机制、行为机制和相互关系。从求助方看,起码有两种不同的行为方式:一种是,仅仅将自己的遭遇通过媒体、慈善机构或别的方式告之天下,然后静待人们主动、自愿的捐助;另一种是,象刘福成这样直接有目标地求助。说得不好听一些,直接求助和“索要”没有本质区别。从捐助方看,同样也会处在两种不同的心理环境之中:一种是,即使刘福成或别的弱者没登门求助,富豪们在得到有关信息后,也可能会主动慷慨解囊。在这种慈善氛围和心理环境下,富豪们应该是愉快、自豪的,众人对其道德评价一定是充分的,同时媒体在采访时所选择的角度也许更利于塑造其良好的社会形象。另一种是,钱富豪们最终捐是捐了,但心情未必愉快,因为主动捐资和被索要,将富豪们摆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角色之中。如果富豪们钱还没出手,刘福成向哪些富豪写了信的消息即已公布于天下,这多少有些“木已成舟”或逼其“就范”的意思。 很多人都有在大街上、火车站广场遇到乞讨者的经历,对不同的求助方式,人们肯定会作出不同的反应:对那些仅仅告示自己遭遇而静待捐助的穷人,也许会更主动,因为不仅同情心得到了真正的释放,道德满足感也会更加强烈;而对某些主动索要、不停纠缠乃至抱着大腿耍赖的乞讨者,同情心也许顿时全无。即使为了尽快脱身而不得不无奈地掏钱,道德满足感也会打一个大大的折扣。当然,笔者压根儿没有想把刘福成和街头乞丐相提并论,但从心理机制和行为机制看,二者的相似之处并不难发现。 和慈善的管理运作以及物质形态相对应,其实它也是一种包括慈善价值观、慈善理念、慈善心理、慈善氛围等在内的文化现象。不必讳言:在国人意识深处,一直存在着某些并不先进的与慈善有关的文化心理,例如,“不患寡而患不均”是几千年所形成的大众意识,至今仍时有显现;富人在慈善方面一旦表现不积极,往往被看成是小气、吝啬乃至大逆不道,至于如何充分尊重包括富豪在内的所有人道德选择、行为选择的自由,却少有人去认真思考、研究。这种不尊重个人选择自由乃至强加于人的习惯,在很多企事业单位也多有表现,例如,以行政命令方式摊派捐献,甚至在员工工资中直接扣除…… 如何才能建立一种先进的慈善文化?这也许是一个复杂的大课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地认为:无条件尊重所有人道德选择自由和行为自由,是先进的慈善文化应有的核心理念之一。所谓“无条件”,亦即说无论富人有多富,无论穷人有多穷,无论亟待救命的求助者有多紧急,都不能成为干涉、强迫捐助人自由的理由。 (作者:刘以宾) 相关专题:贫困父亲给富豪写信救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