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宇:湖南人有无血性的质问是否正当?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14:25 云网 | |||||||||
□本报评论员 晓 宇 这个时代,见到的争议多了。 但大多是鸡毛蒜皮的利益算计,或者是别有用心的沽名钓誉,真能令人振衣而起、金刚怒目者,少而又少。
近日忽闻“血性”两字,并闻红网论坛中,有人以“血性”非议湖南人,放言“鄙视”。如此攻击湖南人性格,迹近于人身侮辱,找到论坛中的原帖来看,其观点十分愤激与偏颇,却也还有其缘由。 “湖南人,你的血性狗吃了”,如此质问缘于最近发生的几起平民见义勇为的事件,在长工作的湖北青年韦黎4月28日在公交车上,出声喝止扒手扒窃,被歹徒围攻并刺伤,“在长达两分多钟的时间里,整车人,包括受害人在内,都一声不吭。外来打工者湖北籍韦黎在邪恶面前勇敢出手,可整车湖南人都变成了哑巴、植物人,集体失语,哪里还有一滴血存留在体内?”此网民进一步联想到,“近半年来湖南各媒体大肆报道的典型高春娜与洪战辉,也均不是湖南人”,由此得出——“冷血的湖南人,叫我如何不鄙视你?” 湖南人冷不冷血,自然不是某人一时一地之成见可以判断。但作为一个湖南人,我们在乎的,是这种质问是否正当。 放眼天下,见义勇为者有之,旁观不义者亦有之,又岂独湖南之一时一地?再说,在一个人口流动性极大的时代,湖南人的血性彰显又岂限于湖南?以韦黎、高春娜之行为,可令天下人增色,却未必就使湖南人蒙羞。 但就事件的当时而言,就韦黎所表现的平民血性而言,如果整车人都能激发血性,则歹徒必不至如此猖獗,而整个社会能具如此血性,则社会的不义与正义必然是此消彼长。撇开地域的身份,就社会大多数的旁观不义所发出的质问,当然具有正当性,值得我们立起血性这面镜子,照照镜子中的自己。 从鲁迅先生所言的“看客”,到王小波所述的“大多数的沉默”,我们的国民性中就是缺乏血性的激发。从抗日战争中的汉奸多如牛毛,到现代都市中的围观歹徒强奸屡见于报道,其“看杀”正义者,其于“沉默”中的精神灭亡者,不知凡几?国民精神深处的怯弱与失血,值得仁人志士一再地担当,一再地唤醒。 湖南素来是一个血性之地,素来有血性的传统。晚清湖南人谭嗣同为变法而忍死须臾,其从容而语:“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慷慨赴死之状,让后来者热血上涌、头颅轻掷。而今,血性的激发正有待于榜样,在韦黎这一榜样面前,不论你是不是湖南人,都值得以此为镜,照一照体内的血色。 同样是湖南人,写过《警世钟》与《猛回头》的陈天华,1909年,日本政府应清廷之要请,公布《清国留学生取缔规则》,中国留学生以罢课抗议,《朝日新闻》发表社论,嘲笑罢课学生“出于清国人特有的放纵卑劣的意志,其团结也颇为薄弱”。陈天华痛于此种侮辱与蔑视,以命相抗,于大森海岸蹈海自杀。 他在《绝命书》中遗言:“若如此能促诸君有所警动,去绝非行,共讲爱国,更卧薪尝胆,刻苦求学以养实力,则国家兴隆亦未可知,中国不灭亦未可知。” 我们今日,不特痛愤于血性的缺失,我们以血性为镜子,不是用来鄙视别人,而是用来照出自己。 我们今日倡言平民血性,倡言国民血性,不是自我菲薄,不是快意于攻诘,而是要唤起平民生活中面对不义的抗争勇气,要唤起国民性格中的尊严捍卫,要达此目的,必求于自省。 我们所尊崇的湖南人,决不会是一个女人在娱乐与卖笑中暧昧的湖南人,决不会是一个男人在利益与逢迎中妥协的湖南人。湖南人有没有血性,我们不怕指责,不怕怀疑,不怕误解,我们有勇气在苛责中自省,以立起血性这面镜子。与湖南人生活在一起,绝不会是勇敢的孤儿,绝不会是血性的独行者。 试问今日之湖南,试看今日之中国,谁在为正义坚守?谁在为血性张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