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记者讲述成都奔驰碾童案三大疑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1日10:39 青年周末
记者讲述成都奔驰碾童案三大疑点
车轮下的血迹

记者讲述成都奔驰碾童案三大疑点
悲伤的小孩家属

记者讲述成都奔驰碾童案三大疑点
警方发布的鉴定结果

  近日,成都市公安局召开案情通报会,对都江堰“奔驰碾童”事件的调查情况进行了公布。警方结论认为驾驶员是属于过失致人死亡,奔驰车不存在对死者的二次碾压,当时的倒车行为是为了救人。

  这一结论出台后,因为跟此前的新闻报道大相径庭,一时舆论哗然。

  死者家属究竟是否说过“二次碾压”?当地媒体的报道是否前后矛盾?是媒体在出尔反尔吗?

  新闻发布会之后,有报道称死者家属认为警方结论“合理可信”,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南方都市报》记者鲍小东亲赴成都采访,首次将小孩家属之外的其他第一目击者的说法呈现出来,并于1月3日发表《奔驰“二次碾轧”男童事件调查》,对一起车祸如此触痛社会神经进行反思。

  本报连线鲍小东,听他讲述了自己采访该事件的经历。同时,本报对一些疑点进行了追问,力图探究媒体前后几轮报道出现反差的真相。

  脸谱

  鲍小东:1998年成为一名记者。2001年进入《南方都市报》,2003年开始从事深度报道。

  声音

  如果你轻易判断,那就不仅仅是误导读者的问题,而是不尊重事实。

  新闻发布会不准通知省外记者

  12月26日中午,当地媒体的记者告诉我,当天晚上成都市警方将要发一个新闻通稿,公布认定结果,并称“

都江堰市公安局正在写这个通稿”。

  下午,我还是去了都江堰公安局进行采访,负责宣传的警官告诉我,这事还在调查中,不能接受采访,他们也根本没有写什么通稿。

  12月28日早晨,我给死者父亲刘家禄打电话。他透露说,警方正在召开新闻发布会。听到这消息,我赶紧挂电话,拨给一个成都记者了解情况。

  原来,当地媒体也是在头天晚上11点才接到通知,第二天早上9点半在成都市交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有关部门特别打了招呼,任何人皆不准通知省外的记者。

  当时我非常着急,马上打车赶往发布会现场。一路上总是堵车,感觉成都市里的红灯特别多。真是恨不得飞过去。

  偏偏那个司机又找不到地点,他说交管局原来的地方已经拆掉了。我就又赶紧打电话问路,急得要死。

  好不容易赶到那儿,我进去时,已是新闻发布会的结尾,常务副局长李兆林正站在白板前,就着示意图,演示当时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

  我没有马上就去听他讲,而是在现场找到成都电视台的一个摄像记者,跟他交换了名片。我说自己因为没得到消息来迟了,希望能看到他录制的发布会录像带,这个小伙子很爽快就答应了。有了这个保障,我心头一块石头才落下地来。

  这才站到前面,去听那个副局长演示事故经过。

  当时除了我之外,非当地媒体的还有

中央电视台。央视记者要拍画面,让那个副局长站在白板前再讲一遍。这倒是让我得到一个再了解的机会。

  当天下午,我赶到成都电视台,找到了那个摄像记者,看了他的录像带,发现基本上跟我后来的采访一样,但在没看到它之前,我不放心啊。

 [1] [2] [3] [4] [下一页]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奔驰车碾压3岁男孩
相关专题
·交警该不该暗中执法?
相关责任认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交通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详细]
事件:奔驰车撞倒3岁男童将其碾死
  20日下午2时许,一辆牌号为渝AP8598的奔驰轿车在都江堰观景路国堰宾馆主楼前,将在此玩耍的3岁幼童刘兴志碾压致死。目击家属称,奔驰轿车是在撞倒孩子、驾驶员下车察看后又倒车将孩子二次碾压死的。[详细内容]
新视点:撞伤不如撞死的道德困境
  法律意识的淡薄让人们的道德意识沦丧在车轮之下,一位司机的体会是:不仅要做“马路杀手”,还要做“马路追魂手”。这种“撞死赔一次,撞伤赔一辈子”观点一直在有车族中流传。而汽车命案的层出不穷,也让人们感到岌岌可危。[进入专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