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时代人物周报专题 > 正文

乔治·克鲁尼晚安没好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21日16:54 时代人物周报

  -本报记者 许敏

  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们,又一次捍卫了自己的权威,这回的牺牲品是好莱坞著名影星乔治·克鲁尼。

  从开幕第一天起,克鲁尼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晚安,好运》,就是金狮奖最有力
的冲击者。无论在影评专家还是公众中,该片都拥有如日中天的人气,直至闭幕当天的媒体最后预测中,票数仍是遥遥领先。但11日凌晨的颁奖礼上,他们把最佳影片金狮奖给了华人导演李安的《断臂山》。

  拥有最高呼声者未必能最终问鼎,似乎已经成为一个惯例,但大热倒炉的滋味也够克鲁尼伤痛一阵了。评审团最后把最佳剧本奖给了他,颇有安慰和致谢之意。

  惟一值得克鲁尼欣慰的,《晚安,好运》男主角大卫·斯特雷泽恩获得了最佳男演员奖。两年前他首度制导的电影《危险思想的告白》,就曾造就了一位柏林电影节影帝。转行做导演的克鲁尼,似乎遭遇了一个为他人做嫁衣的怪圈。

  放眼当下的电影圈,“演而优则导”已然成为一种风尚。大明星们纷纷做起幕后英雄,尽管占尽天时地利,他们的作品却争议不断,不是叫好不叫座,就是叫座不叫好,即使叫座又叫好的也往往被权威奖项拒之门外。这似乎形成了一个更大的怪圈。

  过把做主的瘾

  凭借《急诊室的春天》急速走红的乔治·克鲁尼,似乎与新闻电视很投缘。其父尼克·克鲁尼曾是美国著名的新闻主播和节目主持人。2002年,他在导演处女作《危险思想的告白》中,把上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查克·巴瑞斯的传奇故事搬上了银幕。影片票房不甚理想,但舆论颇佳。于是,第二部作品《晚安,好运》,克鲁尼又把眼光瞄准了著名记者兼播音员爱德华·R·莫洛,影片描述莫洛顽强捍卫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以行动和事实反抗麦卡锡主义政治迫害的故事。

  克鲁尼为《晚安,好运》用心良苦,全片采用黑白胶片拍摄手法,并动用了一些档案资料,片中参议员麦卡锡的形象不是演员扮演,而是用真实的新闻片段拼凑出来。此外,还采用一些新闻演播室中的即兴表演片段制造出真实的混乱和狂热感。使整部影片有了一种粗砾的纪录片感觉。

  该片在威尼斯电影节上首映后,立刻引起轰动,克鲁尼光怪陆离的手法,获得了影评人士的一致叫好。却不知何故,没有打动评审团的心。

  显然克鲁尼没有同行梅尔·吉布森幸运。1995年首执导筒的梅尔·吉布森就凭借《勇敢的心》包揽了第6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化妆五项大奖。2004年他执导的《耶稣受难记》,以2500万美元的成本,迄今在全球创下6亿多美元的票房记录,成为影史上最成功的R级电影。

  巨星成功转做导演,在好莱坞屡见不鲜。当年的罗伯特·雷德福、芭芭拉·史翠珊就是先例。1991 年,奥斯卡影后朱迪·福斯特导演处女作《我的天才宝贝》赢得了“才女”的美名。此后,效仿者数众,从梅尔·吉布森、汤姆·汉克斯到乔治·克鲁尼,连一向内敛的黑人影帝丹泽尔·华盛顿也凑了把热闹。

  华语影坛近年也出现了跟风。港台及海外军团中,成龙、周星弛、张艾嘉和陈冲等做起导演且大放异彩。大陆演艺圈方面,姜文和徐静蕾也算得佼佼者。

  1993年,姜文首次自编自导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深受好评。当

  年“四小名旦”之一的徐静蕾,也凭借自编自导自演的《我和爸爸》、《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跃成为中国影坛最令人瞩目的新晋导演。

  近水楼台未必得月

  已经在演艺事业上登峰造极的明星,转行做导演,既是证明自己才能全面的机会,也可以开创一条后路。等到色褪艺衰的那天,仍然能主宰好莱坞,的确是条值得向往的后路。

  可惜不是谁都有这个天分。奥斯卡影帝尼古拉斯·凯奇执导的电影《阳光》,上映三天就被下片,为科波拉家族狠狠抹了把黑。2000年,演技派明星凯文·斯派西自编自导自唱自演的《飞越海洋》,公映后不仅票房惨淡,更引来舆论猛烈的抨击。

  其他侥幸过关的明星导演,作品叫座又叫好的也不多,被权威奖项青睐的更是为数极少。能问鼎奥斯卡的,只有梅尔·吉布森的《勇敢的心》,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今年获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百万宝贝》。惟一在电视圈突围成功的是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他与大导演斯皮尔伯格联袂推出的电视剧《兄弟连》,在2002年艾美奖颁奖仪式上囊括了几乎所有单项提名,成为艾美奖历史上最为庞大的领奖团。

  围绕明星导演的作品也一直争议不断。

  吉布森开拍《耶稣受难记》,就曾经激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文化争论。该片以极度血腥真实的手法拍摄耶稣在世最后12小时的经历,被认为是借宗教之名渲染暴力,有反犹太人之嫌。影片公映期间,一名老妇在电影院心脏病发作死亡,更是引起评论界一片讨伐声。欧洲不少社会团体向民众发出了“不看该片”的呼吁。业内人士也嘲笑该片用亚拉姆语和古罗马人的拉丁语拍摄是一大商业失算。不过事实证明,这些恰恰就是吉布森最大的胜算。

  克鲁尼的《晚安,好运》,拿美国现代史上臭名昭著的麦卡锡主义开刀,也被认为影射布什对恐怖主义的政策。克鲁尼声明,“片中没有真正的坏人。我的目的不是站出来

  攻击政府,而是引发辩论。”但他也批判现在的电视媒体再也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尽管各大电视频道比影片中展示的上世纪50年代多了很多,却全是千篇一律的事件介绍,再也找不到各抒己见的媒体声音。由此,媒体普遍认为该片有“打政治擦边球”的嫌疑。

  尽管明星导演们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好莱坞坐拥天时地利,可以轻松获得好剧本,请动大牌同事帮忙造势,也能不费吹灰之力进行成本融资。但影片最终的审视权还是交在大众手里。人和,才是最关键的一步。

  相关专题:时代人物周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