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央视《生活567》记者采访手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12日18:21 央视《生活567》

  爸爸妈妈你们在哪里——《生活567》记者深入甘肃农村采访手记(编导:周文)

  2007年3月5日,我接到了甘肃省定西市社会救助协会杨生盛会长打来的电话,希望栏目能帮助定西市一个九岁的女孩子小婷婷寻找她九年没有见过的父母。

  这件事的起因是这样的:2007年1月12日,定西市救助协会收到了一封让人震撼的救助信,一个女孩用泪水倾诉了她的不幸:“爸爸妈妈,你们在哪儿,爷爷和叔叔已经去世,奶奶有病,9年过去了,我多么希望能看看你们,你们能满足女儿的一个心愿吗?我实在撑不了这个家了,希望你们可以回来帮我照顾奶奶,好吗?”婷婷是一个从小就没有父母的孩子,奶奶常年卧病在床,从七岁起她就开始照顾奶奶的吃喝拉撒了。祖孙俩一年的生活费用只有300元钱,而这300元钱是家里10亩地换来的租金。艰难伴随着婷婷长大,今年她九岁了,是花沟村建立学校的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从来没有见过父母长什么样的她一直有一个愿望,希望能找到妈妈,能亲口叫一声“妈妈”,那么,一个孩子为什么连一声妈妈都没有叫过呢?

  到村里采访后,我才得知:原来,九年前的一个下午,在外打工的康家二儿子领回了一个姑娘,之后就有了现在的婷婷。然而不到半年的时间,婷婷的妈妈却要离开这个家庭了。婷婷妈妈离开后的三个月,她的爸爸外出找妈妈去了。八年多来,不幸接二连三地降临到这个家庭上,婷婷的大伯在一次

车祸中失去了生命,爷爷积劳成疾,不久也去世了。

  婷婷每天都要和同村的小伙伴走在通往学校的这条山沟里,六里的山路,要走整整半个小时,只要不是学校放假,她天天都要在这条路上往返两次。

  而自从婷婷上学以来,每天下午放学,奶奶也都会在这里准时出现。婷婷也不记得奶奶多少次来这里接她放学了,只要奶奶的腿病不会犯,总能接她回家。

  过两天婷婷就九岁了,每天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赶紧给奶奶做饭。由于学校离家比较远,她和奶奶的中午饭只能和晚饭一起吃了。

  婷婷从六岁多就开始学着做饭了,奶奶常年卧病在床,这个家庭的重担就落在了这个稚嫩的肩膀上。虽然婷婷只有九岁,但平常家里的所有家务活都是她一手操办,祖孙俩就这样相依为命的度过了九年。

  一有时间,奶奶就会带着婷婷来到公路边上,望着远方。奶奶告诉我,当年儿媳妇和儿子走的时候,就是从这条公路上走的。一个西部大山里的小女孩,梦想着有一天爸爸妈妈出现在她的面前,她每天都是这样盼望着,然而这一天婷婷迟迟没有等来。她每天面临的却是生活的重负和心力的煎熬。

  奶奶的身体越来越不好了,婷婷难过的说:“晚上回来还要做饭、提水、洗衣服,我一个人照顾不了奶奶。”她每天除了给奶奶洗衣做饭外,还要到山涧的空地里捡拾柴草,给奶奶把炕烧热,这样奶奶的病就不会加重了。就是在这样的生活重压下,婷婷始终没有放弃寻找父母的念头。

  采访中,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在奶奶的包袱里发现了婷婷妈妈走时留下的身份证,原来她叫李春琴,是兰州市榆中县青城乡人。她为什么要把自己的身份证留下来呢?是不是希望有一天婷婷长大后去找她呢?在找到婷婷妈妈的身份证后,我们决定带着婷婷去兰州市榆中县青城乡,帮助她圆一个叫声“妈妈”的梦。

  在出发前,婷婷给家里的水缸打满了水,给奶奶把炕烧热。在我们出发前一天晚上,婷婷迎来她的第九个生日。婷婷的小朋友们在这天晚上来她家给她庆祝生日。婷婷是幸福的,她没想到村里的小伙伴会给她做生日面,明天自己就九岁了。吹蜡烛许愿的时候婷婷望着烛光,坚定的说,我希望明天能见到我妈妈。

  九年来那个亲切而又模糊的名词一直在困扰着她,第一声“妈妈”该如何叫呢?在心里默念了无数次的“妈妈”,现在又是个什么样子呢?妈妈是不是每天也都在想念她的女儿婷婷呢?

  第二天早上下起了雪,出发前我们衷心希望这次出行可以帮小婷婷找到她的母亲,于是,我们踏着雪上路了。

  经过长途跋涉,我们终于来到兰州市榆中县公安局,但失望的是,没有查到任何关于婷婷妈妈的信息。这使我们有点灰心。她是不是八年前丢下婷婷后就再也没有回过榆中县呢?那这八年的时间里她到底在哪,会不会她已经几年前就死亡了呢?想到这些疑惑不免让我们有点担心婷婷,如果她的母亲已经去世了,对这个一心要找妈妈的小孩来说,又有着怎样的打击呢?她还没有拉过母亲的手,她还没有叫过一次“妈妈”呢。

  我们想到,婷婷妈妈身份证上写的是榆中县青城乡人,既然县里资料不全,那么,乡里呢?于是我们又抱着希望出发了。

  第一次坐车长途跋涉,婷婷在路上一直出现晕车反应,这不得不使我们放慢了前行的速度,一路走走停停,不到400公里的路程,我们却花了近9个小时,在晚上10点多终于赶到了青城乡派出所。查到的信息是:婷婷的妈妈还活着,几年前已经嫁到了白银市强湾乡的川口村。

  在得知妈妈还活着的时候,我们发现婷婷一直阴云密布的脸上终于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也许她已经看到了明天和母亲相见的场面,那时妈妈会把她紧紧地锁进怀里,让她沐浴母爱的温暖,那时她就会和别的孩子一样,能亲口叫一声“妈妈”了。

  在白银市强湾乡川口村,我们终于找到了婷婷的妈妈李春琴,看着这个朴实的农村妇女,我们也终于透了一口气,不虚此行,我们终于帮婷婷完成了她的心愿,找到了她的生身妈妈。但是接下来和李春琴的对话却出乎我们意料:

  “您以前在定西有过孩子吗?”“没有。”

  “您以前丢过身份证和学生证之类的吗?”“身份证好象没在。”

  “这是您的东西吗?这几张照片你认识吗?”这时我们拿出了她的身份证和照片。

  “认识。”

  “现在您能告诉我们你在定西那边有孩子吗?”

  “如果有孩子,想见这个孩子吗?”……

  可是李春琴却始终一直低着头,一言不发。

  面对九年没有亲近的女儿,李春琴始终不愿抬起头来看女儿一眼;面对九年没有见面的妈妈,婷婷有些不知所措,面前这个始终不肯看自己的女人,是不是自己曾经在心里呼喊了无数次的妈妈;近在咫尺的母子,此时成了两块难以融合的冰。我们发现婷婷几次试图想亲近母亲,但都失败了。近三个小时的母子相见,母女俩却没有说过一句话。婷婷梦想着能在母亲面前能叫一声“妈妈”,却始终没有叫出来。就在我们带她离开时,这个从来在我们面前没有流泪的女孩却哭了,她又一次来到了不肯抬头的母亲面前。小婷婷终于叫了一声“妈妈”,但是这一声“妈妈”叫完之后,她们又要天各一方了。

  母亲的不相认,让婷婷伤透了心。我们的同事回来告诉我,婷婷在妈妈住的那个村口,呆了很久很久,始终不愿离去。孩子没有想到,九年没有回家的母亲,在九年后自己找到她时会是这样的结局。

  小婷婷又一次一个人回到了定西花沟村,回到了奶奶的身边,她依然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临行前,她告诉记者,每天虽然要打水、做饭、照顾奶奶的生活起居,但她很高兴,因为奶奶给了她亲人的温暖。

  和你在一起——与蒋雯丽共同走近艾滋病致孤儿童

  艾滋病致孤儿童,是指18岁以下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于艾滋病的儿童。其实这些孩子都是很健康的,但由于他们的父母感染上艾滋病,因此他们遭受了世俗歧视的目光。而目前我国艾滋病致孤儿童已多达7.6万人。近日,我们《生活567》栏目组与预防艾滋病宣传员蒋雯丽共同随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成的慰问团来到了山西省新绛县,走近这个特殊的群体,用心倾听了他们的心声。

  新绛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汾河下游盆地。总面积600平方千米。 总人口32万人。这个原本平静的县城自1996年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至2006年12月31日已累计确认艾滋病感染者120例,居全省第四位,而九十年代不规范供血是造成新绛县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原因。由于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多为青壮年,他们的发病或死亡在给社会造成巨大影响的同时,给家庭尤其是孩子也带来了也许一生都难以磨灭的伤害。据统计,新绛县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已达72人。

  那么如今他们怎么样了?日子过得还好吗?我们迫切地想知道答案。于是我们怀着一颗忐忑的心开始这次并不寻常的采访。

  我们采访的第一站是新绛县阳王镇禅曲村的李武鹏家。小武鹏今年刚满10岁,他母亲在怀孕的时候,由于输血而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并且把病毒也传染给了他,后来母亲去世,他就和奶奶、爸爸、哥哥生活在一起。小武鹏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和别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可是,这个小的根本算不上愿望的愿望却从来没有实现过。3月1日,我们与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成的慰问团来到了小武鹏家里,预防艾滋病宣传员蒋雯丽也来到了现场。

  今天我们见到的蒋雯丽褪去了荧幕上的明星光环,一袭黑衣,一架眼镜,素面朝天,显得淳朴亲切。也许是做了妈妈的缘故,面对可爱的小武鹏,蒋雯丽的眼神中不时流露出母亲的慈爱。

  采访现场爱意浓浓。蒋雯丽亲切的问小武鹏:“现在身体怎么样?”“还可以,有点喘。”“吃东西还好吗?”“好。” “每天吃药?”“吃。”“你给阿姨唱首歌吧。”于是现场响起了小武鹏令我们无比动容的歌声……

  小武鹏的表情不太自然,但大家都说武鹏比过去开朗了不少。并且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他已经上了小学三年级。

  “学习好不好?”蒋雯丽问他。“好,语文数学都是100分。”“你最喜欢什么?”“最喜欢看书。”“为什么喜欢看书?”“因为读书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小武鹏毫不犹豫地回答。

  随后,武鹏带着我们参观他的家,他还告诉我们他家现在都能吃上肉了,看着武鹏一家人的生活有了好的改善,我们的心里感到稍稍好受了一些。

  随后我们又走访了尹卫龙和周丽红的家。尹卫龙今年14岁,六年前,父母也是由于输血感染上艾滋病病毒而去世,目前,只能与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他是艾滋病致孤儿童,学校里的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交往。虽然有时候,同学们会看不起他,但是尹卫龙学习非常地好,每次考试都是班里的前五名。

  蒋雯丽鼓励小龙:“你要好好学习,要是能考上高中的话,阿姨给你交高中的学费,有没有信心?”“有!”“一定要考上高中,争取考上大学。”

  蒋雯丽说,我的参与就是让大家更加关注这些艾滋病致孤儿童,让更多的人对感染者消除歧视,我也是做妈妈的时候才开始做预防艾滋病宣传员的,因为做了妈妈,也希望这样的孩子都能好。

  11岁的周丽红也是母亲在怀孕期间,由于输血而感染上艾滋病病毒,并把病毒传染给了她。随着她慢慢长大,知道了自已的病情之后,性格变得非常孤僻,几乎都不愿意与我们记者说上一句话。由于母亲目前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所以现在家里的家务活基本上都是周丽红的爷爷奶奶来做。

  中午的时候,蒋雯丽主动与丽红一家人一起吃饭,这让丽红的妈妈非常感动。蒋雯丽安慰她:“你要坚强地活下去,不要抱怨。”丽红妈妈频频点头:“有你这句话我一定会好好地活下去的,靠自已。”

  吃完饭,丽红也活泼了一点,送我们的时候,还主动与我们亲热起来了,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微笑。

  在当天晚上举行的“爱在春天”的慰问演出活动中,全县近四分之一的艾滋病致孤儿童表演了节目。现场的气氛让我们更加感受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本色。

  采访结束后,蒋雯丽跟我们说,我希望人们不要再歧视艾滋病患者,尤其是这些艾滋病致孤儿童,他们还很小,而且有的已经失去了亲人,已经非常痛苦了,不能再让他们受到摧残……

  是啊,这些孩子们又有什么错呢?他们是非常无辜的,不应该再遭受周围人不公平和歧视的目光。而我们整个社会大家庭应该给予他们帮助、理解和关爱,让他们感受到整个社会的温暖,让他们得到一个孩子本该有的权利——努力的学习、健康的成长、快乐的与人交流、得到人们真诚的爱。

  我们栏目组衷心地希望这些艾滋病致孤儿童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像《感恩的心》中所唱道的: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

  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

  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