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总统大选结果冲击布什大中东计划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04日12:13 国际先驱导报 | |||||||||
【作者】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唐志超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对内贾德出人意料地赢得伊朗总统选举,有分析家称之为伊朗的“政治海啸”。这场由穷人催发的海啸所波及的范围远不止伊朗国内,受到冲击的还有刚刚显露缓和迹象的美伊关系以及布什的大中东计划。
今春以来,获得连任后的布什在对伊政策上来了个“急转弯”,改变了此前一直挥舞“大棒”的政策,不仅由原先一直反对欧盟与伊朗的谈判立场转向“积极支持”,而且还同意与欧盟一道向伊提供“经济鼓励措施”,改变了反对伊加入WTO的一贯立场,首次投票支持伊成为世贸组织的观察员,允许向伊出售民航飞机零配件。 与此同时,伊朗方面传来的消息也很积极。尤其是为美国以及西方所看好的总统候选人拉夫桑贾尼在接受美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当选后将改善与美关系。改革派候选人莫因则大胆提出将谋求与美直接对话。这一系列积极迹象显示,美伊关系正面临微妙的变化。外界普遍预测,如务实的拉夫桑贾尼或改革派上台,美伊关系存在突破的可能。 但被西方视为“极端保守派”内贾德的胜出,彻底击碎了这一希望。不仅美伊关系获得突破的可能性大降,而且美国也将面临一个政策更加统一、强硬的政权。哈塔米时期,伊朗实际上存在一个领袖哈梅内伊和总统哈塔米并行的双重领导体制,并导致双方在内政外交上的一系列冲突。忠诚哈梅内伊的内贾德当选后,这一双头政治将为哈梅内伊的绝对一元领导所取代。现在,伊美实际上都是“新保守派”执政,双方在核问题、恐怖主义、伊拉克、巴以问题等方面的冲突可能增大。 不仅如此,内贾德的获胜对布什的“大中东计划”也是一个重击。首先,美国一直攻击伊朗独裁,并将之作为“大中东计划”的主要目标,但伊总统选举及其戏剧性呈现给世人的是鲜活而生动的民主。内贾德赢得的1700多万张选票、伊朗人的投票热情以及那么多意料之外令世人对伊“宗教民主制”刮面相看。与美国总统选举的低投票率相比,伊朗高达64%的投票率更是对布什在选前抨击伊选举不民主言论的有力回击。 其次,布什寄希望于伊朗的“民主”,但却不得不再次深思民主所带来的“不能承受之重”。布什的高压以及批评言论起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推动了保守派的上台。事实上,从伊拉克、巴勒斯坦到黎巴嫩和沙特,布什已经感受到了这一民主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在伊拉克,民主催生的是一个极度动荡不安的社会和一个亲伊朗的什叶派政权。沙特虽举行了首次城乡选举,但伊斯兰分子成为最后的获胜者。人们担心,一旦叙利亚政权被压垮,一向世俗的叙利亚也将伊斯兰化。民主与安全的两难选择摆在布什的面前。 第三,就在选前,哈梅内伊还在某个场合盛赞伊实行的“宗教民主制”,呼吁全体穆斯林抵制“大中东计划”。5月哈塔米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大中东伊斯兰计划”,旨在与“大中东计划”分庭抗礼。而内贾德在赢得选举后也发誓,其上任后主要使命是将伊建设成为“一个现代的、强大的、先进的伊斯兰社会”,并成为伊斯兰世界的“榜样”。如果说,26年前伊朗革命胜利之初,伊朗的外交政策主要原则之一是“对外输出革命”,而现在内贾德的主要使命将是“对外输出伊斯兰民主”。 最后,如果伊美转向激烈对抗,鉴于伊朗在伊斯兰世界的地位以及对真主党、哈马斯、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巨大影响力,布什的“大中东计划”将岌岌可危。 相关专题:国际先驱导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