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纪念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专题 > 正文

德俄历史性和解成国际政治典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6日14:43 国际先驱导报

  国际先驱导报驻柏林记者于涛报道 5月9日上午,俄罗斯举行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致辞中以一种令人惊讶的方式提到以前的战争对手德国:“俄罗斯与德国实现历史性和解是一个光辉的范例,是战后欧洲最宝贵的成果之一,值得在国际政治中推广。”

  而此时德国总理施罗德,就坐在普京背后观礼台前排醒目的位置。他表情自然,神态
轻松,对普京的讲话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死敌”和解创奇迹

  10年之前,时任德国总理科尔也曾应叶利钦之邀来到莫斯科,但他最终还是没有出现在阅兵式上。而10年之后,施罗德终于跨越延绵60年的恩怨情仇,成为战后第一位出席红场阅兵式的德国政府首脑。

  当施罗德与普京以及美国总统布什等各国政要站成一排,向无名烈士墓献花并肃立致意之时,进行实况转播的德国电视评论员以无法继续控制的激动声调解说道:“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场景。德国重新回到了国际政治的前台!”

  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与战败国,今天却与二次大战的受害者与战胜国一起进行纪念与庆祝;当年的战争对手与不同戴天的死敌,现在成为合作伙伴与相互信任的朋友。正如施罗德所说:“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奇迹,我们的父辈和祖父辈几乎无法想象的奇迹。”

  德俄和解,首先是基于对历史和欧洲安全的相同认识。施罗德多次强调,二战给欧洲各国带来的最重要的教训就是永远不让历史悲剧重演,而没有德俄两国的长期友好,就不能确保欧洲的永久和平。

  两国领导人常来常往

  除了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施罗德与普京之间良好的私人关系对推动德俄和解无疑也发挥了巨大作用。普京自上台以来5年多的时间里,已与施罗德进行了不下30次会晤。德国《每日镜报》评论说,德俄首脑会晤就像是邻居串门一样司空见惯。2004年施罗德庆祝60岁生日,普京是唯一应邀出席私人聚会的外国元首。

  普京和施罗德的个人经历就是俄德两国人民和解进程的一个活的例证。普京的父亲在二战中受伤,一个兄长阵亡。今年5月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接受独立电视台“胜利的诞生”节目采访时,详细讲述了卫国战争期间母亲几乎饿死,差点被活埋的经历。而施罗德的父亲则在1944年在罗马尼亚阵亡,使他成为一个遗腹子。尽管都是战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领导人,但历史在他们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德国战后历史的终结点

  5月6日至7日,德国发行量最大的《图片报》以连续两期、总共4个整版的篇幅,推出对施罗德与普京的“双重”专访。两国首脑共同接受一家报纸的长篇专访是非常罕见的特例,施罗德和普京显然要借此在二战结束60周年之际,进一步推动两国人民之间的和解。为此施罗德在访谈中强调,德国发动的那场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坏的战争之一”,牢记和反省那段历史是德国永远的“道义责任”,是苏联红军与其他盟军一起将德国从纳粹暴政中解放出来,5月8日是也是德国的“解放日”。

  为进一步表达和解诚意,施罗德7日特意在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撰文,再次对俄罗斯人民表达歉意:“我们对通过德国人之手和以德国人之名给俄罗斯及其他各国人民造成的伤害表示道歉,请求宽恕”。

  从诺曼底到华沙再到莫斯科,施罗德从去年开始的历史性和解之旅完满谢幕。经过60年对历史的反省和不懈努力,德国终于在寻求与其他欧洲国家和解的道路上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就像德国媒体所说,这绝不是德国反省历史的终结点,但却是德国战后历史的终结点。德国通过了战后半个多世纪的考验,已作为受尊敬和受信任的伙伴重返国际政治舞台。

  普京也明确表示,鉴于德国已很好地清算了纳粹罪行,俄罗斯支持德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努力。两人共同强调,无论是德国人还是俄罗斯人都“有义务永远记住那场战争”,两国将共同为加强欧洲乃至全世界的稳定与安全而努力。

  正如普京总统所说,德俄历史性和解是一个值得在国际政治中推广的典范。世界上其他国家,特别是像纳粹德国一样曾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是否应该认真从德俄和解的经验尤其是德国真诚反省的做法中学习点东西呢?

  相关专题:纪念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48届世乒赛
二战回顾系列专题
库尔斯克会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太平洋海战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新浪狮篮球队回访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