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东方早报:让世界听到中国学者的声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20:36 东方早报

  作者:余万里

  继美国《新闻周刊》、《时代》周刊之后,刚刚面世的美国《外交》杂志2005年910月号又成为一期“中国专刊”。作为美国外交思想界最富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杂志,《外交》在这一期上刊登了四篇关于中国的文章,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其中史无前例地大篇幅刊发了两位中国学者的文章。一篇是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撰写的《中国向大国地位的“和平
崛起”》,另一篇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教授的《中国寻求中美关系的稳定》。在《外交》杂志网络版上,王缉思教授的文章是本期唯一可以全文阅读的文章。

  《外交》杂志是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在1922年创办,从一开始就明确了兼收并蓄“各种迥然不同的意见”的办刊方针。创刊80多年来,该杂志已经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晴雨表,任何重大的外交动向都可以从这本杂志中提前反映出来。

  1947年,正是在这份杂志的夏季号上,乔治·凯南以“X先生”为笔名发表了《苏联行为的根源》,首次公开提出“遏制”战略,奠定了美国冷战政策的基石。1967年,也是在这份杂志上,即将登上美国总统宝座的理查德·尼克松发表了题为《越南后的亚洲》一文,其中微妙地提到:“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负担不起把中国留在各国大家庭之外……”这文章引起了远在大洋对岸的毛泽东的注意,继而成为中美关系历史性转折的前奏。同样,如果要解读当前布什政府对外政策的基本思想,国务卿赖斯发表在《外交》2000年12月号上的《促进美国国家利益》就是一把钥匙。

  《外交》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研究国际问题、尤其是美国外交的学者的必读期刊。在国际关系学界,如果有哪个本科生不知道美国《外交》杂志,那他几乎可以被认为是不合格的。同样,在《外交》杂志上发表文章也是长久以来压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者心底里的一个梦想,因为它在美国以及国际上的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

  今天,中国学者的声音在《外交》杂志上的出现是恰逢其时。首先,这一现象再度印证了美国社会和主流思想界对中国关注程度的上升。从财经类的《财富》杂志,到大众化的《新闻周刊》和《时代》周刊,再到高度精英化的政治杂志《外交》,这条轨迹本身就体现了美国人对中国的关注从经济到政治、从表象到深层、从大众到精英的不断升华的过程。

  其次,美国社会对于中国不断升温的热度也急切地呼唤来自中国自身的声音。去年笔者在美国访问期间曾经受约翰·米尔斯海默教授的邀请,专程赴芝加哥大学政治系为他们的午餐会主讲中国和平崛起的问题。结束之后,在场的一对华人老夫妇对我说:“在这里,从来没有一个来自中国大陆学者像你这样讲两个小时,而且所有美国人都在认真地听你讲。”

  作为一个年轻的中国学者,能受到如此礼遇,我当时的第一感觉是中国的确在崛起,以至于像米尔斯海默这样的主流国际问题学者也开始关注起中国的问题。第二个感觉是:美国社会太需要听到中国大陆的声音。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美国的政治舞台上,来自中国本土的声音实在太过微弱,其结果是广大美国公众对于中国的无知、误解。正面沟通的缺失自然就为偏见、谣言和妖言提供了繁殖的土壤。在各种版本的“中国威胁轮”的蛊惑下,中国的负面形象已经对中美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构成了严重的干扰。

  事实上,美国的大多数公众,从平民到精英,只要不是另有企图,都在渴望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把一个真实的中国国情和中国人的想法传递给美国和世界,这不仅是政府和媒体的工作,也是每位学者不容推辞的责任。从最新一期的《外交》杂志上,我们看到了令人可喜的进步。我们有理由期待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将凭着智慧和学识走上国际学术界和思想界的舞台,让世界听到中国学者的声音。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