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先驱导报专题 > 正文

孤儿詹姆斯-邦德在伊顿公学的日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5日12:23 国际先驱导报

  由于007的形象深入人心,许多“邦德迷”都无法接受一本叫作《银鳍》的新书,因为它虚构了詹姆斯·邦德少年时期的生活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给孩子看的詹姆斯·邦德?”伊恩·弗莱明出版公司与普芬图书最近联手推出一本叫作《银鳍》的作品,讲述13岁邦德在伊顿公学的生活经历,消息一经发布,上百个“邦德迷”网站上的舆论一片哗然。

  “邦德迷”大跌眼镜

  “邦德迷”中,有许多气急败坏的声音在大声宣泄着:“打邦德的主意就像打超人的主意!”一个“邦德迷”网站极具代表性的发言则声称:“这样做是需要有胆量的。”另一个“邦德迷”则警告说:“我有预感,这本书将玩完。”

  比较权威的批评者是英国恐怖小说家约翰·加德纳。他继邦德原著作者伊恩·弗莱明1964年去世后,先后发表了14部邦德题材小说。在接受采访时,加德纳对“少年邦德”的设想嗤之以鼻:“这是为吸引观众所做的最后挣扎,这个故事与我们熟知的邦德毫无关系。”

  而“少年邦德”始作俑者是一名45岁的英国文人,名叫查理·希格森。厚厚的镜片遮住睿智的眼睛,让人无法将他与“少年邦德”联系在一起。希格森却早就是英国电视喜剧界的红人,他曾跟著名喜剧演员鲍尔·怀特豪斯、维克·里弗斯和鲍勃·莫蒂默有过合作,并创作了诸如《瑞士·托尼》这样的成功银幕作品。

  对于《银鳍》,“邦德迷”们也许会担心,书中13岁的邦德又如何知道像电影里那样讨女人欢心呢?

  他也是铁杆“邦德迷”

  但鲜有人知的是,希格森这位喜剧编剧却是铁杆“邦德迷”。他曾经向往地说:“如果我有一副肖恩·康纳利的口音的话,瑞士·托尼的终极偶像就是邦德。对于他来说,邦德是一个完美无瑕的人,一个彬彬有礼、久经世故的情场老手,熟知各种美酒香槟和比利时巧克力。”《瑞士·托尼》是希格森原来创作过的和邦德有关的作品,在第一系列中,剧中人物要去一个叫作“弗莱明”的酒吧,那似乎有缅怀邦德的意味。

  “在大学我主攻文学,”希格森回忆道,“那时我开始写一些晦涩无味的后现代小说,并鄙视通俗文学。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朋友的鼓动下,我爱上了侦探小说。于是我开始想,与其写些假流派式的惊险小说,不如写一本真正通俗的惊险小说,这就是我事业的转折点。”

  于是,从魔幻现实主义迷雾中走出的希格森,开始将精力转向如何塑造情节,充实人物,写出有血有肉的作品。很快,他就创作出处女作《快速表演》。其后,希格森便作品不断。

  在《瑞士·托尼》中,作者试图将詹姆斯·邦德之梦与残酷现实互相映射。主人公瑞士·托尼在破旧的汽车行干一份前途渺茫的工作,一边幻想成为邦德式人物——这样的脉络在希格森的早期作品《蚁王》中就显露出来了:“那时我二十出头,刚读完邦德,于是书中许多情节都在模仿邦德,那是一本俗气兮兮地惊险小说。书中的人物阅读邦德的小说,他的名字也叫肖恩,因为他母亲是肖恩·康纳利的影迷。”

  不是翻版,不是搞笑

  在新书《银鳍》中,希格森希望塑造一个与其年龄相符的邦德形象。于是他向自己12岁、10岁和6岁的儿子求教。除了二儿子希望邦德能多杀点人外,这本书光荣地通过了“三人评委团”的审核。

  可以说,希格森的邦德并不是电影邦德的迷你翻版。他的邦德很老实,不像成年邦德那样满嘴的俏皮话和时不时地卖关子。与安东尼·霍洛维茨的红房子童书奖作品《万能钥匙》的小主人公阿历克斯·莱德的形象相比,希格森的“少年邦德”对高科技设备完全是门外汉。但希格森的邦德,将我们带回了弗莱明的原著——一个与影院中的邦德迥然不同的超级英雄形象。

  “书中的邦德要比电影中更加有趣与复杂。”希格森说,“他更有人情味。他思考死亡的问题,受过伤,经历磨难。因为工作之故,不得不将自己与常人区分开来。我想,在书中将这所有的方方面面都展现出来,让它成为一本有血有肉的作品,而不仅是一本搞笑的闲书。”

  探究人性,乐趣无穷

  《银鳍》将我们带回了上世纪30年代真枪实弹的冒险故事中,作者笔下13岁的詹姆斯·邦德,身上有许多人性的深度与闪光点。

  《银鳍》一开篇,邦德的父母就在一次登山意外中丧生。举目无亲的他,必须在著名的伊顿公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作者收集了大量关于伊顿和1930年前后的资料,但是最终,他创造出了自己版本的伊顿。“因为一个13岁的邦德必定有自己对各种事务的看法,而这些看法或许是今天的孩子无法忍受的。所以,我创造的伊顿是一个幻想中的伊顿,一个神秘莫测又乐趣无穷的地方。”希格森说。

  在伊顿公学的日子里,邦德饱受一个叫乔治·赫伯的男孩欺负。赫伯的父亲正是恶贯满盈的疯子科学家,他住在苏格兰式城堡里,尝试各种鳗鲡的变种试验,其目的是配出一种极富侵犯性的生物基因。

  希格森说:“一些时侯,你在写作中受到的局限越大,工作的趣味就越高。这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每周你面对的都是同样一部没有完成的小说,但你必须让不同的事发生,这才是锻炼人的事。”

  令作者欣慰的是,如今《银鳍》的销售额已经上亿。总结希格森的成功处,在于他不但满足了读者口味,还为他们带来了惊喜。(迦萸)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