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纽约症状监视系统 “雷达”让非典早日现身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26日13:01 国际先驱导报 | ||
本报驻联合国记者 王波 据美国纽约市卫生局截止5月7日的统计,纽约市目前共发现疑似和可能的非典病例21例。据一些卫生专家指出,纽约作为一个拥有800多万注册人口、人口构成复杂、与全世界各国有着密切的人员交往的国际化大都市,在防治疫情扩散方面能做到这一步,是与其疾病预警系统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是分不开的。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个被称为世界上最先进的疾病预警 症状监控可早数周发现疫情 莫斯塔法里博士介绍说,纽约市疾病预警系统的确切名称为“症状监视系统”。这一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对流行病大规模爆发的早期发现,确定疫情的规模、传播模式和速度,监视疫情发展趋势。 莫斯塔法里从90年代末开始疾病监视系统的研发工作,他要求纽约市911报警台的调度中心每天将3000多条输入计算机的信息传给他,这些信息包括病人的年龄、性别、居住地的邮政编码,再将病人主诉的各种症状分成52个大类,利用统计软件归纳分析。 莫斯塔法里介绍说,传统的流行病监控系统对疾病加以追踪,并试图找出其发生的规律,而他的系统一改传统理念,以症状作为监控的目标,通过归纳、分析某一特定时期、某一特定地区出现的某些症状来达到早期发现疾病的目的。使用这种方法往往可比传统方式早数日甚至数周发现疾病流行的苗头。例如,该系统在2001年和2002年的两次流感爆发时,都从相关症状的表现中早于传统方法一至两周发现流感即将爆发的趋势。 莫斯塔法里博士说,对于像非典这样的烈性传染病来说,能够提前数周发现疫情的传播,对有效防止扩散具有重大意义。 后续调查能力同样至关重要 该系统的另一个主要特征是,它所依赖的数据均来自其他部门日常工作中定期收集的信息,例如,911报警台调度中心的电脑记录,医院急诊室的接诊记录,药店的销售记录,政府机构的出勤记录。卫生局只要求这些机构定期将自己的这些基本信息通过因特网以文件传输方式(FTP)或电子邮件发给症状监视系统即可,而无需像传统的疾病监控系统那样要求基层医疗机构专门提供相关的信息,这既减轻了这些机构的额外负担,也减少了由于人为因素而出现信息误差的机会。目前,纽约市卫生局的正在与教育部门联系,计划将部分学校的出勤情况也作为所监控的目标。 不过,莫斯塔法里博士也指出该系统的一个局限性,并把它形象地比喻为“烟雾探测器”,“当厨房里的烟雾探测器响起的时候,你不能断定是面包烤糊了,还是着火了,你必须亲自去看看究竟出了什么事”。他强调说,该系统虽然能够及时发现某些异常趋势,但足够的机动力量和后续调查能力也至关重要,这样才能确保立即展开调查,查明情况,并采取相应行动。 定期收集信息做法值得借鉴 尽管我国的公共卫生体制以及发展水平与美国有着较大差异,但记者在与纽约的一些对中美两国医疗制度都比较了解的华裔医生交换意见时,发现他们中许多人都认为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纽约市症状监视系统利用定期收集的现有信息,以监控症状为切入点,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实时监控的理念。美国华人医师会会张鲁兵博士认为,即使目前国内部分医院还没有实现病历等基本信息的电子化,也可以学习纽约市的做法,在中心城市建立症状监视系统,让各基层医院机构定期将有关信息上报。重要的是根据我们自己的国情,因地制宜地从中得到借鉴。 华人医师会会员张学珍医师认为,国内大城市的许多医院已经实现了用电脑进行业务管理,建立并推行这一系统从技术上和资金上应该不会有大问题。据莫斯法里博士介绍,目前已有来自美国其他城市以及其他国家的专家小组来纽约考察学习。据他估算,在软硬件的投资上各花10万美元,即可初步建立起这样一个系统,系统的日常运行仅需要几个人,维持的费用也不高。
订两性学堂,打开性爱心门,赢取彩信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