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 看不清未来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7日12:15 青年参考 | |||||||||
本报特约评论员 杭程 在“伊拉克自由”行动开始一周年之际,美国总统布什在3月19日的纪念讲话中称:“今天,伊拉克人民已加入世界各国自由人民的行列。”话音未落,伊拉克局势便急转直下,迄今已造成逾百名联军和逾千名伊拉克人的丧生。伊拉克真能如愿走上光辉道路,还是继续敞开“地狱之门”?
大体可分为三大块的伊拉克并非一个稳定国家,南部什叶派地区尽管有人口优势(约占总人口的54%),但自奥斯曼帝国以来就在逊尼派统治者的威权之下,一直抗争不断。北方的库尔德民族更是不时发生起义。 萨达姆政权一贯以铁腕维系国家统一。海湾战争时,伊南方什叶派和北方库尔德武装均发动了大起义。不料老布什因担心伊拉克变成第二个伊朗而放过了萨达姆的残兵败将。萨达姆随即镇压了起义,仅在卡尔巴拉和纳杰夫这两大圣城就有3万什叶派起义者阵亡,库族武装也损失2.3万人。现以美国为首的联军不可能以萨氏手段镇压伊反抗武装。本指望新组成的伊拉克安全部队“以伊制伊”,结果“新伊军”又喊着“伊拉克人不打伊拉克人”拒绝卖命。据说又动起雇佣非洲军团的点子来,但真要招徕非洲军团只会更加添乱。 萨德尔的“揭竿而起”不能仅作为个案来看。伊拉克是一个宗教、部族势力根深蒂固的国家,萨达姆的强暴铁腕压制了这些势力,但在美国倡导的“民主制度”下纷纷萌发,如美国不能“摆平”,那么所谓的“民主伊拉克”很可能有演变成第二个前南斯拉夫或黎巴嫩之虞。 1921年8月伊拉克王国之后,原“委任统治”伊拉克的英国迫使费萨尔王朝签订了一系列英伊条约,规定在政府各部门均设置英国顾问,从而把持了伊拉克政府。英国后又要求伊拉克和英国制订共同的外交政策并允许英国驻军,以换取英国对伊拉克不受外国侵略的保证。这和当前美国正打算实施的“交权”计划几乎如出一辙。 即便6月30日美国如期向伊拉克“交还主权”,其组建的那个3千人规模的“超级使馆”仍将牢牢地继续主宰伊拉克过渡政府,10余万美国大兵将继续驻扎在伊拉克领土。因此6月30日的“交权”仅具有外交意义,却对稳定伊拉克局势难有作用。值得一提的是,美国首任驻伊大使将由现任常驻联合国代表的内格罗·蓬特出任,这反映了美国急于在伊拉克问题上和联合国加强合作,但联合国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还得由美国说了算。既然美国舍不得撒手,也就不能把背上的黑锅——或者说油锅更形象——转嫁给联合国及国际社会——谁请你去了? 伊拉克到底将走向何方?6月30日还不能回答。还得再等7个月的过渡政府任期届满后,看“新伊拉克”到底将如何进行民主选举,未来的“民选政府”是否能有广泛的代表性和充分的自主权。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