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乌克兰政府危机专题 > 正文

乌克兰橙色危机:腐败问题背后的政治博弈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09日14:39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源自高层的腐败曾一直是乌克兰的头号问题,同数百万人民一样,我相信季莫申科,我的政府不会偷窃,我知道这对乌克兰来说可能曾是白日梦。”乌克兰总统尤先科曾经在2005年2月议会表决他对尤利娅·季莫申科的总理提名前这样说道。但是,7个月后,尤先科的高级助手亚历山大·津琴科在辞职时对乌克兰高层领导人腐败问题的指责,使人们意识到一个廉洁的政府对乌克兰来说依旧是个白日梦。

  “橙色革命正在失去光彩”,英国《每日电讯报》在津琴科辞职后这样评价。而对于大多数乌克兰观察家和民众来说,橙色革命早就开始褪色。尤先科与季莫申科在“橙色革命”中以反对前政权贪污腐败而最终登上了乌克兰政治权利的顶峰。人们对于橙色政权也是充满期待,希望他们能给乌克兰带来一个全新的未来。但是,7个月来,橙色政权的表现却更象是库奇马政权的一个翻版。腐败、政治倾轧、对于亲信和支持者采取特殊的规则等等,这些橙色政权当初所反对的东西又无一不在它自身存在着。

  

乌克兰政治游戏的规则并未因为革命而改变。腐败问题在政治家眼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和社会问题,在某些时候,它依然只是政治斗争的工具。这次的乌克兰政治危机再次暴露了这一点。津琴科的辞职引发了连锁反应。9月8日,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彼得罗·波罗申科、副总理托缅科相继对腐败问题做出反应后提出辞职。这些政治变动似乎都源于腐败问题。但是随后尤先科对季莫申科政府迅速的解散,无疑使我们再次看到了腐败问题背后的政治博弈。

  鲜亮的橙色外衣逝去后,政治开始显露本质。在赢得了“橙色革命”,失去了共同的政治敌人后,尤先科和季莫申科之间的矛盾便逐渐显现。有媒体指出,由于在与俄罗斯关系、独联体发展前景、私有化和打击寡头、修改宪法等一系列问题上都存有分歧,乌克兰政坛上已隐然形成了尤先科-波罗申科和季莫申科-津琴科两大阵营。

  而面对2006年3月乌克兰议会大选,季莫申科表现出来的政治野心更令尤先科不安。据媒体报道,季莫申科准备得到议会450个议席中的301个,从而控制议会,修改宪法,拥有解散政府、弹劾总统的权力。若是季莫申科的党派最终获胜,无论最终乌克兰是采取“议会总统制”还是“总统议会制”,季莫申科都将是乌克兰最有实权的人物。

  因此,自9月3日乌克兰政府高层发生的一系列变动与其说是与腐败问题相关,不如说是与权利斗争和明年的议会选举相关。腐败问题是虚,政治博弈是实。津琴科的辞职是季莫申科率先发难,而彼得罗·波罗申科的辞职既是“避嫌”,也是缓解其支持的尤先科的压力,并为尤先科以反击季莫申科创造条件。于是,随后尤先科以“缺乏团队精神”解散季莫申科政府也就不足为奇了。

  乌克兰政局接下来的焦点显然不是腐败问题和代总理如何组成新政府,而是明年3月的大选。相信此后几个月内乌克兰的政局都会围绕于此。但是,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乌克兰的民主政治如何能够走出阵痛,变得成熟。否则,一切的选举带来的只是“腐败-改组-腐败”的循环。(周晓鹏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专题:乌克兰政府危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