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西宫”古建修复人才难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5日08:14 扬子晚报

  当年为修建中山大道,中山东路从明故宫遗址横穿而过,并在明故宫东西两侧建了两座美轮美奂的仿古建筑。目前,这两组建筑保存完好,被人们称为“东宫”、“西宫”。

  被称为“西宫”的是原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建筑群,现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该建筑由杨廷宝设计于1934年,1936年7月建成。据介绍,目前的建筑群中只有大门牌楼、宫殿楼和门口的两个警亭是民国时期保留下来的,原来在宫殿楼后面还有两个对称分布的
警亭,后来被拆除。两侧对称的“配楼”是上世纪70年代建设,设计时还曾征求杨廷宝先生的意见。后面的两座楼则是1995年建造的,目前都是作为史料陈列之用。

  记者注意到,宫殿楼建筑的门廊以及内部的藻井、彩绘的色彩已经十分陈旧,很多地方几乎看不出具体的图案。档案馆一位人士说,重新修复描画这些彩绘耗资巨大,想申请资金不容易;但更让他们感到为难的是,能够从事古建筑修复的人很难找到,能担此重任的专业人才在江苏不多,很可能要到北京去寻找。

  被称为“东宫”的是原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建筑群,也是上世纪30年代由杨廷宝设计的。牌楼、警亭、大殿等与“西宫”相类似。该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现为南京军区档案馆。 金震寰

  

“西宫”古建修复人才难寻

  “西宫”的宫殿楼绿瓦红墙,但彩绘已经褪色。 金震寰 摄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