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丁广泉和洋闺女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8日17:56 央视《讲述》

  与央视《讲述》联动报道(10月29日)

  特别视点:著名相声演员丁广泉有一群洋女儿,都是因为学相声,她们才认了这位中国父亲。其中有位会唱大鼓的女 儿,与她的故事格外感人。

  丁广泉和洋闺女

  蒋书

  这是一次春节晚会节目上的一个片段。晚会一开始,主持人即别具新意地推出了一个节目:“现场以及电视机前的观 众朋友们,大家过年好!在这里我们先给大家拜年了:祝大家新年快乐,心想事成!在节目开始之前,我想请观众们听一段大 鼓。我们来猜一猜:它是哪一种大鼓?我们请她边唱边上场。”

  一、电话中结下师徒

  主持人话音刚落,观众们就听到一阵鼓词伴随着曲韵声响起:“漫天的雪花纷飞舞窗棂哪/喜盈盈传唱着春的歌声/ 举国那个上下辞旧迎新正红火啦/千家万户挂起那个大灯笼,挂起那个大灯笼呀/春水呀伴着春风/愿中国百花盛开万紫千红 ……”那声调如燕啼莺啭,悦耳动人。没想到随着大鼓的曲韵声款款上场的却是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姑娘。外国人唱中国歌、 唱

京剧的,观众们都听过、见过,可这个外国姑娘是怎么学起唱大鼓来了呢?

  玛丽娜已在中国过了8个春节了,她最难忘的就是跟自己的老师一起过春节。观众们很难想到她的老师竟是著名的相 声演员丁广泉。其时,丁老师在主持人的邀请下上台了。

  丁广泉说玛丽娜是他的洋闺女。

  玛丽娜回忆道:“我当时在语言文化大学上三年级,和我同宿舍有个从保加利亚来的同学。她当时就跟丁老师学相声 ,有时她不在家,我就帮她接丁老师来的电话,帮忙转达一些事情。”

  当时电话那端的丁老师,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玛丽娜给他留下的印象非常好:他觉得电话中的玛丽娜汉语说得不错 ,而且声音柔美,人很聪明,语言天分不错。即在电话中问她:“我听你汉语说得不错,有没有兴趣到我这来学相声表演啊? 你喜欢相声吗?”玛丽娜说:“我喜欢相声,可我行吗?”丁老师说:“行,没问题,从今后咱们就定下来了:我教你相声。 以后我有节目有活动就请你过来,咱们一起表演,好不好?”玛丽娜高兴地连声道:“好好好!”因为她在武汉大学读书的姐 姐早就跟丁老师学相声了,她羡慕已久,现在丁老师主

  二、玛丽娜感动的泪水

  玛丽娜第一次演出,是参加第一次国际曲艺节。当时丁老师想让他们这些洋学生尽量多演一些,各种各样的曲艺都展 示一下。就给她派了这么一个任务:让她跟一位姓王的老师学那段乐亭大鼓,丁老师自己根本就没管,也不知道她到底学得怎 样。到正式表演时,只听她在台上唱:漫天的雪花啊纷飞就舞窗棂呀……刚唱出这一句,全场就就哗地报以热烈的掌声,后面 每唱一句下面的观众就叫一声好。

  丁广泉说:我是那次演出的舞台监督,又是导演,看着她唱得这么好,从心里感到高兴。她唱完后一下来,我就激动 地一下把她抱住了,她立刻热泪哗哗地往下流。

  丁老师说到此处,玛丽娜情不自禁的眼圈又红了,也不知这洋姑娘又想起了什么事。主持人对其道:“跟我们说说, 现在为什么哭,当初为什么哭?”玛丽娜说:“那时,我离开父母来到中国已很长时间了,非常想念故乡的父母,学中国曲艺 的演出又大获成功,我非常想找个人分享一下我的兴奋和激动,身边又没有亲人,所以丁老师抱着我为我祝贺时,我觉得就像 父亲抱着我一样,感到非常温暖。”说着,她擦了一下即将溢出的泪水。

  丁老师接着说:“还有一次也让我特别感动。那是有回我过生日,把这些孩子都请到家里吃了顿饭,这本是人之常情 ,也就是图个热闹,不料玛丽娜这姑娘非常有心。

  第二年又到我的生日时,我给家里已安排好了,准备排练完了就进行有关活动。没想到玛丽娜早已记下我的生日,事 先已和几个学生有所准备,她们一个个从背包里拿出花和各种礼物送给我说:老师,祝您生日快乐!我们为您唱首歌。她们一 起给我唱了首生日快乐歌。当时我非常感动:自己的孩子都有可能忽略爸爸的生日,没有想到这个外国孩子,在我们建立了师 生感情后,就把我的生日记得这么清楚。更让我感动的是:在我58岁的生日时,她们姐俩用了3个月时间,亲手给我绣了一 幅画;她们的爸爸是个非常优秀的工艺师,在我今年过生日时,他亲手打制了一个铃铛送给我。

  三、父女同台献艺

  那绣的画中有三个人,中间一个是丁广泉,玛丽娜和姐姐莲娜在两边,穿着亚美尼亚的服装。玛丽娜对画的解释是: 我和姐姐脚下的是象征着亚美尼亚的石榴和葡萄;丁老师脚下的是象征着中国的牡丹花。我们把这些集中在这个画面上,象征 着我们一起把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而那个铃铛,是玛丽娜的爸爸用金属,完全是手工直接敲出来的,不是机器压的。这铃铛象征着吉祥和幸福。钟声一 响,幸福吉祥。铃铛里面还有丁广泉的名字,及60岁生日字样。

  为了让大家了解丁广泉如何教洋闺女学艺,丁广泉在晚会现场教玛丽娜绕口令:800标兵奔北坡/北坡炮兵并排跑 /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玛丽娜当场如法炮制,说得很流利。丁广泉又教她一段: “黄胖子白胖子/背筐比 赛掰棒子……”

  玛丽娜听完就说:“大家不爱听这个。”丁老师纳闷:“怎么会不爱听呢?这绕口令挺好呀。”玛丽娜道:“老师, 你说了半天,说的都是胖子啊?现在都在减肥,你说人家是胖子,人家多不高兴呀。”丁老师说:“没有的事,这没关系,咱 就是为了练嘴,说吧,没事。”玛丽娜道:“那我试试:黄胖子,白胖子/背筐比赛掰棒子……”刚说了两句即停住问:“掰 棒子?那么大的木头棒子,掰得动吗?”丁老师道:“你看,又不懂了不是?那不是木头棒子,就是吃的玉米棒子,明白了吧 ?”

  玛丽娜又继续道:“好好:黄胖子,白胖子/背筐比赛掰棒子。不是木头棒子,是老玉米,北方管它叫棒子。”丁老 师忙拦住她道:“干什么呢,干什么呢?”玛丽娜振振有词:“解释呀,不明白?”丁老师道:“没有这么说绕口令的,这叫 讲绕口令,你得像我这么说出来。”玛丽娜道:“好,黄胖子,白胖子/背筐比赛掰棒子/黄胖子掰白棒子/白胖子掰黄棒子 /黄白胖子可不能掰错了黄白棒子/黄胖子掰了8个半筐的白棒子/白胖子掰了8个半筐的黄棒子/黄胖子白胖子,掰完了棒 子背棒子/背完了棒子抱棒子/抱完了棒子扒棒子/也不知黄胖子白胖子/掰了抱了背了扒了几个8个半筐的黄白棒子。说得 不好,请大家多多指教。”

  玛丽娜的生动表演,又激起观众一片掌声。人们也从中感受到丁广泉与洋女儿的父女情深及温馨幸福。

  有关详情请看今日央视10套21:00和1套次日凌晨1:40《讲述》

  通讯:100859

  北京复兴路11号中央电视台社会专题部《讲述》栏目 翁德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