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央视《社会记录》专题 > 正文

港校来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0日21:05 CCTV《社会记录》
港校来袭

香港科技大学面试咨询现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港校来袭

香港科技大学代表


港校来袭

面试现场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社会记录》7月7日22:30首播“港校来袭”节目,以下为节目实录:

  影像:学生等候区

  学生工作人员问:请没有签到的同学到台前来签到?

  解说:您现在看到的画面是四天前,也就是7月3日在北京和平宾馆兰花厅拍摄的。这里,是一场面试的等候区。

  影像:等待的同学摇至点名工作台

  解说:同样就在这里,今年北京的高考文科状元和理科状元都来过。

  报纸标题:文理第一名同时应试港科大

  阿丘:北京的高考文理状元同时应试香港科技大学!我听说正是因为这条新闻,让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的举动再次成为焦点。我还听说这两名状元,他们的第一志愿都是北大,这次之所以来面试,是打算在北大和香港的大学之间做一个选择。乖乖,这来的是什么学校、做的什么面试,让我们未来的北大学子都动了芳心?

  影像:隔着窗户拍的面试现场 六七个老师学生围坐

  一桌

  影像:面试完 学生起立跟外教用英文沟通

  记者:问了什么问题?

  考生1:首先每人半分钟。

  考生2:30秒钟的自我陈述。

  考生1:30秒钟自我陈述。然后我们自己选一个话题就开始讨论。

  记者:你们选的什么话题?

  考生1:是她选的,她选的。

  考生2:smoking 吸烟

  记者:为什么选择这个话题呢?

  考生2:因为我们来的时候,整个车上人好多都在吸烟,所以印象非常深刻,我就随便选了这一个了,他们不限制范围,任何政治,文化什么都可以选,所以我就选了这个,随便聊。

  解说:这些孩子来自山东,之前互不认识,他们临时组合成队,参加的是香港科技大学的面试,面试整个过程要求全部讲英语。他们说,面试官不出题,让他们自己选择话题,自由讨论,考官只在一旁观战。

  考生3:面试官好像跟中国面试不一样,就是他很人性化那种,好像对学生想的比较多。

  影像:面试现场

  解说:这是7月4日,香港的另一所知名大学,香港大学的面试现场,场地设在清华大学的对外交流中心。在这里,孩子们同样需要用英语回答问题,和港科大不同的是,他们不是自由发挥,而是面试官出题。

  考生3:今天面试讲的就是关于那个,就是关于抵制日货的这个话题,我告诉他我说抵制日货,结果旁边坐了四个人,全都跟我说,不,我们不应该抵制日货,我们来应该提高自己,我说这不是一个问题,挺有意思的。

  考生4:我觉得这个题目很有意思,就是说他也涉及了一些时事问题,面试官他开始说中东为什么老打仗,打了5000年还打不消,然后就让我们讨论这个,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就是说大家怎么学会原谅之类的。

  阿丘:这香港学校的面试确实还有点意思啊,让孩子们讨论的这些话题,可不像咱们想象的大学招生的感觉。听说这次来大陆招生的11所香港学校,大多数都有面试这一关,名气特别大的,就像咱们刚才看的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他们的面试受到的关注更大。

  说到这儿,我还得跟您补充几句,香港高校是如何在大陆招生的。其实他们是参考了我们的高考成绩的,就是说各自都按高考成绩划了

分数线,然后上线的同学才有资格参加面试,他们最后取一个综合成绩,像港科大,就是面试成绩取百分之三十,高考成绩占百分之七十。

  影像:面试

  记者:你在大陆报的志愿是什么?

  考生5:浙大。

  记者:你呢?

  格子:清华。

  考生6:北大。

  考生7:清华

  记者:你呢?

  考生7:我报的北大。

  记者:你们感觉能通过吗?

  考生5:这可不好说。

  考生7:他不是录取是35:1嘛。

  记者:你报的是清华,你对这边是一个什么态度?是试一试还是怎么着?

  考生6:如果有机会还是尽量去香港,香港那边英语的氛围比较好,而且教学的方法跟内地也不是很一样。

  考生6:我也不太清楚,但是我有时候就觉得香港感觉气质跟内地的不一样。

  记者:什么气质?

  考生6:就是举手投足那种,感觉怎么说,特别有香港那种特色。

  记者:香港的特色?

  考生6:我也不知道。

  记者:就是谈吐非常的得体,是这个意思吗?

  考生6:对,是,就是从外表上更有气质。

  考生4:最实在的就是,他(香港)工资可能会好,收入会丰厚一些,然后我觉得对发展还是比较有好处,而且香港人他们的思维会比较更西化一点,我觉得对以后出国很有帮助,相当于一个中转站吧,很多人这么考虑的。

  影像:新一轮等待面试的孩子在那里坐着准备出发

  阿丘:您看到了吧,咱们大陆的高校录取还没开始呢,但这报了清华北大的孩子们,似乎又对着香港的大学跃跃欲试呐!而港校来招生的摊子除了王府井和平宾馆里的面试,也堂而皇之在清华大学里头摆下了龙门阵,精英荟萃,任由挑选。怪不得媒体报道说,这些香港学校是来掐尖的,就是要把我们的好苗子给挖走的意思。

  电话采访北大招生工作人员:影响肯定会有一些,那现在也没有办法啊。…你不能阻止它,因为国家也没有相关的政策,我们当然是尊重学生的想法阿。他们宣传他们的,学生有自己的选择,得尊重他自己的选择,这个我们没办法评论。

  影像:音乐 网页

  解说:2005年北京高考状元陈秀野放弃清华,远投香港科技大学。同时选择该校的还有广东和成都的高考状元。

  同年,海南高考状元李洋因其高考移民身份,被清华大学退档,香港城市大学随后将其招至麾下。

  今年,高考还没发榜,成都理科状元李卿曦已经手握5所大学录取通知书,其中就有香港科技大学抛出的橄榄枝。

  阿丘:如此听来,“掐尖”之说似乎并非空穴来风呐!我这还有组数据,说今年香港大学在大陆招300人,但报名的就上万,报考人数是去年的2倍还要多。为什么港校在大陆如此火爆,有人分析说,其实跟他们提供的奖学金也息息相关。像您刚才听到的那些去香港的状元,他们个个都获得了几十万港币的奖学金,所以有人又将此称为是港校招生的“糖衣炮弹”。

  图片(奖学金表格)

  不过,我们了解到,港校的奖学金也是分不同等级的,并非个个都能像状元们那么幸运。而在香港读书的花费很高,一年下来学费、住宿费加生活费差不多要十几万人民币,所以,能不能申请到奖学金,能申请到多少奖学金,这将关系到这些孩子们究竟能不能赴港学习。

  考生2:我报的清华。

  记者:你分数是多少?

  考生2:679,理科。

  记者:那如果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同时录取你,你去哪儿?

  考生2:看看他给多少奖学金了,因为我们家毕竟是承担不起那么多啊。

  记者:就是经济问题?

  考生2:对,没有那么富了。

  记者:如果给你全额奖学金呢?

  考生2:全额的话可能会去吧,应该会去。

  记者:那如果说人大录取你,然后香港科技大学也录取你,你怎么选择呢?

  考生9:这是一个真的很难以回答的问题,但是我还是有自己的想法,首先两条路都能够使我成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这一点我是坚信,不过我内心来说是,如果我财政能够负担得起的话,那我会选择香港科技大学。

  考生10:不是很想去,我就是来锻炼的,我觉得就是机会,也没想那么多。当时有点儿,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然后反正第一次,我从来没有和外国人正式的说过话,觉得这次确实锻炼了,确实是和外国人能说话了。

  阿丘:究竟去不去香港深造,听孩子们这么一说,我看一方面因为经济压力,有些顾虑,但看的出挡不住孩子们对港校的向往;而另一面,可能就像刚才那个腼腆的女孩说的,来面试主要也是来锻炼能力,见见世面。女孩说,因为他们来面试,是不影响他们本身在大陆报考的志愿的,就算他们没有被港校录取,仍然可以读自己的清华北大或者其它的大学,来这里其实是增加一次选择的机会。

  如此看来,港校受到青睐也是情理之中呐!而这种情理之中,我的同事说,可能还有另一层的原因。

  影像:家长咨询学生志愿者

  考生家长问:我想问一下,香港比较潮湿,你们怎么室外锻炼?

  港科大负责招生的学生:我觉得其实还可以,首先的话,就是说这个你要时间,比如你选择晚上去,就没有什么事。

  解说:这是在面试现场,为家长和同学提供服务的志愿者,他们都是香港科技大学大一的学生。

  张琦:在台上一站,然后一鞠躬家长都觉得我们特好,就是看每个人都是特顺。就是有内地的大学生,有的比如说大学生站不是站样,坐不是坐样,觉得我们特别的得体,言谈举止都特别的得体,就觉得我们给人印象特别好。

  阿丘:说话的这位名叫张琦,她是去年自费去香港上学的,因为当时高考失利,她没有拿到一分奖学金。如今,她的另一重身份就是港科大在内地招生的工作人员和学校的推广大使。张琦说,这对他们个人而言,是一次锻炼,对学校来讲,他们也是一块活招牌。

  张:他们可能觉得这个比较新鲜,就觉得大学生,刚大一新生,就组织那么大的场面活动,然后每个人都是西装,就是挺专业的那种,觉得我们一下子就是长大了,其实我们都是娃娃脸,但是看我们好象是挺专业的,比如说演讲的时候,就是怕自己忘,都会准备那种的卡片,我们都是用特专业,香港就是专门有怕演讲忘那种的卡片,挺专业的让人感觉,家长觉得挺震的,挺唬人的。

  记者:无论是礼仪啊,或者是什么,是你们的确在这半年里学的吗?

  张:是啊,我们是学的,我们上英文课,有那些的演讲,老师告诉你们演讲的技巧,这都是演讲的技巧,比如说演讲的时候就是顾及你的听众,演讲最重要的是你的听众是谁,知道你的听众的文化水平有多高,你知道你听众的喜欢听什么,而且你的眼睛要跟你的听众交流,不管你听众有多少人,如果你觉得其中有一个人眼神不在你这了,你就要看看他,只要他眼神跟你汇到一起,就证明他在听你说话,你在演讲的时候很多很多人都会睡觉,老师这是最失败的,你要想怎么不让他们睡觉。

  阿丘:都说不看广告看疗效,人家这港科大如今他们把活生生的样板搬来,好坏优劣,权让您自个儿判断,也难怪孩子家长们充满向往。而除了活招牌的效应,人家还拿数字说话。前不久,香港大学就发布了“2005年度毕业生就业调查”结果,说该校的毕业生平均月薪1.4万多港元,最高月薪达7.4万多港元,并且还声称,他们应届毕业生多数是去了国际投资银行、管理顾问公司和跨国企业。有人就说,回头瞧瞧咱们,这几年的高校就业形势,“零工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报道说,连北大的部分毕业生也抱怨,太多的职场面试让他们成了“面霸”。

  所以在“掐尖”的评论之后,我还听到一位名叫薛涌的旅美学者,发表了这样的观点:他认为香港的主要大学将挖走顶尖的内地学生,超越北大清华,北大清华因此将被扫成二流大学。

  影像:北大清华校门口旅游团参观

  隐黑

  黑起

  记者:现在有些话可能有些大学听了不太好听,觉得香港的大学来了,就让北大、清华沦为一个二流的选择一样,你们觉得呢?

  工学院院长:不对。

  工学院院长:因为我们的很多的同事很多都是北大清华出来的,他们去了北美,我们也有很多同事现在跟北大清华合作的机会,我两个都这里,绝对不是抢学生。

  记者:你觉得这种说法有压力吗

  商学院院长:对我个人有压力,因为我觉得这个说法是很不对的。

  工学院院长:我也觉得是不对的。

  解说:说话的这两位,一位是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的院长,一位是商学院的院长。两位院长说,媒体上对他们在大陆招生的一些评论,让他们很不解。

  商学院院长:我们也去新加坡、马来西亚、欧洲招生,我们不是抢学生,我们主要是给学生一个机会。也是觉得香港是个好地方,我们大学觉得成绩都不错,给学生多一个选择的机会,我觉得也是我们发展的策略之一。

  我觉得从学生角度来说,他无论是哪一科来说,哪家学校,国内好学校学,他的机会都是很多很多。刚刚有些人说是不是香港的大学用奖学金把好学生招过去,我反而问一个问题,你看我们内地的父母现在很多家庭有能力送孩子出国,他们去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可是有的家庭跟我说他不想送孩子去美国,去美国变美国人了,他希望来香港,香港给他一个很好的中西文化的融合的机会,我们提供他一个很好的机会,很好的选择,一个学习环境。反而我问你一个问题,为什么有能力的家庭才能送孩子到香港?不如我提供奖学金,让没能力的家庭也可以把子女送到香港,

  阿丘:港科大的院长们还表示,他们过来招生除了是给大陆的孩子们提供机会,更重要的也是寻求自身的发展。

  商学院院长:我们招生策略我们是希望我们增加我们学生的来源,以前是主要着手香港学生,这是政府政策的限制,如果你看我们学校无论是哪一个学院我们教授的阵容很国际化的,举例我商学院来说,不懂中文的教授可能是50%以上,所以现在我们招生的策略希望把我们非香港的学生增加,我们在内地招生,我们也在欧洲招生,也在东南亚招生,所以在香港以外招生我们学校走进国际化一个很重要的策略。

  阿丘:走国际化的策略,说到这儿,我还得跟您介绍介绍这所香港科技大学,这所学校虽然创办历史只有15年,但是,它的一些重点学科,像工商管理学院的MBA项目,在过去两年一直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亚洲第一,世界前50名,他的会计学研究还被美国评价机构认定为世界第一,他在国际上的排名也紧随台湾大学和清华大学。为什么港科大能如此迅速地崛起?据说人家学习的是北美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制度模式,花大钱请来的教书先生们,来自全球35个国家,个个系出名门,都是在哈佛、耶鲁、剑桥、牛津这些世界顶级学府拿的博士学位;人家大学的校训也颇有特色,叫----招募最顶尖的人才,然后好好伺候他们,使其乐此不疲!

  在这一点上,我们刚才提到的那位港科大的同学张琦,她说自己深有体会。

  张琦:你自己做一个一套东西,就是以老师,跟老师这样对话的方式,让老师知道你这学期学什么了,因为在香港老师只是一个资源,他不告诉你你该做什么,你只是利用他,我会老跟老师谈话,我说教授你觉得我这段时间该学什么,你给我一个指引,他只是一个资源,教育的资源。而且我觉得教授都有很和蔼,没有大牌,都是跟你谈话,很专心的,没有时间限制,我觉得他可能很忙,好像是专门腾出时间,我觉得教授不管你学习的成绩好或者是不好,你约他,他都会很真诚的帮助你,腾出一段时间来专门的帮助你,而且你给他发邮件,他都会很热情的回复你,让你的心里觉得特别的舒服,挺暖忽忽的。

  隐黑

  黑起

  影像:香港繁华的空镜

  解说: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香港特区政府短期内将成立跨部门督导委员会,推动香港成为区域教育中心。一些议员建议,香港应放宽入境限制,提高大专院校收取非当地生学额比例;应拨地给院校建寄宿设施。因为议员们认为,吸引内地学生到香港就读,对教育、经济及政治都有利。

  阿丘:有学者对此报道做过分析,说正是因为香港由于长期出生率低,人口老化,需要大量训练有素的年轻劳动力,所以需要从内地的高考精英中挑选高质量的人才作补充,该学者还强调,从1998年开始,香港的高校在内地招生,当时是委托清华、北大等知名大学代招,到2002年教育部批准他们可以自己在内地招生,再到港校从2003年六省市招生增加到今年的二十个省市,都能看到香港高等教育的扩张之路。

  影像:面试现场

  家长:我觉得这是好事,这对谁都是好事,可以说,对大陆的学校,对大陆的学生,对大陆的家长,以及对香港的学校,不是双赢是多赢,多少好事,我觉得是这样,同时也说明国家更开放,我觉得要是照这么下去,将来甚至国外的大学,别说港澳的大学,甚至台湾的大学,国外的大学都来,整个这个形式会比现在还好,如果说有别的,过两天不是有国际教育展嘛,那就是有好多国外的大学来,我觉得这样竞争是多赢的,不是双赢,是多赢,大家都有好处。

  阿丘:我记得去年《经济学人》杂志发表全球大学概览时,这样指出,说高等教育已经全球化了,落后的教育制度很难关门自保。教授也好,学生也罢,会自然流向制度更优越的大学。现在日本,韩国等几个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开始全面老龄化,有人就猜测他们有可能也会到中国来争夺人才,现在光是香港的高校来,就已经让我们的学生怦然心动,日后还有多少队伍来和内地大学分一杯羹,更是难以想象。当然,就像刚才这个家长说的,这样的竞争对大家应该是都有好处的。我也相信,学生有更好的地方去读书,咱们得学校也可看看人家怎么做的,取人之所长,补己之短。好了,晚安!

  相关专题:央视《社会记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