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美英向伊拉克移交权力专题 > 正文

美军不轻易言撤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8日17:34 《环球》杂志

  刘华

  根据联合国安理会第1546号决议,美英占领当局在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权力后,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将继续留驻伊拉克。至于何时撤出,决议并没有给出确切的期限。种种情况表明,美军还要长久驻扎下去。这种长期驻军的决策,显然来源于利益和损失的权衡。

天堂II初章 战乱魅影 中国互联网络调查问卷
新浪免费邮箱升到30兆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撤军,显然不肯

  首先,这关系到美国军事力量的信誉。众所周知,美国能够在世界各处施加影响的重要基础,就是它拥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通常情况下,美国不是通过战争,而是通过威胁战争来达到政治目的,军事威慑是外交实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美军现在从伊拉克撤军,那么最直接的结果就是美国军事威慑的减弱。如果美军因为伤亡等原因,在没有控制局势的情况下就从伊拉克撤出,那其实和“战败”没什么两样。不妨设想一下,如果真的如此,美国的盟友和对手会对美军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印象?这种印象反映到今后的外交中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就美国的盟友而言,直接产生的疑问就是:如果发生战争,美国是否会真的提供安全保护?即使提供了安全保护,美国坚持下去的决心又有多大?会不会因为有了一些伤亡,在国内受到一些政治压力,就收回这种安全保护?就美国的对手而言,则有一个美军是不是还那么“可怕”的问题。毕竟美军现在面临的游击战,比起越南战争和苏军在阿富汗的遭遇,都要轻微得多。如果美军连这都无法应付甚至无法承受,那么大家对其实力的评分无疑会下调不少。威望和信誉是国家的至高利益,没有威望的国家,随之就会损失实际利益。对美国人来讲,“面子”直接关系到重大的国家利益。

  其次,这关系到布什及其班子的利益。对布什而言,眼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11月的大选。在布什的这一个任期中,伊拉克战争无疑是最重要的对外决策之一。当初出兵的名义是为了消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威胁,后来出了“情报门”,就只能把出兵的名义往“自由”和“民主”等意识形态上靠。现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依旧毫无踪影,而伊拉克“民主”也遥遥无期。比如按照美国人的一贯逻辑,“一人一票”的普选制度是民主化不可缺少的因素。然而这次,伊拉克什叶派领导人要求普选新政府,而美国却强烈反对。至于“自由”,恐怕就更是一个无法衡量的词汇了。如果美军现在撤出,伊战就成了一件几乎全无意义的事情——以“情报门”起始,以“虐囚门”告终。反映到选举上,对布什的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对布什的班子来说,维持驻军的利益就更大了。布什班子里的所谓“鹰派”,或者所谓“新保守主义者”,同时也是力主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成员,如切尼、拉姆斯菲尔德等人,在这场战争里都有着这样那样说不清、道不明的利益。切尼曾任总裁的哈利伯顿公司一手拿到了数十亿美元的石油设施合同,而拉姆斯菲尔德更是把大批原本非常重要的军事任务承包给了各式各样的私人军事公司,几乎全然不顾这是否会影响前线工作的正常进行。如果现在撤军,万一临时政府倒台(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那么现在签订的石油合同就很难再执行下去。而撤军本身会使“雇佣兵”公司们失去大量“就业机会”,同时也失去现在的这份利益。这恐怕也是布什班子要求继续驻军的重要原因。

  第三,这还关系到美国的国家利益与“大中东”计划。如果美军现在撤出伊拉克,伊拉克很可能会出现长期内乱,或者被什叶派掌握政权的局面。如果陷入内乱,国家缺乏政权管理,伊拉克很可能像当年的阿富汗一样,成为一个恐怖组织发展势力、策划活动的基地。如果激进宗教势力掌握政权,那么布什想在“大中东地区”搞西方化改造的计划就要全盘泡汤(现计划恐怕就得改成如何防止更多中东国家爆发伊斯兰革命了),再想对付伊朗,甚至叙利亚,都会困难许多。从具体利益上讲,以石油为例,美国每天需要2000万桶石油,自产800万桶,缺口1200万桶。而即使在2002年伊拉克石油生产受限时,“两伊”再加上沙特阿拉伯,石油日产量已达1200万桶,占到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石油日产量的一半。仅仅出于石油动机,美国也绝对不能允许“两伊”都被什叶派掌权的情形出现。

  其实,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核心目标是推翻萨达姆政权,并通过军事占领手段改造伊拉克,使之成为美国在“大中东地区”新的桥头堡。在后半部分目标没有实现之前,美国是断然不会主动撤军,白打一场战争的。正因为如此,美国才通过“变脸”的方式,使美军戴上“多国部队”的面具,通过“变性”的方式,把自己的身份由非法的“占领军”变成合法的“友邦部队”,应伊拉克政府“请求”继续驻扎在伊拉克,既达到控制、左右伊拉克未来发展的目的,又摆脱入侵者、占领者的恶名。

  不撤军,也好不到哪儿去

  但是,如果把事情反过来看,从以上三方面讲,美国在伊拉克继续驻扎下去,也会有诸多不利的后果。

  首先,依旧是美国军事力量的问题。美军十几万地面部队驻扎在伊拉克已经一年有余,这场“准泥潭”战给美军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以陆军为例,美军陆军只有10个师,现在几乎都已经去过或正在伊拉克,部队的战备和日常训练大受影响。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的军费正在被投向一些应付低烈度战争的部门,执行诸如维持治安、反游击、拆除路边炸弹之类的任务,这势必挤占美军(特别是陆军)应付高强度地面战所需的资源。毕竟在世界的其它地方,美军要应付的不是游击队,而是中型以上国家的正规军。把军队朝治安军方向发展,对事实上全球存在的美军来说,无疑是弊大于利。

  其次,美国的国家形象会受到另一层面的损害。最近一年来,伊拉克发生的事情给美国的国家形象、意识形态形象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情报门”一案,已经让美国政府的信誉受到了极大的动摇,险些还把“好兄弟”布莱尔拖下水。而“虐囚门”一案,更是把美国人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原本美国很有自信的东西颠覆得一塌糊涂。须知,美国的强大,在很大程度上是软力量的强大,美国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上的优越感,一向是美国从心理上影响别国的重要工具,也是自信心的来源。可是现在,美国再搞人权报告,连自己都觉得不那么合适,只好推迟几天删删改改。这种外交心态上的变化,无疑是“伊战”的重要后果之一。

  最后,美国的反恐战争也会受到严重的阻碍。美军在伊拉克的存在,已经使该地区的反美情绪在过去一年中大为高涨。美军在伊拉克每打死一名平民,都会使反美武装多一家支持者;报纸上每张虐囚的图片,都会使读者对美军的抵触情绪增加一分。美国原本是要打击恐怖主义,但它现在其实是在助长反美的“恐怖主义”。因为从本·拉丹的角度来看,与单纯的捐款相比,一个反美的群众基础才是更为重要的东西,毕竟有了反美情绪和反美需要,才会有人捐款给反美组织。只是,以美式的直线思维,恐怕很难理解这一道理。

  总之,撤军,显然不肯;不撤军,也好不到哪里去。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在伊拉克面临的是一个两难的局面,这是布什政府自2002年至今的一系列对伊决策所造成的。只有一种情况可以比较“完美”地解决这一两难问题,那就是:伊拉克新政权比较顺利地控制住局面,掌握基层政权,并且基本消除游击战,使美军能够以“胜利者”的形象撤出;另一方面,美国还必须保持住对新政权的控制,以使自己的意志和利益能够得到较好的贯彻。但毫无疑问,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很小。目前的新政府连军权都无法掌握,根本不可能自己控制住国内局势。布什等人之所以始终不肯正面回答撤军的时间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自己也不确定伊拉克局面何时才能得到控制,所以只能先考虑眼前的大选事宜再说。但不知布什想过没有,美军在伊拉克插手的事情越多,就越无法抽身。如果美军连一城一地的治安都要自己来管,他们就必须一直管下去,因为他们一旦撤军,这个空白显然不可能由毫无军事实力的伊拉克新政府来填补。而要为新政府培训一支军队出来,没有两三年也办不到。这期间,美军还不知要在伊拉克遇到多少稀奇古怪的麻烦。

  资料:驻伊多国部队兵力部署

  联合国安理会第1546号决议已授权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继续留驻伊拉克,直至伊政治进程完成为止,但规定,伊政府有权要求多国部队提前撤离。

  目前,多国部队由30多个国家的部队组成,具体部署情况如下:

  美国:13.8万人,主要驻扎于伊拉克中部和北部地区,总部设在巴格达。美军目前正在进行全球范围内的兵力调动,准备向伊拉克抽调部分海外驻军。

  英国:8900多人,主要驻扎于伊拉克南部地区,总部设在巴士拉。

  意大利:近3000人,主要驻扎在伊拉克南部地区,总部设在纳西里耶。

  波兰:2400人,控制伊拉克中部和南部地区,并指挥一支由9500人组成的多国部队师,总部设在希拉。

  乌克兰:1660人,接受波兰军队指挥,负责伊拉克与伊朗交界处的治安工作。

  荷兰:1300人,驻扎在伊拉克南部地区,驻军期限已延长至明年3月中旬。

  西班牙:1300人,负责巴士拉以南什叶派地区的治安,已于5月21日全部撤出伊拉克。

  葡萄牙:130名宪兵,驻扎在巴士拉,受英军指挥。意大利宪兵部队总部遭袭后,葡军被调往纳西里耶,接受意宪兵部队指挥。

  罗马尼亚:678人,驻扎在纳西里耶,帮助训练伊拉克警察,接受意大利宪兵部队指挥。

  保加利亚:500人,驻扎在伊拉克南部卡尔巴拉地区,接受波兰军队指挥。

  匈牙利:300人,驻扎在希拉,负责武装运输。

  拉脱维亚:105人,接受波兰军队指挥。

  斯洛伐克:100人,主要负责清理雷区和拆除炸弹。

  捷克:90名军事警察,在伊拉克南部沙伊巴地区培训当地警察,将于明年年初结束在多国部队的工作。

  丹麦:500多人,驻扎在巴士拉,接受英军指挥,驻军期限已延长至今年年底。

  挪威:179人,计划在6月30日之前撤出伊拉克。

  澳大利亚:850人,驻扎在巴格达机场附近。

  新西兰:61人,负责伊拉克南部地区公路、桥梁、学校以及供水系统的重建,预计在9月全部撤出伊拉克。

  日本:550人,参加非战斗行动和人道主义救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日本自卫队最大规模的海外行动。6月18日,日本内阁决定派自卫队参加驻伊多国部队。

  韩国:近700人,主要是建设医疗部队。韩国政府日前宣布,将自8月初起向伊拉克派遗3000名士兵,此举将使韩国军队成为除美英之外规模最大的驻伊部队。

  泰国:470多人,主要是工程和医疗人员,驻扎在卡尔巴拉,预计在9月20日之前撤出伊拉克。

  蒙古:173人,接受波兰军队指挥,主要负责工程建筑,到期后将全部撤回。

  此外,向伊拉克派兵的国家还有洪都拉斯(370人)、萨尔瓦多(360人)、多米尼加(300人)、新加坡(192人)、格鲁吉亚(190人,计划近期增兵)、阿塞拜疆(150人)、立陶宛(100人)、爱沙尼亚(50人)、菲律宾(50人,计划增兵)、马其顿(32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袭击事件频仍、一些国家纷纷撤军的情况下,日本和韩国还是坚决向伊拉克增兵,这种动向的确令人关注。

  相关专题:美英向伊拉克移交权力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土耳其人质遭绑架
第三轮朝核六方会谈
财政部审计署报告
曾庆红李长春出访
行政许可法7月实施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