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关注伊拉克大选专题 > 正文

瞭望东方周刊:伊拉克大选究竟是谁的大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01日14:12 瞭望东方周刊

  由美国主导在一个没有了萨达姆的伊拉克进行全民投票,这应该说是美国人早就有了的一个梦想,也是美国人在中东地区的第一次民主实验

  40岁的伊拉克人沙安澜在巴格达当记者已经10多年了,但像这次这样的选举他还是第一次经历。

  1月27日,他在巴格达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你看,离大选只剩下3天时间了,这些领导人还是不敢公布自己名单中所有候选人的名字。”

  他指着电视中正在播放的选举宣传片说,并不是所有的参选方都能上电视作宣传,只有那些富有的集团才有能力这样做。他说,据可靠消息,受美国支持的现任总理阿拉维已经花了2亿美元用于竞选造势。

  “到时候我肯定不会去投票。我不是反对选举,但是在美军事实上的占领下,怎么可能有公正透明的选举呢?”他说。

  他告诉《瞭望东方周刊》,1月26日他和同事一起到新闻中心办理记者证时,在伊拉克内政部办理“安全证”的屋子里,却是一个美国姑娘说了算。

  “当时的确是这样,一个曾经当过记者、对媒体事务比较熟悉的美国女孩在指挥所有的伊拉克警官。几个男警官用简单的英语向她请示。几个人自己有时候会因为某个细节问题吵嘴,但是挨了女长官的批评却谁也不敢还嘴,这对伊拉克男子来说实在有些难堪。”沙安澜说。

  匆忙的民主输入

  根据伊拉克临时宪法规定的伊拉克战后政治重建蓝图,伊拉克在今年将举行3次全民投票。第一次是1月30日的议会选举。选举将产生一个正式的伊拉克立法机关,这被认为是伊拉克战后首次“民主尝试”。

  伊拉克今年的第二次全民投票,实际上是一个全民公决,由全民投票对议会起草的战后伊拉克正式宪法进行通过。之后,根据这个正式的宪法,伊拉克将在今年底举行第三次全民选举,选举产生战后伊拉克首届正式的民意总统和政府。这个政府将不同于占领军扶持下的临时管理委员会,也不同于美国匆匆交权后指定的临时过渡政府,它将具有空前的民意代表性,这个政府将带领伊拉克走向稳定。

  第一次由美国主导在一个没有了萨达姆的伊拉克进行全民投票,这应该说是美国人早就有了的一个梦想,也是美国人在中东地区的第一次民主实验。在推翻了萨达姆的同时,美国加大了对中东地区进行“民主输入”的力度,推出了所谓的“大中东计划”。在这样一个背景下,1月30日的大选与其说对伊拉克人民很重要,倒不如说是对美国很重要。

  实际上这次大选的时机并不成熟。目前在伊拉克,就连中国人也成为武装团伙绑架的目标,各种形式的暴力活动每天都在传出,逊尼派最大政党伊斯兰党已经宣布退出选举,官方估计至少三分之一的选民可能因安全问题无法参加投票……

  被宣称为“基地”组织三号人物的扎卡维1月25日再次对伊拉克大选宣战。实际上这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鲜事,已经有好几个极端组织扬言要在大选期间发动更加猛烈的袭击。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血光之灾”,《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巴格达看到,各大医院已经增加床位,预备药品,做好一切应急救护的准备。

  大选到来之际,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几次重申,伊拉克军警将全力以赴,保卫全国5000多个投票站。

  为了避免给人造成“选举是在占领军枪口下举行”的印象,伊拉克军警将守卫在第一线,美军只是提供必要的支援。伊拉克国民卫队最近与陆军合并,统称伊拉克新军。加上警察、别动队等武装部队,据称伊拉克军警总人数可达20万人,超过了目前在伊拉克驻扎的以美军为主的多国部队的数量。

  虽然素质还良莠不齐,但这些被赋予神圣使命的伊拉克军人和警员大多仍然摩拳擦掌,表示要同反美反政府的武装分子较量一下。但是这支安全部队长期以来几乎每天都遭受重创,自身难保,很多伊拉克市民对他们能否为大选保驾并不抱有太大信心。

  很多人说,大选之际,伊拉克其实一切如旧:到处爆炸,没有安全,找不到工作,在战争中被摧毁的废墟依然是废墟,原来承诺的经济重建也仍然只是一句空话。

  他们因为大选离开家园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看到,身着迷彩服的伊拉克士兵开始在街道上频频露面,在巡逻车上以美式的姿势架着机枪对准各个方向。在美军扶持这支伊拉克新部队的初期,美军给他们的装备很差,而且经常只发给他们枪支,并不给他们配备弹药。现在的情势表明,这支伊拉克部队已经开始获得美军的信任了。

  在巴格达街头又出现了便衣警察的身影。伊拉克前政权的反对者曾批评无处不在的便衣是萨达姆专政的表现,但现在成为新政权主人的他们也被迫拿起了这一救命稻草。这些便衣其实并不是真的便衣,他们身穿各式各样防弹衣,嘴里嚼着美国口香糖,趾高气扬,引来路人复杂的目光。

  街上还到处都能看到戴黑色头套的伊拉克特警。他们只露两只眼睛在外面,警惕地四处张望。一些伊拉克记者开玩笑地说:现在警察带上头套了,他们害怕袭击报复;而武装分子却摘下了面罩,他们已经天不怕地不怕。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一些有条件的家庭为免遭大选期间可能发生的恶性袭击危险,已经开始离开伊拉克,到周边国家去“大选避难”。

  这种大规模逃离家园的现象在伊拉克已经出现过不止一次。海湾战争时有过,伊拉克战争后有过,美军攻打费卢杰时有过。如今,伊拉克即将举行战后首次公开大选,按照美国政府的承诺,大选将为伊拉克的未来带来“光明”。可是,好多家庭却顾不上这“光明”,逃走了。

  出逃现象从大选日期两周前开始出现。巴格达一位旅行社的经理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这样做的家庭不在少数,“虽然伊拉克官员说,他们对众多选民登记参选感到鼓舞,但是随着第一批票箱的到来,相当一部分选民却选择了离开伊拉克”。

  26岁的拉瓦德·哈桑告诉《瞭望东方周刊》,他朋友萨哈勒一家5口人离大选还有一周时离开了伊拉克。他们的住所离一所学校很近,这所学校的校园在大选期间将设立一座投票站,这很可能成为武装分子袭击的目标。

  拉瓦德说,他的朋友告诉他,他们家比较幸运,因为家境比较富裕,可以担负出国住旅馆的费用。他们家将一直住在约旦,直到大选后的一个星期才会回来。而拉瓦德则没那么幸运了:他没有固定工作,父亲是一个富有家庭的保镖,不能随便离开巴格达。

  一家伊拉克报纸报道,伊拉克选举委员会的一名成员也觉得选前局势不安全,为家人订了前往约旦避难的飞机票。据说他自己也将飞往约旦。选举委员会一度声称,伊拉克的治安形势虽不尽如人意,但是委员会有能力在有关部门的协作下维护治安,保证选民在安定的环境下投票。

  萨德尔城里的热冷选战

  1月26日,离大选还有4天,《瞭望东方周刊》伊拉克籍特约报道员阿里去了一趟萨德尔城,体会那里的选前气氛。萨德尔城是巴格达最乱的一个区,人口大约200万,主要是贫穷的什叶派穆斯林聚居区。这个区过去叫“萨达姆城”,战后因为反美派别领导人萨德尔的支持者众多而被非正式改名为“萨德尔城”。

  在城区外围,阿里看到墙壁和电线杆子上贴满了选举的宣传海报,其中绝大多数是什叶派宗教领袖西斯塔尼所看好的“伊拉克团结联盟”的宣传海报。

  “伊拉克团结联盟”由伊斯兰革命最高委员会主席哈基姆领军,沙拉比、贾法里、沙赫里斯塔尼等知名政客都榜上有名。由于这份名单在抽签中抽到第169号,因此它出现在选票上时的代号将是“169”。

  在街头放眼望去,随处可见“169”的字样。而且,在宣传海报中还夹杂着一些指责竞争对手的标语和漫画。有一幅漫画很有意思:在缺电、缺水、爆炸和恐怖袭击中,阿拉维举着小旗说:来选我。漫画没有落款,但显然是阿拉维的政敌所为。漫画画得惟妙惟肖,意在指责阿拉维政府一无是处,既没有解决水电供应,也没有解决安全问题。

  一名叫穆罕默德的选民说,届时他将去投票站投第169号名单的票,因为“他们能够代表我们”。而另外两个年轻人说,他们不会去投票,因为他们最崇拜的穆克塔达·萨德尔不参加选举,因此他们宁可抵制选举,谁的票也不投。

  今年只有30岁的穆克塔达·萨德尔是很多年轻的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贫民的偶像。他曾在去年两次发起全国性的针对美军的武装对抗,并且在去年夏天据守什叶派最神圣的宗教圣地伊玛目阿里清真寺,与美军和伊拉克政府军作对。先后有上千人在这些他主导的对抗中被美军打死,而美军也付出了上百名士兵伤亡的代价。

  后来,在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最高精神领袖西斯塔尼的斡旋下,美军和伊拉克政府放弃了对他的逮捕令,承诺不再追究他的追随者,萨德尔才偃旗息鼓,暂时放下了武器。

  《瞭望东方周刊》在这个巴格达最危乱的地区还发现,虽然城区外围贴了很多海报,但是越往里走海报越少,到萨德尔城中心就见不到选举的气氛了。看来,这个贫民窟并不是像当地某些政客渲染的那样全民支持选举,他们更关心的是什么时候能够有安全和工作。

  “大选并不能立即改变伊拉克”

  在驻伊美军总部和伊拉克过渡政府所在地的“绿区”内,有一个戒备森严的专门办理记者证件的新闻中心。1月27日,《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在这里看到,新闻中心人头攒动,声音嘈杂,赶来报道伊拉克大选的记者们争先恐后地办理证件和打听情况。

  来这里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给外国媒体工作的阿拉伯人。除了维持秩序的美国大兵之外,几乎看不到白皮肤的面孔。我们几个黄色皮肤的人在众人之中很是显眼。看来,外国记者显然受到人质危机的影响,不敢到伊拉克来了。

  办理证件的工作人员对待我们几个仅有的外国人还算比较友好。一个年轻的女工作人员正在将一张张印有选举委员会采访证的纸条沿证件边缘剪开,将剪好的卡片填上姓名和编号加以塑封,就做成选举采访证了。

  我询问她今天到底剪了多少张这样的采访证,她抬头笑了一下,说:“我只能告诉你,很多很多。”

  我注意到,她正在制作的一张卡片上的编号是1454,而我的证件号是0109。这说明,至少已经有1400多名记者办理了采访证。我说:“好像记者比选民的积极性高。”她冲我眨眨眼表示认同。

  有记者提出想给这个女工作人员拍摄照片,她想了想勉强答应了,但条件是不许照脸,只许照手指。选举委员会已经屡次遭到设法破坏大选的武装分子的威胁和迫害。最明目张胆的一次,一群持枪者在巴格达市中心把选举委员会的4名职员在光天化日之下枪杀,然后还举着武器在街道上欢呼。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约旦记者说,他为一家加拿大报纸工作,已经到伊拉克两个多星期了。经过两周的采访,他最大的感触是:伊拉克选民不认候选人名单,只认人。

  他说,比如,很多人想投阿拉维所率领的候选者名单不是因为他名单上有能维护他们利益的政治家,而是因为他们信任阿拉维。他们只想让阿拉维继续当总理,建立强大的军警队伍。这位记者说,议会选举的意义已经失去,人们已经把这次选举当作是政府选举,他们想选出一位有能力的人来领导他们。

  在场的另外一名在伊拉克已经工作了8个月的外国记者表示,他现在越来越相信,当初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谎言入侵伊拉克的美英联军,现在又实际上通过另外一个大选谎言在欺骗伊拉克民众乃至整个世界。

  “他们是想通过所谓的大选,将伊拉克战争的后果及其责任转嫁给伊拉克人民。这样,本应成为走向稳定的重要里程碑的这次大选,实际上在大选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它就已经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和价值。”他说。

  “在伊拉克本次议会大选到来之前,不仅各种暴力活动更加频繁和血腥,而且打着向伊拉克输出自由、民主、人权旗号的美、英军队也相继因为严重的人权侵犯事件面临名声扫地的危险。美国虐囚丑闻的审判仍在继续,英国又爆出类似丑闻。在这样的气氛下,一个坚持在时机并不成熟的时候进行大选的大选,就不能不具有了作秀的嫌疑——大选并不能立即改变伊拉克。”他补充说。  《瞭望东方周刊》驻巴格达记者申宏报道

  巴格达日记

  1月25日,8名获释的在伊拉克被挟持的中国人员从巴格达启程回国,我们的工作告一段落。从使馆回分社的路上明显感到大选气氛比四天前进驻使馆的时候浓厚,有人在路边贴海报,有人在车流中散发海报。

  1月26日,原本打算去萨德尔城拍摄有关大选的照片,但是夏南在征求了两位住在那里的朋友和另两位分社雇员(阿布阿拉、莱斯)的意见后坚决反对我去,认为太不安全。夏南安慰我说,忘掉照片和稿子,安全是第一位的,他比划着告诉我安全高于头顶,其他都在脚下。

  下午2点大家出发去绿区办证,我和夏南坐阿布西南的车,蒋开着分社的车带着李、阿里、贾迈勒跟在后边。绿区入口的警戒又有所加强,布置了坦克和战车。检查站里新增设两道安全门,由于我穿着防弹衣,不得不脱了又穿、穿了又脱。一个美国大兵得知我们是中国记者,不断地叮嘱我们:注意安全,要小心。

  接下来还得办理内政部的安全证,等待的人更多,我的号已经排到了299。我问一个尼泊尔保安现在轮到多少号了,他很友好,找了他的上司帮我打听,然后告诉我说才到150号。我又问一个美国保安今天是否能轮到我,他说可能不行了,但他还是进去帮我问了一下,过一会出来说,里边说可以,叫我们等着,也许要到晚上。

  晚上6点的时候没有等到我们,工作人员说还能办理最后7个,不少记者等不及已经走了。我们趁乱赶快上前表明自己的中国身份,一个加拿大籍的女工作人员还真不错,优先给我们办了,发证时还叮嘱我们赶快装到口袋里,“不要让外边的人看到”。这回算是又感到了中国的分量。《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李骥志/巴格达报道

  相关专题:关注伊拉克大选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双响炮
经典四格漫画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