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观点专题 > 正文

东方早报:手机引起的文化思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2日20:02 东方早报

  作者:章文颖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传媒技术的每一次发展,必然带来一场革命,并对社会和文化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媒介即讯息”,马歇尔·麦克卢汉这一著名论断便是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

  20世纪末出现的手机,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介入了人们的生活,并影响到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截至今年春,我国移动电话用户已达3.3亿,平均每百人拥有24.8部,已超过固定电话的拥有量。

  手机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被赋予了文化的意义。那个笨重的“大哥大”曾经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作为高新技术产品的初次亮相,即便功能和造型都有很大的缺陷,在彼时彼刻也仍然价格不菲,俨然成为时尚潮流与尖端科技的标志。这样一来,“大哥大”作为文化符号的意义便被自然而然地赋予了。

  手机的出现打破了公共和私人领域的界限。手持手机可以在公共场合接打电话、发送短信;也可以在众目睽睽之下用手机收听MP3或者打

电子游戏;摄像功能,更是可以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记录形象;
蓝牙
技术还可以无线数据传输,取得私人信息。利用手机,你可以在群体之中做完全属于私人的事情,却并不“离群”,因为在使用手机的同时,你并没有离开群体,而且仍然可以参与群体的交流和其他活动。于是,公共场合手机的使用,使群己之界变得更为模糊不清,处在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之中。

  手机短信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手机短信第一次将文本传播的形式引领到一个与声像传播同等的平台参与了竞争。它不仅克服了文字传播时间上的限制,更是兼备了电话通讯点到点私人交流的特点,而且由于是无声传播,则比电话更好地排除了第三者的干扰,同时也避免了对第三者的干扰。

  手机短信具有作为文本的根本属性,“它是用文字写就的,也就是说,它的创造和理解来自于我们的一种心态。”文本传播对传播者和受传者来说都是一种心绪的写照。它结合文字和符号表达意义,这种表达所传递的心态是完全不同于声音和影像的。而且由于手机短信的非正式性和即时性,往往使编辑的过程更加随意,和网络文字传播相似,手机短信文本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符号和语词。比如,表情符号“:)”(微笑)、“:(”(不悦),抑或“88”(拜拜),“3X”(谢谢)等等。或许有语言学家担心这些不规范文字的使用会污染语言的纯洁性,但文字本身的功能就是传情达意,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文字和符号的新用法,给传统的文字带来了活力和趣味,巧妙地表达了传播者的情绪和意图。

  手机的随时随地性以及它现在的多媒体功能,使它具有了获取广泛信息的能力,并“把整个世界转化成一个可随时向你做出回应的环境,至少是对你想知道的事情做出回应的环境”。于是“每一只手、每一个衣袋不仅成为一个电话亭,而且成为一家互联网网吧。”掌握手机,我们就可以身处异地而仍轻易地获取本地甚至各地的信息,鱼与熊掌兼得在信息获取方面成了可能。

  马克·波斯特在《第二媒介时代》一书中说,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的媒体属于“第一媒介时代”,是由文化经营,知识分子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方式传播的;而在互联网出现后,则进入了第二媒介时代,特征是消灭了传播中心,使传播者可以成为散点的交流。手机的人际传播方式正是这种散点传播的典型一例。无线网络的普及,每一部手机都可以是信息的终端,也就是说既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也可以成为信息的接受者。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熊澄宇认为,那些以工作为中心的人,电脑也许最可能成为他们的信息终端;以家庭为中心的,电视也许最可能成为其信息终端;而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手机就有可能成为他们的主要信息终端。也就是说,手机对应的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生活方式。然而随着手机的多媒体化和多媒体的手机化,各个媒体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如此一来,手机所主导的个人为中心的传播方式,也通过人际传播而融合到大众传播方式中去了。

  这种融合无疑正在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意味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且随着这种生活方式被普遍接受,也必将对人类社会文化带来深远的影响。

  纵观历史,每一种新传媒技术的出现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飞跃,在知识领域产生革命性变革,人际交往方式进一步拓展,并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观念。手机作为一种新媒体,一种低准入门槛的信息终端,使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意方式任何人表达任何内容成为现实,这是科技史和传播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当然,和所有其他的技术发明一样,手机在给人类社会开创了一片新的前景的同时也埋下了许多消极的隐患,由此引发的思考和想象,值得我们深入而审慎地探讨。 (作者系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

  相关专题:媒体观点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