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惊心宝贝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28日17:56 央视《讲述》

  与央视《讲述》联动报道(11月9日)

  特别视点:深山农家里生下一有寄生胎的婴儿。医院、记者紧急行动起来,一面为他们捐款,一面寻找这这医生……

  惊心宝贝

  蒋 书

  2007年6月的一天,四川电视台《真情人生》栏目记者程文静,突然接到绵阳市梓潼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王主任 给她打来的一个电话。没说几句,程文静的心马上紧绷起来。王主任说:他们当地有个产妇,生了一个重七斤八两的孩子非常 可爱,但孩子现在的情况非常危急。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恐怖的寄生胎

  原来,威胁着婴儿的是一个程文静从没听说过的医学名词。带着好奇和牵挂,程文静马上从成都出发赶往绵阳市梓潼 县妇幼保健院。几小时后,程文静见到了一个可爱却不同寻常的宝宝:他的肚子鼓得大大的,比一般婴儿的肚皮要胀大好多, 而且里面紧绷绷的,使得他呼吸急促。医生说:这孩子的肚子里还有一个婴儿,医学上叫寄生胎。程文静很诧异:难道在孩子 出生前没有检查出来吗,为什么此时要遭受如此灾难?很快,程文静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2007年初,赵家在外打工的儿子赵思登给家里带来一个好消息:他在浙江打工时娶的安徽媳妇谢翠林怀孕了。这 让赵思登盼了好几年一直想要一个孙子的爸爸妈妈喜不自禁,全家人在幸福的期盼中过了5个月。可5个月后的一次普通孕前 检查,却让一家人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当时,谢翠林去做了半天的B超不见出来,大家想:怎这么长时间还没出来呢?过去一问才知道,原来给谢翠林做B 超的医生怀疑谢翠林肚子里的胎儿有问题。在王主任的关注下,作B超的医生用探头继续在谢翠林的肚子上寻找,并将肚子里 胎儿的图形进行了定格。屏幕上的图象让大家惊呆了:在谢翠林的肚子里,好像有类似骨骼的东西。做了几十年妇产科医生的 王主任,从没碰到如此奇怪的事,赵家人更是不知所措,他们真希望是医生看错了,或是机器出了什么问题,但心里难免仍是 恐慌:万一胎儿真有什么问题呢?

  刹那间,“寄生胎”三个字突然在王主任的脑海中闪现,把她自己也吓了一跳:这是一种罕见的病症,母亲怀上双胞 胎后,一个发育好,另一个发育减弱,两兄弟“相争”,哥哥大获全胜,将弟弟“吃”进了体内。王主任把自己的猜测向同事 们一说,大家都很惊异。到底王主任的判断是否正确?当务之急是要作出确诊。

  因梓潼县条件有限,院领导马上联系了绵阳市有彩超设备的大医院。可检查的结果让所有人的心情更加沉重:之前那 堆模糊的骨骼在彩超中,清晰地显现出婴儿的身体头部,甚至手指和脚趾都清晰可见。王主任所下的寄生胎的判断没有错。有 人劝赵家打掉这个孩子,但谈何容易:赵家三代单传,好不容易才盼到这个血脉,更何况赵思登的父亲5年前就被确诊为食道 癌,因家庭条件不好,一直没有做彻底的治疗,但老赵却一直乐观地活着。大家都说:他是在等着抱孙子呢,打掉这个孩子, 也许会一下要了他的命。

  赵家决定赌一把:生下这个孩子。梓潼妇幼保健院也尊重赵家的意见,一面为手术做着充分的准备,一面开始着手联 系省内各大医院,希望在孩子出生后,为他取出腹内的寄生胎。

  二、谁能拯救孩子

  6月23日11时,这个小生命经剖腹产终于来到了这个世界。可孩子越可爱,赵家人就越忧愁:谁能为这个刚刚降 生的孩子取出肚子里的寄生胎?没人能给他们一个肯定的回答。婴儿没出生前,王主任及其家人见情况不妙,还有点放弃的意 思,最多也不过是顺其自然。可婴儿出生后,看到他长得那么可爱,王主任在第一时间就下了决心:这孩子一定得救活,我们 要尽最大的努力把他留住。

  婴儿出生的第二天,梓潼妇幼保健院又为他进行了一次彩超检查。医生进一步发现:其腹中的寄生胎竟无心脏,只是 躯干部分的血管与新生儿的血管相连,靠新生儿供给他血液和营养,随着他一天天的长大,将会一点点地把新生儿的血液和营 养吸干,寄生胎也可能会毫无征兆地死在婴儿的肚子里。不取出这个寄生胎,婴儿必死无疑;只有取出寄生胎,婴儿才能活下 去。可梓潼县这个小小的妇幼保健院对此束手无策:那到底哪个医院能为出生只有一天的婴儿做取出寄生胎的手术呢?

  想象着孩子的血管有多细,各种器官有多小,赵家人越想越心疼:这孩子的命运怎这么差啊,一生下来就得了这种病 ?他还那么小,这种事就发生在他身上。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的程文静,马上和台里取得了联系。电视台当即行动起来,四处联 系医院。医院和媒体在积极联系、互动:但这种病例实在是太少见了,很多大医院都不敢许下任何承诺。赵家人只能无助地期 盼着医生和记者能带给他们一个好消息。

  看着这个刚出生的婴儿挺着大肚子在那儿躺着,其母亲的眼神常常落在别的婴儿身上,看看别人的婴儿,再看看自己 的婴儿。那情景任何人都能看出来:她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够像别人的孩子一样,活泼而快乐地跟父母在一起,不要遭受那么大 的痛苦。

  正当医生和记者们为联系救治婴儿的医院奔波时,婴儿的爷爷因担心和劳累,病情出现了波动,他瞒着家人悄悄来到 了医院。正如他自己所预料,其癌细胞果然已在扩散,情况相当危险。医生给他开了药,但他并没去拿:孙子不知能否有救? 爷爷没有心思考虑自己的死活。当地媒体在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后,县卫生局、梓潼妇幼保健院、乡政府、村委会,还有很多热 心人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所有的人都希望留住这个弱小的生命。但有了钱就真能救他的命吗?孩子刚刚出生三天,比花瓣还要 柔弱,哪家医院能让他逃离这场灾难呢?

  五天过去了,正当大家四处奔波时,婴儿出现了更加令人担忧的症状:除了腹部继续增大,还出现了腹泻,黄疸也比 普通婴儿高出几倍;可他却比其他婴儿吃奶有劲,且各方面情况比其他新生儿要好。如此情景,其生命力还这么顽强,这让所 有人感动。而几天后再一次的彩超检查,结果却让人更加揪心。

  三、准备冒险手术

  婴儿肚中的寄生胎竟然不动了,难道是已经死亡了?情况刻不容缓,再花时间求助于上海、北京的大医院,这个婴儿 可能会随时失去生命。正当记者们焦虑不安时,绵阳市中心医院的网站上,小儿外科主任孙新一的照片落进了他们的视线。经 过对孙主任从医经历的了解,大家一致认为:在如此的紧急情况下,孙主任就是这个婴儿的救星。程文静也在第一时间,将绵 阳市中心医院的网址和孙新一这个名字告诉给了赵思登。

  从事医学几十年,看起来就像一位老大爷一样德高望重的孙新一,给人一种十分信任的感觉。梓潼妇幼保健院立即行 动起来,向县卫生局申请,调派了全县最先进的巡回救护车,护送这一家人前往绵阳市中心医院。

  婴儿住进绵阳市中心医院时,情况已相当危险了。而此时的孙主任,对寄生胎这三个字同样陌生:我的老师当了一辈 子医生,50年没碰到过这样的事;我当了30年的小儿外科医生,第一次碰到这事。这种情况在刚出生的婴儿里,仅有五十 万分之一的机率。做这样的手术意味着什么?孙新一很清楚:他可以推辞不担这个风险,但赵家人那信任和恳求的眼神,让他 无法拒绝。况且这个刚出生数日的婴儿如此乖巧听话:孙主任对他说话时,他使劲地舞动着两只小手,像是对孙主任说:欢迎 欢迎。如此有灵感的小生命,让孙主任怎么忍心把他放弃呢?

  怀着复杂的心情,孙新一向赵家承诺:一定尽全力救孩子。听说孩子可能有得救的机会,赵家人的心情比先前稍好了 些。孙新一一面组织小儿外科、小儿内科、妇产科、麻醉科、放射科的专家,对孩子进行会诊;一面不停地跑图书馆,上网查 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给自己的老师和北京、上海的小儿外科专家打电话寻求帮助。他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对寄生胎做全面的了 解:从技术难度上来讲,他觉得还是有把握的,就怕出现什么意外。虽然已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但手术的对象毕竟是一个出 生只有几天的婴儿,寄生胎的的血管和脏器到底和婴儿发生着怎样的共用关系,都要弄清楚,否则一个极细小的闪失,都会让 婴儿失去生命。孙新一能成功吗?

  虽然手术已确定要做,但婴儿的情况也愈加危急:其肾脏和膀胱等器官,因寄生胎的挤压都严重变形,黄疸也在继续 加重。等孩子长大一点再做吧,孩子越大,做手术的安全度越高大。可孩子的病情不允许再等下去了,一场与死神较量的战役 就要打响了,赵家人的心又绷得紧紧的:孩子还这么小,万一承受不了呢?虽然其手术可能成功,就怕孩子的身体承受不了啊 !所有人的心情都沉重而复杂,可没有人知道:正在整装上阵的孙新一心里在想什么?

  四、手术获得成功

  此时,孙主任的每一个细微的举动和眼神,都影响着赵家人脆弱的神经。当婴儿进手术室时,孙主任对他道:来,宝 宝乖,跟妈妈、爸爸再见。只见这个小小婴儿像听懂了孙主任的话似的,真的把手举起来了。看到这一幕,赵思登和谢翠林心 里一阵酸楚,眼泪一下涌了出来,在场的四川电视台的记者及一些医务人员也都潸然泪下:这真是个乖巧的孩子,才几天时间 ,他就好像和大家有感应一样。可他却那么小,那么柔弱,他能承受得住如此开膛破肚的大手术吗?生离死别的场面,让现场 的所有人都心碎。

  天空突然下起了雨,这个顽强的小生命在继续展现着他与生俱来的坚强。从进入手术室的那一刻起,当第一支针头扎 进他的身体,他就一声不吭,小手一直紧紧地攥着。在手术即将开始的最后一刻,孙新一再次确定了寄生胎的位置。一切准备 就绪,孙新一的手术刀滑向孩子的腹部……虽然做了充分准备,手术中还是遇到了问题。孙主任本想把孩子肚子上的刀口留小 一点:寄生胎九公分,开十公分的口子就差不多能拿出来。可包块变大了,刀口要延长;且寄生胎和婴儿肠管的粘连也比预测 的严重,就像要分开两层粘起来的纸。此处关键的是:要分开的寄生胎和婴儿之间相连的血管,是一条出生只有几天的婴儿的 动脉血管,若是在手术台上把这根血管弄破了,那就会引起致命的大出血而无可挽救。

  但幸运之神一直在保佑这个坚强的孩子,孙新一镇定地面对出现的每一个情况,终于将寄生胎取出。寄生胎取出后, 孙新一将孩子遭受挤压的脏器进行了复位并缝合了刀口。赵家人终于结束了此生中最漫长的等待。可大家的担忧还将继续:孩 子还要在重症监护室安全地度过六天,才算真正地挺过来。

  六天后,所有人的脸上都挂着微笑:孩子挺过来了。所有曾为他牵肠挂肚的人,都为他祝福:他们家真的很幸福,他 们会一直幸福下去,希望他长大成才,用他自己的能力回报社会;希望他以后也学医,当他知道自己有这样一段经历,知道社 会、大夫、家庭对他的呵护,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超过我们的出色大夫。

  2007年8月28日,绵阳市中心医院的医护人员来到了赵家,看望这个曾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的小战友。大家抢 着抱这个漂亮可爱、活泼健康的宝宝:小宝宝好乖啊,我们一起度过了一个生与死的难关,我们成功了,你们家也得到了幸福 。你是我们医院小儿外科的贵宾了,一直到18岁之前,我们都欢迎你到我们医院来做健康检查,希望你健康成长。距那场生 死战役两个月后,这个婴儿已有了名字:赵振宇。寓意着雨过天晴,振奋图强。让我们都祝愿他健康、平安的长大成人。

  有关详情请看今日央视10套21:00和1套次日凌晨1:40《讲述》

  通讯:100859

  北京复兴路11号中央电视台社会专题部《讲述》栏目 翁德林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