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告 通告
通告 通告

  陕西省大荔县许庄镇,过去一年执行“红白喜事理事会制度”。谁家有红白喜事,村小组组长就拿着“告示牌”挂到事主家门口公示标准。“听说黄晓明 结婚花了几个亿,如果在我们村办,想张(陕西方言)也张不起来”,有人说;但移风易俗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有人觉得标准太苛刻,甚至跑到邻村设宴席。

  10月21日,大荔县许庄镇中汉村五组组长胡赵锁,在家里翻找那块《中汉村红白理事会通告》牌,最后,在家里一间闲置房子内找到了。通告中规定,谁家结婚或老人去世,每桌饭不能超过多少钱,每盒烟不能超过多少钱,每瓶酒不能超过多少钱等等。

  胡赵锁说,这些内容已执行一年多,全村30多次婚丧都办了,绝大部分人已经将此烂熟于心,这块《通告》牌似乎用处已经不大了。

  红白喜事简办

  镇干部提议村红白理事会定“新规”

  今年51岁的王林,是大荔县许庄镇中汉村的党支部书记。他开创执行了红白理事会制度。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他的本子上密密麻麻记录了全村30多次红白喜事的具体情况。

  在关中,一般将结婚称为“红事”,将人去世称为“白事”。大荔县,从古至今,这里农作物发达,吃穿不愁,由于历史传统,婚丧嫁娶大操大办日益严重。

  去年7月份,许庄镇纪委书记刘新中找到王林说,能否找来一些村两委会干部以及村里的“乡翁”(红白事的执事),“一起来商量些事情”。

  刘新中“要商量的事情”,是打算在各村开展移风易俗,简办红白喜事。“有些家办事铺张,搞得村里其他人遇到红白喜事压力很大”。

  为了征求大家的意见,村里印了330份传单,送到每户家里,结果大部分人都支持。于是,村里的红白理事会就成立了,理事长是村党支部书记王林,副理事长以及成员均是一些村两委会干部。

  2014年8月5日,制定的新规开始实施。实施原则还比较详细:比如摆宴席,一席七个凉菜,热菜一品一盘,饭席(主食菜)四菜一汤;还规定烟不能超过5 元一盒,酒不能超过30元一瓶;红事不能向亲属索要财物,新人进门挡车挡门只能索要水果糖;红白事不得放烟花,不得请商业演出等。

  “不是事主抠门”

  谁家摆酒席通告牌挂谁家门口

  新规矩实施没几天,王林的堂弟王孝宏的儿子考上大学,要请客。

  前一天晚上,王林不放心,专门到堂弟家交代,一定不要“犯规矩”。但第二天宴席还是发生了一点点摩擦。本来一席是7个凉菜2个热菜,但上热菜时,王林发 现上了5个热菜。“这不是明显破坏规矩吗,况且还是第一次执行新规,虽然乡亲们不说,但谁心里都清楚怎么一回事”,王林说。

  王林最后硬是要求将多加的3个热菜退下去。一席人面面相觑,看着弟兄俩顶牛。堂弟觉得很没面子,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搭理这位堂兄。

  事后王林觉得,这种改革还需要一个过程。于是让每个村里的小组长制了通告牌,谁家有事宴请亲朋好友,就让小组长将牌子挂在谁家门口。华商报记者看到,村里的通告牌简单明了一目了然,“目的是告诉事主的亲朋好友,不是事主家吝啬抠门,而是乡规村约难违”。

  万事开头难。王孝宏按照规矩办事,接下来就较顺利,多数人都按照约定饭菜、烟酒标准执行。

  “有些有经济实力的人,不太赞同这种近乎苛刻的标准。一辈子就一次的事情,大家都想办的漂亮一点”,一些乡翁说。

  规矩不能破

  有人过事想加俩菜 只好到外村摆酒席

  今年8月初,村里“乡翁”胡建平给儿子结婚,申请摆宴席。只有一个要求,加两个大菜。

  10月25日,胡建平告诉华商报记者,儿媳妇娘家不是本地人,“才结的新亲,村里规定每桌席不能超过240元钱,7凉2热哪像结婚,端出来让人家娘家人笑话”。

  “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再加上两个大菜,也就是两个好一点的热菜”,胡某说。但村上强调不能“坏规矩”,如果非要加菜,就不能在村里摆席。

  胡建平说,“我是跑运输的,虽辛苦,但收入能好一点。一辈子就这一回大事情”,可是“大家说不行,我也没办法”。

  最后胡建平不得不到邻村摆席。“在邻村摆席也就是菜好了点,烟酒还是按规矩上的,为这事给亲家解释了多次”。

  对此,“乡翁”胡仁厚说,一些村民对村里的这个新规矩不能完全理解,“这种制度有点一刀切了”。胡仁厚是今年才从其他村合并到中汉村的。原来他们村叫八 岔口村,合并到中汉村叫中汉村第六组。他说,现在大肉价格卖到15块钱,而一桌饭菜240块钱,“应根据物价上涨而上调”;其次现在农村人行礼比过去“行 情涨了”,每人行礼都是50元、100元,一桌席面连烟酒才300元钱,“让客人觉得不划算”,特别是外地的客人,“感觉这里风俗抠门”。

  镇政府调研

  多数村民认为“能规范一下也行,大家都差不多最好”

  刘新中说,“我们搞这个红白喜事新规矩,就是想倡导一种风气,不管是在外面干多大的事,只要在村里办红白事,都必须按照村里规定办”。该镇统计一年中全镇红白喜事支出1200万元,至少能省三分之一。

  华商报记者了解到,几百字的《红白理事会程序》,当地镇政府出台前,做了大量调研,形成相关的材料就有三大本。

  该镇一份《农村人情消费攀比奢靡之风的思考》提到:随着经济发展和群众收入不断收高,一些人开始了攀比的人情关系消费,父母大寿、新生儿满月、升学、参 军、盖房上楼板、乔迁、订婚、结婚等,都随份子帮忙,许多人不胜其烦,“遇到办事家家头疼,办小了怕人笑话,大办又劳民伤财”。

  镇政府 为此专门组织进村入户调查,一张《农村人情关系消费(门户、随礼)调查表》,不仅登记被调查家庭的一年收入,也登记一年的人情消费。有一家年收入5.2万 元,而当年的人情消费就达9700元,近乎占1/5,大部分家庭在1/7到1/10。只有一户村民年收入15万元,人情消费7100元。

  另一份《农村红白事花费调查表》,对村民过事的饭菜、烟酒、租车、锣鼓等统计,显示大部分家庭婚礼宴席及相关开支,一般2万元左右。

  在白事中,除过酒席不算,丧乐和打墓的开销就在4000元左右。

  村民对这些开支的看法,一般认为“是风俗,随礼也是表示关系远近,人情世道”、“礼尚往来,这次你给我随份子,下次我再还回去”。

  但是,被调查大部分人都认为,“这几年花销越来越大,成了负担”。大部分人觉得“能规范一下也行,大家都差不多最好”。

  镇政府发文

  酒席、车辆、场所、鞭炮等红白喜事咋办都有规定

  2014年9月26日,许庄镇政府下发[2014]46号文件,这份以镇党委和镇政府下发的文件叫《关于反对浪费厉行节约移风易俗操办农村婚丧喜庆事宜 的实施方案》,文件将红白事从“程序控制”“酒席控制”“车辆控制”“场所控制”“鞭炮控制”“乐队控制”等都做了一一规定。

  比如在程序控制上就提到:减少“拦挡婚车”、“压轿”、“闯门”等讨要红包的开支;淡化“请女婿”、“回门”等旧习俗,提倡发短信、打电话等新风气。

  在“酒席控制”中规定:每包烟10元以下,每瓶酒30元钱以内,每桌饭席240元以内。

  “车辆控制”要求:不租赁豪华车辆,迎亲车辆不得炫耀绕远路、严禁封路扰民,提倡同村婚嫁不使用车队。

  “场所控制”提到,提倡露天举行宴宾和典礼,严禁阻碍交通、扩大规模和豪华布置,使用彩虹门不得超过2个。

  “鞭炮控制”要求,当天放鞭炮控制在100元钱以内,婚车进村严禁放超100响的鞭炮和大威力炮,提倡音乐鞭炮。

  “乐队控制”中,限制乐队人数8人以下,严禁乐队表演低俗节目,严禁噪音扰民。

  在白事上,规定一律取消事前宴请村“两委会”干部、红白事理事会理事和办事人员吃席饮酒,改成茶果、简餐招待,提倡5天内安葬;提倡按照辈分集体统一祭奠,甚至对送花圈都定位“小型纸质”花圈。

  刘新中说,政府制定的是宏观的政策,各个村按照自己的经济收入和实情,制定具体标准。记者发现,有的村经济条件较好,就定位每盒烟不超10元,差一些的村,就规定5元钱一盒。

  同时,该文件还提到,因为物价上涨等原因,标准可以3-5年调整一次。

   村民调侃

  “黄晓明结婚,如在我们村办,想张也张不起来”

  过去谁家过喜事,新娘接回来了,村里人就在村间道路上拉起一道道红毛线,一条红毛线一道关,“水果糖已经打发不下,至少要几十元红包”。有的二三十条毛线,打包下来就要一两千块钱,主人家也没办法。

  中汉村《红白理事程序》规定:今后只能拿些水果糖,来解红毛线过关,不能再索取其他财物,“热闹热闹就行了,要钱就不对了”。

  一村民说,“听说黄晓明结婚花了几个亿,若在我们村办,他一桌连烟酒也不敢超过300块,想张也张不起来”。

  在大荔当地,“夜奠”宴席是一种很大的开支。有老人去世,如果第二天出殡,头一天晚上要“夜奠”。“夜奠”就是所有亲朋好友都来祭拜,然后到晚上9点左右开席。

  有的家一晚上就要摆四五十桌,仅这项开支几乎占到丧事的1/3。根据该村红白事理事统计,新规矩“夜奠”宴席取消,一家就能够节约上万元。

  “乡翁”胡改孝说,过去“夜奠”时不少年轻人喝多酒后半夜打打闹闹的,有时还打架动家伙,“好事最后都办成坏事,取消了也好,事主省时省钱,帮忙的也不受累”。

  华商报记者注意到,新规规定:谁家过事晚上不能放烟花,不得请商业演出,乐人不得超过8人;每天给乐队一条烟、一瓶酒,事完不再谢;白事中给老人打墓的人,由原来的每晌每人一瓶酒、一盒烟,改为每人每天一盒烟,每天打墓人总共一瓶酒。

  规定很细

  “亲友身上的烟都比这好,实在拿不出手”

  “目前全镇80%以上的村执行的都不错”,刘新中说。

  在许庄镇其他村里,华商报记者了解到,村里也有镇上的类似规定,但执行起来就没有那么严格。

  一位村干部说,一般谁家过事,他们都会通知到,饭菜烟酒的标准,但是主家听不听他们没办法。“听说中汉村规定很严,谁家不听规定就会断水断电”。

  中汉村红白理事会会长王林说,也没有那么严重,一般村民都会理解。“但是,谁家要真的叫来商业演出,不按规定办事。他在台上配着音乐拿着麦克风,我们就可以断电,让他唱不出来”。

  华商报记者采访中,一些村民提到:过去村里办红白事,一些干部、执事和“乡翁”“主家都不敢得罪,可能会花很多冤枉钱,比如管烟酒采买的,拿出去的烟酒对不上号,自己拿、乱送人,主家也不敢问。现在省事多了”。

  一位村民说,有次他们家过事,“管库房的干部喝醉酒摔了一跤,兜里装的烟撒了一地,起码有七八盒”。

  有村民说,婚丧嫁娶本来是家事,镇政府发文、村上挂“通告牌”,搞得有点过了。“比如现在5块钱的烟哪里有好的。钱倒是省了,乡党亲友身上装的烟都比这好,实在拿不出手”。

  也有村民说,“过去过个事,筹钱呀拉账呀,现在大家都一样,谁也甭想在村里显摆,其实大部分人都不宽裕,娃们上学、老人看病都要花钱,把钱省下来,花到正地方,有啥不好”。

  大荔全县推广

  有地方仍按传统习俗办 实施起来难度不小

  2014年9月27日,大荔县县委和县政府发文,在全县推广许庄镇《红白理事会》实施方案。其它地方实施得如何呢?2015年10月21日,华商报记者在大荔县埝桥镇某村看到,这家人给儿子结婚,邀请的是县城的司仪和歌手。

  婚礼现场有一个环节,是司仪和乡翁同时主持,让亲属给新郎“搭红”。这是个当地传统礼仪,就是一些亲属将红被面披在新郎身上,意思是认可和祝福新人,但是披红的过程中,乡翁向每位亲属要“红包”,每个亲属都拿出50-100元不等。

  一些村民说,这些钱最后让“乡翁”和其他帮忙的人分了。有时“乡翁”过一次事能分几百元。同时,一些帮厨的妇女也拉住事主家的亲戚,讨红包,一些亲戚迫于面子最后都拿出百元大钞一张了事。

  而在新娘进入洞房前,一些年轻人就将房门反锁,最后要了两条“芙蓉王”香烟。而拉红线、脱新媳妇的鞋子等讨红包的陋习一个都没少。这位事主说,儿子结婚前,没有村干部通知他。

  一位王姓村民说,现在经济条件好了,花的自己的钱,村民又不是党员干部也不吃皇粮,政府管不了。

  这位平时爱看电视新闻的村民认为,红白理事会管得太严,“国家不是在刺激消费吗,这样消费也能拉动内需呀”。同时他也承认,一些饭菜吃不完后,冬天还好,能将饭菜放在第二天吃,夏天很多饭菜都被村民拿回家喂狗了,“看着确实可惜”。

  一位村干部说,经济较好的家庭,宁愿浪费也不愿意让村民说三道四,毕竟很多事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事情。

  该村干部说,他们一直在等一个条件较差的家庭过红白事,从这个家庭开始立规矩比较容易。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统计未就业毕业生能否破泡沫

每年的大学生毕业生人数均有案可查,如2014年应届毕业生数量逾700万,但700万毕业生中有多少人找到了工作,有多少人找不到工作,只怕没人知道,有关部门也不可能提供一个确切的令人信服的数字。

在北京做个好父母究竟有多难

其实我们都是好父母,只是生活在大都市,有着太多的无奈,做个好父母不容易,有人说我们爱攀比,但做了父母的人都知道,我们只是想给孩子更好的,只是有时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莫言出席佛教论坛有违和感吗

领导让去,不得不去。这就是中国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现实人生。“有关部门”找莫言的领导,显然是拿准了这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七寸。中国人拜天拜佛,不如拜权力最灵。领导一发话,谁都会推磨。

坚持说胡话,就有人追随

在互联网时代,胡说八道更容易了,按说,看清楚什么是胡说八道也更容易了。你看,自从社交媒体兴起,多少专家和权威已经倒下了,教授都被当成叫兽了,专家都没称作砖家了。但是,芸芸众生,总是需要“引路人”。

  • 科协:“火腿培根成致癌物”如何读解
  • 蒋丰:日本人自杀为何多选择跳轨
  • 《忧危竑议》:明代最有影响的盗版书
  • 山河故人:贾樟柯为何会有“涛”情结
  • 看贾樟柯《山河故人》会精神分裂
  • 从失败的爱情里看清自己和调整自己
  • 美国万圣节的萌娃娃和萌宠物(图)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