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陈云发:知识人才反哺贫困农村很重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18日10:11 东方网

  读了5月16日宋元霞小姐的大作《“贫困村=状元村”隐喻了什么?》一文后,获益不少,确实,现在农村、尤其是西部地区的部分贫困农村的一些农户为了供孩子上大学而筹措学费,家里更显得穷了,陷入了读书的人越多、村子越贫穷的“怪圈”,毫无疑问,这个问题已再也无法等闲视之,好才中央政府已看到并着手解决此类问题,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近日也发了话,相信“读书返贫”之类的问题不会成为长期的社会问题。

  不过,宋元霞小姐的文章只讲了一个方面,即因学费高昂而农民返贫的问题,其实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的现象也值得我们注意,这就是贫困村的人才流失问题。宋小姐文中讲到的黔西农场村的情况,是非常有典型性的,试想:一个600多农户的村子,走出去了500多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又全都是人才,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农民科技兴农、开拓创新、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现代养殖业、发展多种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等,哪一条缺得了人才?而这个村的人才都跑光了,又岂能不穷?

  所以,党中央在制订新的新的农业发展纲要时,特别强调了“两个反哺”,即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这两个反哺的内容很多,首先是资金上的投入反哺,在“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投入大量资金发展农业,这已写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其次是加快城市化步伐,把工厂、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到农村去,让农村变成城市,农民成为市民,有工作,能安居。再一个是把农村多余劳动力组织劳务输出,让农民出去打工挣钱。还有,是实现科技下乡,让城里的知识分子、科技人才下乡支援农业。

  对于像黔西某农场村那样的村子,我看最重要的是要强调一下“人才反哺”的问题,即那些考出去读大学的500多名大学生,能否回去一部分?或由政府有计划地派出一部分年轻人才去工作,去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当然,这里要对下乡“反哺”的人才,制订一个吸引他们回去的政策,不能把大学毕业生往农村一推了之,仍让他们当农民,谁干?我的意思是,政府和大学应鼓励西部农村或东、中部地区暂时不可能城市化的欠发达、贫困农村的大学生返回原籍农村、返自己家乡去参加建设,一方面,经济上给政策,另一方面给他们压担子,有负责任之权力,鼓励他们扎根农村。其实,由于村里年轻人才走光、农村依然贫困的例子在东部地区也不鲜见,我的家乡常州地区就有这么一个小村子,在附近几个村子中,这个村孩子读书出去工作的人颇多,出的大学生也最多,但是,这个七、八十户的村子因能干的人才都走光了,现在想选一个村民组长却找不出,只好让一位七十几岁的、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当生产队长的老农民干,农民们的耕作方法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仍毫无变化,村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就是打

麻将。村子里多数农户不富裕,也就是温饱而已。这说明,农村人才因读书而流失的状况,不只是西部地区有。

  再扩大一些讲,现在东、中部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大城市的大学,大量招收西部地区农村聪颖人才,结果大批优秀人才留在了东部发达地区,留在了中、西部的城市,说一句笑话:这是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城市“很对不住”人家的地方,是一种人才“掠夺”。当然,西部不发达农村的农户,如能出大学生,对自家脱贫目的是可以达到了,但对那些出不了大学生的家庭,则又如何脱贫?农村没了有用、新型人才,又如何改变面貌?

  所以,我认为在推进、发展西部贫困地区教育事业、解决贫困学子上学难的问题同时,应考虑向欠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农村加大“人才反哺”,不能让贫困地区的优秀人才都转移到东部、中部或西部城市去,而应该制订一些措施,向西部欠发达、贫困地区农村的“返回”大量读过书、有真本领、又有大量“社会关系”、见过世面的、原本就是出生于西部地区、贫困地区的人才,还要适当输送一些本来就出生于东部地区、发达城乡的人才去(长期或短期)工作,或随科技项目、产业转移过去,或有计划地派一些人去当领导,带领当地农民改变面貌,开拓创新。总之,东部城市、发达地区不能再无限制、无反哺地“榨取”西部地区农村和贫困地区农村的人才,不能让“

状元村=贫困村”这个公式获得成立。

  以上讲的一些话,就算是对宋元霞文章的一个补充吧。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