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免费听音乐 气坏唱片业巨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5日13:28 世界新闻报 | |
美国严打免费下载音乐 《世界新闻报》记者郭军贾延宁 对于众多音乐爱好者来说,利用文件交换技术从网上免费下载音乐只是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然而261名美国人却为此尝到了苦头,他们日前被“爱较真儿”的美国唱片工业协会 个人用户深感委屈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那些成为被告的的美国人现在总算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了。他们当中既有小学生,也有美国著名学府耶鲁大学的教授,年龄小的只有12岁,年龄大的已有71岁。他们对自己“莫名其妙地”吃上官司都感到很委屈,因为他们都不认为从网上免费下载音乐是违法行为,大家不都这么干吗? 12岁的小女孩布莱恩娜·拉哈拉家住纽约西区,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通过文件交换技术从网上下载自己喜爱的歌曲,或是与其它网友共享好听的音乐。可她万万没有想到,这一爱好竟然给自己惹来了麻烦。在得知自己被美国唱片工业协会起诉的消息后,拉哈拉委屈地说,她母亲3个月前就开始向一家名叫“KAZAA”的文件交换网站支付近30美元的月服务费,既然交了钱,使用该网站提供的文件交换技术从网上下载音乐有什么问题呢? 住在得克萨斯州的71岁老人杜伍德·匹克尔更是对自己面临的官司感到冤枉。他说自己并没有从网上非法下载音乐,而是他那十几岁的小孙子每次探望他时,使用他的计算机下载音乐的,没想到自己竟因此背上了黑锅。 委屈归委屈,官司还得想着怎么应付。目前,拉哈拉的母亲为了不让自己女儿上法庭,不得不向美国唱片协会支付了2000美元,“私了”了此事。同时被起诉的耶鲁大学摄影学教授蒂默西·戴维斯则表示,当互联网服务商通知他,从网上下载音乐的行为损害了唱片业的利益后,他立刻停止了这种行为,并愿意为此做出赔偿。 RIAA反击战早就打响 美国唱片工业协会是一个代表世界主要唱片公司的贸易组织,其成员囊括了美国华纳音乐、德国的BMG娱乐、百代唱片音乐、索尼音乐以及法国维旺迪环球公司的环球音乐等世界唱片业巨头。据该协会统计,自2000年以来,全球CD唱片的销售量已大幅下滑了31%,预计今年全球CD唱片的销售量还将下降6%,而在线音乐下载正是“罪魁祸首”。 据美国唱片工业协会介绍,随着宽带的普及,文件交换网络服务商不断增多,这些服务商会给用户提供在线文件交换技术,使得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免费下载和交换各种版权音乐,结果损害了音乐制作人等有关方的利益。该协会主席加里·舍尔曼指责说,这种行为和入店行窃没什么区别。他还发表一份声明指出:“没人喜欢诉诸法律,但当产品不断地被人偷走时,我们就不得不采取适当的行动,奋起反击。” 事实上,美国唱片工业协会的反击战早在2000年就已打响。当时,该协会联合其他机构将免费提供文件交换技术的纳普斯特公司告上法庭,并打赢了官司。今年年初,美国唱片工业协会又要求电信公司与互联网服务商就允许用户接入免费音乐文件交换网站一事支付赔偿,结果遭到了众多互联网服务商的反对。无奈之下,该协会将矛头转向了个人用户。今年6月,该协会就发出威胁,说将跟踪那些利用文件交换技术免费下载音乐的个人用户,并对他们采取法律措施。两个月后,该协会就对个人用户发起了首轮进攻,对象就是261名在网上平均散播1000首以上版权音乐的“主要侵权者”。与此同时,该协会还宣布了一项“大赦计划”,宣布那些承认自己非法下载音乐、并保证从计算机上删除已下载曲目、今后不再非法下载音乐的个人用户将被免于起诉,但那些已经被起诉的人不在被“赦免”之列。不过,大多数个人用户对美国唱片工业协会伸出的这枝“橄榄枝”并不买账。据《今日美国报》所做的一个调查,只有不到3%的调查对象愿意寻求“赦免”,而多达75%的人则表示拒绝。 “严打”引起广泛争议 据有关机构统计,目前美国大约有6000万人通过文件交换技术,从互联网上下载、传播音乐,其中一半以上是十几岁的青少年。面对这么庞大的个人用户群体,尤其是未成年人,唱片协会采取法律诉讼等“严打”形式会收到怎样的成效呢? 美国参议院政府事务常设研究委员会主席诺姆·科尔曼认为,音乐界可以维护其合法权益,但是唱片协会的这种做法有些过分。“怎么也不能把几千万孩子都当成罪犯吧?即使他们做了不该做的事。”科尔曼表示,他将力促国会就此事举行听证会。 一些评论家也对唱片协会的做法颇有微词,他们认为采取强硬措施不一定能振兴唱片产业,反而可能导致网上非法传播、下载音乐的行为变得更加隐密。他们认为,音乐界更应该在吸引消费者购买CD唱片方面多下功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