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飞身后事更应关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6日09:47 南方报业网 | |||||||||
□子归 丛飞走了,带着生命最后的绚烂芳华,有憾还是无憾,只有他在天之灵去自我注脚。 以前没有听过丛飞的歌,知道他是因为他倾自己的300万所有,资助170多个孩子,
他的事迹被广泛报道后,感动了深圳人,更感动中国。丛飞因何令我们感动?在于他做了我们无法做到的事,正如一句评价雷锋的名言: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我们之中多数人可能会去帮一个或几个孩子,但我们多数无法做到举自己所有财力,甚至以命相搏,为那些与自己素昧平生的人。这,就是丛飞与普通人的区别,也是他感动我们之所在。 不难想象,在盛大的祭奠之后,关于丛飞精神和丛飞现象会被广泛讨论,但我更乐于从普通人的角度,关注一下丛飞的身后事,而不想加入讨论一个被渲染的英雄,一个被树立的典型。 丛飞只是一个普通人,资助缘于怜悯的内心天性,再则做歌手收入尚可,稍备助人实力,但将170多个孩子的命运维系在一个个体身上,太过沉重也过于脆弱。 沉重自不必说,丛飞不过卖艺求生,并非能一掷千金的富商巨贾,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依靠演出所得的绵薄收入来支撑,即使没有过世,也终有一天会被压垮。这种沉重不是一个个体所能承受的,从丛飞家中的俭朴,经济状况捉襟见肘可见一斑。 脆弱更不必言,丛飞过世后,这个问题如此直接地摆到人们面前,甚至在丛飞病重入院无法靠演出挣钱时,有被指为“白眼狼”者就已经向丛飞下“最后通牒”。 个体捐助带有强烈的个人倾向性和随机性,对于中国更多的孩子,应该有一套更长效、更完善、更广泛范围的救助制度来保障,将救助寄望于个体的道德自觉无异于无本求木。贵州织金的孩子们有幸有个“丛爸爸”,如果丛飞没有去贵州织金,那170多个孩子的命运又寄望于谁? 幸运的是,深圳青少年基金会去年成立了“丛飞助学专项基金”,接过了丛飞的接力棒,不仅让他资助的贫困学子能够完成学业,还能让更多的失学儿童走进学校。 丛飞的另一项“后事”同样不应忽视。美丽的邢丹抱着幼小的邢小丛飞泪飞如雨,成为媒体捕捉的镜头,我更希望这是她们最后一次出现在媒体面前,此后,她们的生活不应被打上丛飞的标签,不要在丛飞的祭日或其他日子中为配合媒体频繁露面。因为,她们的生活还要继续。 (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