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人沉痛面对 他们的“9·11”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17日11:34 世界新闻报 | |
《世界新闻报》驻意大利记者 王玉清 按照计划,意大利驻伊拉克的宪兵阿尔菲奥·拉加齐还有两个多月就可以回家了。归心似箭的他在家书中写道:“时间正在飞逝,我们的重逢之日越来越近了。”如今,拉加齐的亲人的确快要看到他了,但是看到的却是他的遗骸。12日发生在意大利驻伊宪兵部队纳西里耶总部的自杀性袭击事件,使得19名意大利宪兵与亲人天人永隔,其中就包括38岁的拉加 媒体悲呼 “意大利的心被刺穿了” 拉加齐在他的最后一封家书中,曾这样描述自己在伊拉克的生活:“我们总是收到关于伊拉克北方发生恐怖袭击的公报,有时我们这儿的警报级别也会提高,记者们也总是报道一些不好的消息,让我们的家人担心不已,但实际上我们这儿一切都挺好。”拉加齐还在信中写道,由于他们是意大利人,再加上他们实施的“足球+通心粉”政策,伊拉克人对他们很欢迎。“孩子们看见我们的蓝色汽车时,他们简直要乐疯了,他们总是跟在我们后面跑,叫我们‘水先生’或者‘食物先生’,这两种称谓已经成了我们的商标。实际上,我们已经在开展人道主义援助活动,我们为医院,主要是儿童医院,送去了各种各样的物品和药品。” 拉加齐在信中提到的“足球+通心粉”政策可以说是意大利军人赴海外执行维和任务时采取的传统政策。意维和士兵一向很注意同当地人打交道,以树立一种友善的形象,“收买人心”。在意大利的电视新闻中,人们总是看到意大利维和士兵不是和当地的小朋友一起踢足球,就是帮着当地的老先生老太太做家务,总是一副讨人喜欢的邻家大男孩的形象。事实上,意大利军人也一直认为,他们的这一套在哪儿都能吃得开,在伊拉克也不例外,但是12日发生的自杀性爆炸事件却彻底粉碎了他们的幻想,正因此,意大利人的心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13日,意大利大小报刊都对军队遭袭事件进行了报道,就连一向“不问国事”的体育类报纸也将此事作为头版头条。意大利三家最有影响的报纸——《晚邮报》、《共和国报》和《新闻报》在对这一事件进行报道时,不约而同地在头版使用了同样的大标题——“对意大利人的大屠杀”,使用了同样的压题照片——意大利一名宪兵低头站在被炸的纳西里耶宪兵总部的废墟前,神情沮丧。 意大利《信使报》对此事评论道:“意大利的心被人刺穿了。”《新闻报》则进一步指出,意大利的维和使命已经溅上了鲜血。“12日的袭击事件带给意大利人的心理震撼与‘9·11’带给美国人的相同。” 民众哀叹 国家痛失“最可爱的人” 在意大利人心中,意大利宪兵高大英勇,在意大利历史上的许多关键时刻都做出过特殊贡献,堪称意大利“最可爱的人”。现在,19名“最可爱的人”为国捐躯,意大利人心中当然充满了悲伤。 袭击事件发生后,意大利全国各地都降半旗致哀,意政府还决定为他们举行国葬。从阿尔卑斯山到西西里岛,意大利各界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死难者的哀悼。孩子们在上学的路上、家庭主妇们在买菜的途中,都要在当地警察局或宪兵分部的门前停下脚步,献上一束鲜花寄托自己的哀思。而到位于罗马的意大利宪兵总部门前献花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不少意大利人在献花时都眼含热泪,异口同声地谴责恐怖主义,追悼那些年轻的生命。不少人还给当地的宪兵分部打电话表达自己的心声。一位妇女甚至在电话中说着说着就抽泣了起来,她哽咽着说道:“谢谢你们所做的一切,上帝保佑你们。”她的哭声通过意大利国家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传遍了全国。另外,正在波兰参加比赛的意大利国家足球队队员则在球场上戴上黑色的臂章以示悼念,意国内一些报社正在为阵亡士兵的孩子进行募捐。 意大利人困惑了 面对世界上此起彼伏的各类恐怖活动,许多意大利人曾经以为他们的“亲善形象”不会为自己招惹是非。但这一次他们忽然发觉,原来并不是这么回事。于是,意大利许多普通百姓都感到困惑了:意大利军人为什么会成为恐怖袭击的目标? 关于这个问题,意大利前著名外交官塞尔焦·罗马诺认为,袭击者的目的是想在驻扎在伊拉克的外国军队中制造恐慌、愤怒和挫折感,并想借此表明美国人和盟友既无力保护自己,也不能保护伊拉克人,从而进一步孤立美英占领当局。 由于遭到重创,意大利人现在正在考虑一个问题:要不要立刻从伊拉克撤军。13日,意大利一家调查机构就此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意大利人在这个问题上持正反两种观点的几乎各占一半。在意政坛中,一些左翼反对派政党已经公开呼吁政府撤军,并在个别城市组织了小规模的游行示威。但多数政府成员认为,在目前举国哀悼死难者的情况下,意大利不宜立刻从伊拉克撤军,否则将给人以意大利向恐怖主义低头的错觉,有损意大利的国家形象。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政府目前可能会采取的措施是:要求美英占领当局尽快将权力移交给伊拉克人民,并让联合国在伊拉克战后重建中发挥主导作用。 声明:《世界新闻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