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5年日本众议院大选专题 > 正文

《环球》杂志:小泉获胜外交政策将更加强硬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2日11:10 《环球》杂志

  文/冯武勇

  8月30日,日本大选正式揭开战幕。各党共推举1132名候选人角逐480个众议院席位。

  从目前日本舆论调查显示的选情来看,小泉的支持率在50%以上。自民党在选举前进行的调查显示,自民-公明两党可能获得席位在半数以上,自民党能以压倒性优势胜出。美国
一家大型证券公司在发布给投资者的分析报告中也认为,执政党胜利、小泉继续当政的概率为75%,民主党获胜执政的可能性只有5%。

  小泉纯一郎在2001年4月竞选自民党总裁时,提出“摧毁自民党”口号。当时有些人认为这是小泉故作惊人之词吸引选民。但4年多的事实表明,小泉通过扯出三面改革大旗,即道路公团改革、地方行政改革、邮政民营化改革,一步一步摧垮了自民党内根深蒂固的派阀政治。2002~2003年间,小泉施政重点落在道路公团改革上。自民党桥本派内的“道路族”、“建设族”势力从此一蹶不振。利用道路、建设在地方营造选举王国的自民党政治生态遭到颠覆。

  邮政民营化改革,一方面确是小泉最在意的改革,另一方面是可以借此完成对自民党派阀生态“最后一击”。小泉在众议院审议和通过邮政改革方案前后,不跟党内反对势力做任何妥协,同时通过事先点人头统计票数等挑衅手法,刺激党内“邮政族”议员,一步步坚定这些议员的反意。

  众议院投票结果表明,自民党内几大派阀—桥本派、龟井派、堀内派的反对力量全部现形,尤其是势力雄厚的龟井派,以龟井静香为首,包括平昭赳夫、野田圣子等被视为后小泉时代首相候选人在内,投票反对者甚众。

  《日本经济新闻》编委清水真人在8月29日的专栏文章中认为,众议院仅以5票微弱优势通过邮政民营化法案后,小泉纯一郎就下了解散众议院的决心。8月8日参议院否决邮政改革方案后,小泉用一种似是而非的理由趁机解散众议院。随后宣布不承认反对派的候选人资格,不管当选与否,这批人基本上已被打入“政治冷宫”。

  早在1992年小泉出任宫泽(喜一)内阁邮政大臣时,便提出改革邮政事业设想,不仅遭到自民党反对,同时遭到当时的邮政省上上下下孤立,他不得不终日躲在大臣办公室里欣赏古典音乐。作为邮政世家出身的小泉,也许忘不了那段被架空的政治历史。

  小泉之所以把邮政改革视为自己的“纯爱”,是因为邮政民营化改革地位特殊,对日本社会结构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

  财政上,彻底实现民营化后,28万邮政职员将不再是国家公务员,无需由国家财政承担,简易保险方面政府也不用投入大量补助。民营化后预计的利润则能在政府股份上得到体现。

  政治上,搬掉了“邮政族”,改变自民党“体质”。这是小泉通过道路公团改革打掉“道路族”后的另一革新自民党的步骤。通过邮政民营化改革,搬走“邮政族”赖以呼风唤雨的基石。此前桥本龙太郎退出政坛,小泉基本上清除了旧桥本派的势力。同时成功瓦解了龟井静香领导的龟井派,削弱了高村派(高村正彦)和堀内派(堀内光雄)力量,只剩小泉所在的森派一支独秀。小泉本人也将成为自民党出身最强势的总裁和首相。

  对于此次大选,日本舆论分析,小泉巧妙地利用自民党内部反对派另立新党动向,并制造“刺客”、“美女候选人”等噱头,成功地把大选焦点集中在“邮政民营化”上。反观民主党,一向引以为豪的年金改革没能引起选民和舆论的足够关注。

  9月份以后,日本政治日程繁多。有朝核问题六方会谈、联合国首脑大会、自民党成立50周年、APEC首脑会议、普京访日、首届东亚峰会,等等。对小泉来说,一旦大选获胜,当务之急是再次提交邮政民营化法案付诸表决。那时在众议院通过恐怕不会再有问题。关键是参议院内投反对票的党内议员是否会因为大选结果改变意见。

  如果自民党在大选中获胜,可以预计小泉在自民党内的强势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党内反对势力基本烟消云散。小泉可以随心所欲推进自己的改革措施,可能迎来自己政治生命的颠峰。在修宪、自卫队、靖国神社等内政外交问题上,小泉可能会采取更强硬的措施。在下一任首相问题上,小泉也将拥有决定性话语权。有观察家认为,无论大选结果如何,日本新政府将推行更强硬更具攻击性的外交政策。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相关专题:2005年日本众议院大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