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世界新闻报专题 > 正文

印巴在海拔最高战场对峙 士兵出师未捷已冻死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2日15:00 世界新闻报

  《世界新闻报》特约撰稿人 时宏远

  6月12日,印度总理辛格视察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平均海拔6700米的锡亚琴冰川。他表示,印度必须找到办法结束和巴基斯坦在这个地区的军事对峙,把锡亚琴冰川变成“和平的象征”。辛格的到访使得这个全球海拔最高的战场再度“热”了起来。

  战略要地 印巴不惜代价争夺

  从经济角度看,锡亚琴冰川没有任何价值,因为它到处是冰雪。印巴双方之所以对这个不毛之地展开激烈争夺,主要是缘于它重要的战略地位。

  锡亚琴冰川位于中、印、巴3国交界处,是3国间交通要道的制高点。谁控制了这里,谁就能形成居高临下的战略优势,取得战略上的主动权。

  对印度来说,占领此地犹如在中国和巴基斯坦之间打入了一个楔子,向北可切断中巴之间的战略通道,向东可直指中国新疆和西藏间的战略公路,从而“大大提高印度在这一地区与中巴抗衡的地位”。

  在巴基斯坦看来,控制了锡亚琴冰川,就能与中国阿克赛钦地区接壤,打开一条与印度较量的不可或缺的生命线。用印度人的话说,锡亚琴冰川是巴基斯坦打开查谟和克什米尔防御之门的钥匙。再加上印巴边界已明确划分,无可争议,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实际控制线两侧双方已有重兵把守,难以争夺,只有锡亚琴冰川有隙可乘。因此,巴基斯坦不惜代价同印度在此地进行对峙。

  从1981年开始,印巴双方分别派出巡逻队抵达锡亚琴冰川地区进行侦察和适应性训练,同时到欧洲国家采购高海拔作战的专用设备,为部队长期驻守进行物质准备。

  1983年,印度军队偷偷开进了锡亚琴冰川地区,开始在此设立据点。翌年,印军又发动了“梅夫道”战役,抢占了冰川的两个山口——具有战略意义的锡亚拉山口和比拉方德山口,基本上控制了该地区,而巴基斯坦只控制了南边的哥央拉山口。在1984年的战争中,双方各有2个师参战,大约有1万名士兵死亡。

  此后,双方在该地区频频交火。

  气候恶劣 冻死的比战死的多

  自从印度夺取该冰川以来,印巴就在这个寒风刺骨的无人区展开了一场死亡竞赛,驻军成本极其昂贵。

  由于此地区终年积雪、空气稀薄,因而该地驻军所有的补给品都需空运。仅此一项,印度每年就花费数千万美元。印度政府声称,它向锡亚琴冰川驻军提供了“世界上最好的御寒物品和衣物”。但是,当地士兵却说,20年来,他们没有能御寒的手套,手都冻僵了。

  考虑到冰川的恶劣条件,印度陆军已把驻守时间大大缩短。即便如此,一次任务下来,士兵的体重通常都要下降20公斤左右,许多人头发变白,面色铁青,浑身颤抖,有的人因缺氧而丧失记忆,有的则染上肺病。

  为驻守锡亚琴冰川,印度每天的花费约为100万美元。印度每千人就要负担19名士兵的费用,而巴基斯坦每千人则要负担50名士兵的费用。然而最让人称奇的是,多年来,死于对方子弹的士兵人数远远少于死于肺气肿、冻伤等高原疾病的人数。据巴军方最近一份报告称,巴基斯坦驻军已有270人死于当地恶劣的气候,另有2000多人负伤。占据海拔更高据点的印度人的情况就更糟了,至今有10000多印度士兵因冻伤和雪崩而残废,2000多士兵死亡。驻扎的印度士兵中,平均每周就有一人被冻死。印度空军的一个军官说,他们平均每天都要从冰川上接一个死伤的军人下来。

  如果有人在山上死去,没有人会把尸体送回家乡。尸体一般都被抬到崖边,让它滚下山去。所有在雪山上作战的士兵都知道自己进了一个吃人洞,别想活着出来。

  一位刚从冰川上下来的军官深有感触地说:“在冰川上,你得首先争取活下来。真正的威胁不是敌人,而是极端艰苦的条件。”他说,巴印两军在冰川上基本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冲突,两军伤亡有3/4为恶劣天气所致。

  装备特殊 先进武器纷纷失灵

  “在这里,我们需要老朋友”是一句流行于前线巴军士兵中的口头禅,意思是他们不大喜欢使用先进武器,宁可用自己熟悉的武器。重达11.5公斤的MG3通用机枪是巴军山地战部队的常用武器。

  上世纪80年代末,巴军的一位高官心血来潮,以“斋月”奖励的名义,拨专款从比利时买来据说是“美军现役”的新式机枪,为锡亚琴冰川的将士们“改善改善”。可是新来的“唐僧”念的却是“坏经”,在随后几次与印军的遭遇战中,戴着手套的巴军机枪手要么是手指伸不进机枪的扳机护弓里(如果脱掉手套,那么你的10个指头就别想要了);要么是机枪经不起风寒,由于它使用的子弹属于减装药型,所以打出去后像打醉拳似的发散开,根本谈不上杀敌立功。此事一度造成前线巴军人心不稳,许多士兵甚至还愤怒地发出“还我MG3”的呼声。

  即使是神枪手,到了雪山上也会变成三流枪手,因为明明瞄准了目标,子弹落下的地方却与目标相差好几米,而这种情况即使是使用光学仪器或是激光测距仪也无法克服。这主要是由于冷空气的密度与高温驱动的飞行弹药产生温差,使弹头体积与质量发生变化,导致旋转不均匀,弹道不稳定,进而影响实际弹着点与射程。

  此外,在冰川上驻守的军人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使用先进的爆炸性武器,因为巨大的爆炸声可能引起雪崩。这一点印巴士兵都心照不宣。

  纠纷难解 “冰川融化”尚需时日

  印巴军队进驻锡亚琴冰川后不久,双方就已意识到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并试图通过谈判来结束这场“毫无意义”的冲突,或者至少在这一地区实现非军事化。两国也曾就此举行过多轮谈判,但始终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目前两国的主要分歧是:双方对“锡亚琴实际地面位置线”的理解存在很大差异。印度控制着锡亚琴冰川地区的主要关口,处于较巴基斯坦有利的位置,因而认为这条线应该保持目前状态,而巴方一直拒绝印方认可的“锡亚琴实际地面位置线”,认为它应从停火线向东延伸至喀拉昆仑山口,巴方还要求将各自部队撤回到1971年划定的停火线外。

  不过,两国的领导人还是非常渴望能切实解决该问题。2003年11月,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历史性地实现了停火,锡亚琴冰川战场也迎来了难得的和平时期。今年4月,穆沙拉夫总统访问印度期间,双方还同意成立联合委员会解决锡亚琴冰川问题。

  在辛格总理到锡亚琴冰川发表“和平讲话”后,巴总统穆沙拉夫随即也发表了讲话给予积极回应,希望能与印度尽快解决这个问题。

  历史链接 地球上海拔最高的战场

  锡亚琴冰川又名星峡冰川,位于世界屋脊之上、巴属克什米尔的东北角,是除极地之外的最大的冰川。面积约3000余平方公里,平均海拔6700多米,平均气温在摄氏零下30-50度之间。是一个终年冰雪覆盖的无人区,自然环境非常恶劣,常有时速80公里的大风。

  1949年,印巴两国签署了《卡拉奇协定》,就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划定停火线达成一致。这条后来被称为“实际控制线”的停火线,将存在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分为印控、巴控两个部分,但却只划到锡亚琴冰川南端,而《卡拉奇协定》中仅模糊地提到停火线将继续“向北直到冰川”。

  作为印巴第三次战争结果的《西姆拉条约》也未明确划定锡亚琴冰川界线。

  相关专题:世界新闻报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网友装修经验大全
经济适用房之惑
中美中欧贸易争端
变质奶返厂加工
第8届上海电影节
《头文字D》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林苏版《绝代双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