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瞭望东方周刊专题 > 正文

联合国地位不可替代-访前联合国副秘书长金永健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18日18:06 瞭望东方周刊

  联合国改革的要害、挑战和目标

  《瞭望东方周刊》实习记者章原/杭州报道

  在联合国秘书长人选上,一般来说,大家有个谅解。五大国的成员不能担任秘书长,即便是来自非五大国,各方也都不希望是来自很强的国家。秘书长必须要为各方所接受,自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金犊奖玩创意最正点
51精彩无线大奖等你拿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己国家影响不能太大

  2004年被确认为“联合国改革年”,但要求联合国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安南秘书长早在上任之初就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不过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联合国改革再次提上日程,用安南秘书长的话说,联合国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

  4月2日至4日,“威胁、挑战与变革”亚洲高级别研讨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11个联合国改革高级别名人小组成员以及来自近20个亚洲国家的30多名前政要、著名专家出席了会议,大会围绕着联合国改革广泛地展开了讨论。

  4月3日,出席会议的前联合国副秘书长金永健先生接受了《瞭望东方周刊》的专访。

  《瞭望东方周刊》:这次会议是名人小组第一次区域性的高级别研讨会,你的印象如何?

  金永健:从个人的印象来看,这次会议是卓有成效的。这次会议的目的很明确,联合国名人小组将于年底前向安南秘书长提交改革报告,但是他们都是以个人身份参加,联合国成员国众多,除了自己的想法外,名人小组想更多地征求各方的广泛意见。因此在钱其琛的倡导下,举行了第一次区域性的研讨会议。当然,在会上讨论的话题相当广泛,并不局限于联合国改革问题。从吸取各方意见来说,会议达到了预定效果。

  《瞭望东方周刊》:伊拉克战争中,联合国被边缘化,如何看待今后联合国的作用?

  金永健:一方面要承认联合国的权威确实受到严重挑战,这是一个现实,反映了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没有得到授权,就避开联合国,单独采取行动,这不仅不正常,而且并不被认为是合法的行为。单边主义,先发制人,这些对联合国权威是一个严重挑战,联合国处于十字路口,这也是成立名人小组的原因。

  另一方面,联合国并不是世界政府,而是由会员国组成,自然要考虑会员国的意志。从伊拉克战争等来看,联合国权威确实受到影响,但并不意味着联合国不重要,可有可无。历史上来看,也有绕开联合国安理会,单独采取行动的情况发生。在可预见的将来,联合国仍然是国际上最具普遍性、最具权威性的政府间组织,其作用没有其他国际组织可以替代。

  《瞭望东方周刊》:按照不成文的惯例,下一任秘书长人选将会从亚洲产生,是吗?

  金永健:这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联合国宪章》中并没有确定。事实上,在联合国成员国中也有意见认为应该按个人才能来选。但是绝大部分成员国认为应该按地区轮流。

  在秘书长人选上,一般来说,大家有个谅解。五大国的成员不能担任秘书长,即便是来自非五大国,各方也都不希望是来自很强的国家。秘书长必须要为各方所接受,自己国家影响不能太大,国家大了之后,大家对秘书长中立性信心不足。我们可以看出,历届秘书长都不是来自特别强的国家。

  《瞭望东方周刊》:你长期在联合国工作,根据你自己的感受,中国在联合国中的作用如何?

  金永健:确实不是宣传,客观上中国在联合国的作用随着中国国力的提高,正在越来越得到加强。尤其是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一天天提高。当外交官主要靠国家的实力,中国国力增强,在联合国说话的份量也在加重。

  中国在联合国的参与,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上世纪70年代刚恢复席位,我们对联合国了解不够,有些人甚至认为联合国是清谈俱乐部。因此对于联合国处理问题,如果没有直接利害冲突,中国都不大关心。后来逐渐意识到了联合国的特殊作用,中国开始积极去参加各项事物的探讨,虽然有些问题与中国本身无关,但是中国仍然积极参与,发表我们的意见,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合理要求,主持正义。在国际事务中具体根据是非曲直,确定我们的立场。

  中国本来就是一个重要的会员国,现在不但重要,而且是一个积极、活跃的会员国。不管哪方都要听听中国的意见,进行磋商,中国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相关专题:瞭望东方周刊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